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加压式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98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垫加压式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形护理用的医疗器械,是治疗胸腰推屈曲型压缩性骨折复位时进行护理用的专用器械。
胸腰椎屈曲型压缩性骨折是屡见发生的一种严重损伤,处理不当,易导致脊髓损伤,后遗症严重。此类骨折复位的方法较多,各有千秋,CN90206538.6公布了张金生等先生的“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CN90208949·8公布了宫文清设计的“可调节体外复位固定支具”和CN91213013.X公布了汪心毅先生设计的“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各有其独到之外,但共同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气垫和推进装置,对皮肤压迫较大,不能按需加(减)压,缺乏准确的力点,难以保持或提高前纵韧带的张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气垫和推进装置的,可随需加(减)压的,对病员皮肤压迫小,着力点准确,调节方便,能有效保持或提高前纵韧带张力的气垫加压式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以上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它由固定板,该板两侧成对的固定带孔和该孔上的固定带等组成,固定带的中部有纵向的加压板调节槽,该槽中有可沿槽作上下位置调节的加压板,加压板靠固定板一面有紧固螺母、推进螺杆和定位螺母,另一面有气垫。
上述目的还可以用如下措施完善固定板由横板和呈脊柱形弯曲的纵板结合成T字形;加压板呈弧形;气垫经通气管与可充放空气的气泵相连接。


图1为本固定器的固定板、加压板、气垫结构关系(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固定板1和4可选用3mm厚的不锈钢板、铝合金板或塑料制作,横板1的规格是220×50(单位均为mm,下同)两端的呈八字形的固定带孔2的长与宽为40×8,孔内系肩部固定带8,纵板4的长与宽为600×80。两侧四对固定带孔,从上而下分别系有胸带9、腰腹带、臀带等,各固定带8和9等,可选用革质、帆布质材料制作,长度以大于多数病号的胸、腰、臀围为准,左右带的游离端以尼龙褡扣连接较方便,纵板4的中部纵向的加压板调节槽7的长与宽为370×12,加压板5做成有一定弧度(以贴背部合适为准)的长方形或盾形,尺寸为140×50,该加压板5的背部中间有与其一体的φ5螺帽10,推进螺杆13与定位螺母12等一起作用,使加压板5既能沿调节槽7作上下的位置调节,还能随推进螺杆的调节可进可退,以适应胸腰椎不同骨折部位和不同压力的需要。气垫6和充放空气用的气泵11可参考血压计的气带和充气球来制作或代用。上述尺寸制成的固定器适合中等身材的男女病员通用,对高大的或矮小的其尺寸应作相应调整。
经过治疗10-15天后的病员便可使用本固定器,使用时将固定板贴在病员背部,横板1朝上贴在肩胛部,各固定带8和9等捆在病员的肩、胸、腰、臀等相应部位,将加压板5调节到骨折部位后定位,拧动推进螺杆13至合适位置,气泵11向气垫6适当充气,以保持一定压力,巩固疗效。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它带有气垫和推进装置,可按需充放空气,对病员皮肤压迫小,着力点准确,无论作上下调节还是作进退调节都十分灵便,能有效保持或提高前纵韧带的张力,对减少病员痛感和提前痊愈,效果明显。
权利要求1.一种气垫加压式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由固定板,该板两侧的成对的固定带孔(2、3)和该孔上的固定带(8、9)等组成,其特征是固定板的中部有纵向的加压板调节槽(7),该槽中有可沿槽作上下位置调节的加压板(5),加压板靠固定板一面有紧固螺母(10)、推进螺杆(13)和定位螺母(12),另一面有气垫(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板由横板(1)和呈脊柱形弯曲的纵板(4)结合为“T”字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压板(5)呈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说的气垫(6)经通气管与可充放空气的气泵(11)相接。
专利摘要一种气垫加压式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适合于在早中期屈曲型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它由T形固定板、成对的固定带孔和固定带等组成,纵板中部有加压板调节槽,加压板可在该槽内作上下调节定位,其靠固定板一侧有固定螺母,推进螺杆和定位螺母,另一面有气垫。本实用新型带有气垫推进装置,可按需充放空气,对病员皮肤压迫小,着力点准确,推进螺杆进退自如,加(减)压十分方便,能有效保持或提高前纵韧带张力,减少痛感和加速痊愈。
文档编号A61F5/04GK2140724SQ92238088
公开日1993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8日
发明者陈新民, 马浩 申请人:陈新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