X线摄影人体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03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X线摄影人体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线摄影人体测量仪。
人体的解剖形态复杂,用X线摄影机摄影时为了避免相重叠,使要观察的人体部位能清晰的显示出来,放射医生们往往采用单一的角度尺、直尺或目光测量的方法,对所摄人体部位进行测量;由于采用以上方法测量人体部位精度不高,所拍的X线照片中人体的多个部位相互重叠或人体的某个部位显示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给医生正确判断患者病情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浪费了很多X线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准确定量对人体摄影部位进行测量,所拍摄的人体X线照片清晰、精度高的X线摄影人体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燕尾槽板2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半圆仪5和旋转角度标尺6通过螺钉7连接在燕尾槽板2上;燕尾滑块3可沿燕尾槽板2上下运动;滑动测量尺4可在燕尾滑块3中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准确定量对人体摄影部位进行测量,所拍的人体X线照片清晰,精度高。
以下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该测量仪主视图。
附图2为该测量仪俯视图。
附图中1、底座;2、燕尾槽板;3、燕尾滑块;4、滑动测量尺;5、半圆仪;6、旋转角度标尺;7、螺钉。
对人体副鼻窦瓦氏位测量为患者俯卧摄影台上,颏部贴近摄影台面;将半圆仪5置于水平位,转动旋转角度标尺6中线位于半圆仪37°上;使患者的听眦线与旋转角度标尺6中线相重合,即使患者的听眦线与摄影台面呈37°夹角;此时用X线摄影机拍摄出的X线照片为人体副鼻窦瓦氏位。
对人体腰椎侧位测量为患者侧卧摄影台上;旋转半圆仪5和旋转角度标尺6在燕尾槽板2左边沿内;用燕尾槽板2左边沿置于患者背部,将滑动测量尺4尖部触到人体棘突后缘,测量出棘突到背部的距离,计下这一尺寸;燕尾滑块3带动滑动测量尺4沿燕尾槽板2向上运动,运动到滑动测量尺4内沿卡到人体上缘上;此时,取X线照片宽度二分之一加棘突到背部的距离这一尺寸为X线中心线位置,使拍摄的腰椎位置正好在X线照片中间。
对人体腰椎45°斜位测量为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半圆仪5置于水平位置,将旋转角度标尺6的中线旋转到半圆仪5的45°位置,然后,将半圆仪旋转到垂直位置,使人体向前倾斜到与旋转角度标尺6角度重合,即使人体冠状面与摄影台面为45°角;滑动测量尺4尖部移动人体棘突后缘,此时,滑动测量尺4与旋转角度标尺6的交点为起始点,根据标准规定将滑动测量尺4沿燕尾槽板2向上运动5cm为X线中心线位置,由此拍出的X线照片无重叠,清楚完整地拍出该部位的形状。
权利要求X线摄影人体测量仪,其特征是燕尾槽板2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半圆仪5和旋转角度标尺6通过螺钉7连接在燕尾槽板2上;燕尾滑块3可沿燕尾槽板2上下运动;滑动测量尺4可在燕尾滑块3中左右移动。
专利摘要X线摄影人体测量仪,由底座、燕尾槽板、燕尾滑块、滑动测量尺、半圆仪、旋转角度标尺等组成,燕尾槽板2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半圆仪5与旋转角度标尺6通过螺钉7连接在燕尾槽板上。滑块3可沿燕尾槽板上下运动,滑动测量尺4可在滑块中左右移动。它能够准确定量地测出X线摄影机需拍摄的人体各部位的正确位置,所拍出的人体各部位的X线照片无重叠、清楚和完整。
文档编号A61B6/04GK2120553SQ9221114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3日
发明者王韶卿, 于凤珍, 刘卫东, 昝志生, 赵鲁彬 申请人: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