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50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压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骨内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加压接骨板。
通常临床使用的接骨板分为普通接骨板和加压接骨板,普通接骨板因钢板强度明显不足,所以易弯曲和折断,应用时,需坚强的外固定,影响了早期下床活动及功能锻炼,加压接骨板是在矩形钢板两侧增加了与矩形钢板呈100°夹角的侧块(其横截面为槽形),来增加接骨板的抗折弯强度,但由于该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一样螺钉孔一字排列,并处于同一平面,所以临床使用中常出现螺钉松脱、拨出等现象,并仍需要外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抗弯折强度较高,不易折断、弯曲,而且螺钉不易松脱、拨出,不需外固定的加压接骨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加压接骨板采用横截面为角形的钢板,其夹角为130°~150°钢板上两斜面纵向各设置有一排螺钉孔,并且两排螺钉孔之间交错排列,这样横截面为角形的钢板,即增加了钢板的抗弯折强度,又使在临床中螺钉在骨内处不同平面形成三角形结构,增加了防止螺钉松动拨出的多方位应力。
本实用新型强度及固定强度较高,能有效避免螺钉的松脱和拨出,临床使用术后不需任何其它外固定,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不适,而且便于病人的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应用中未出现加压接骨板折断、弯曲和螺钉松脱、拨出现象,骨痂生长明显,骨折愈合早,股骨干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75天,膝关节功能一般在3个月以内即可恢复正常,较使用其它接骨板提前约2个月。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采用横截面为角形的钢板,其夹角α为145°,沿两斜面纵向各设置有一排螺钉孔(1),两排之间孔交错设置,其中椭圆形孔(2)为加压孔。
临床使用时,骨折复位、固定器临时固定后,先将加压接骨板带加压孔端置于骨折远端,而后将骨折近端与钢板相对应的螺钉孔(1)处拧入螺钉,再将加压孔(2)的远侧对应处拧入螺钉,借助压力器加压,然后依次拧入其余螺钉,使两排螺钉在骨内呈三角形结构。若是粉碎性骨折,可避免使用加压器。
权利要求1.一种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加压接骨板的横截面为角形,加压接骨板两斜面纵向各设置有一排螺钉孔(1),两排之间孔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加压接骨板横截面夹角(α)为130°~150°。
专利摘要一种加压接骨板,该接骨板横截面为角形,所形成的两斜面沿纵向各设置有一排螺钉孔(1)两排孔之间交错排列,本实用新型的抗弯折强度及固定强度高,能有效避免螺钉的松脱和拔出,术后不需任何其它外固定,便于病人的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从而也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不适,骨痂生长明显,骨折愈合早。
文档编号A61B17/58GK2169384SQ9321275
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5日
发明者王清义, 马宏林 申请人: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