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88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尤其是利用不锈钢丝制成地可压缩,既有弹性又能控制血管直径大小的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属于A61M29/04类。
目前,心血管疾病常遇的问题是,当医生处置了某些动静脉狭窄,并使其扩张后,或是其他血管手术后,均可能因为血管的弹性回缩,夹层形成或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的再狭窄。
美国1992年春季出版的《国际脉管学杂志》1卷2册62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giology Volume 1 No2·Spring1992所述心血管内支架(


图1)其缺点是该支架放入血管内,不易保持圆柱状容易发生因受力不匀而偏斜(图2),从而不能保持血管畅通;其钢丝Z字形排列交叉处没有封闭小圈,不能穿线控制直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它能够使血管扩张后保持圆柱状而不回缩。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具有弹性的细不锈钢丝按Z形排列制成的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在Z形交叉部位作成封闭式上小圈和下小圈,用血管缝线穿过一系列上小圈和用另条血管缝线穿过一系列下小圈,使上、下底面系成等距多边形,血管内支架侧面构成近似圆柱状。
血管内支架的钢丝的两个端头用激光熔融后焊接成一个结合点。
钢丝的两个端头熔融地结合点,可位于钢丝Z形排列三边中的任一边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就克服了国内外所用血管内支架两端因不穿线,而造成由于放入血管中受力不均匀产生变形,也引起血管变形,使血液通过窄管形成湍流,因而导致血栓形成。
此外,非圆柱状的支架扩张后的直径大小不易控制,本实用新型扩张后的直径可通过系血管缝线进行控制其直径大小,可按患者适应症及血管扩张地需要来配置扩张口径,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应诊应治。
本实用新型经北京邮电医院内部多次试验后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美国出版的1992春季《国际脉管学杂志》第1卷2册62页上所示血管内支架示意图。
图2是上述血管内支架由于受力不均可能产生的变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丝Z形排列展开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是由具有弹性的细不锈钢丝1按Z形排列制成,其展开图如图4所示,在Z形交叉部位作成一系列上小圈101和下小圈102,通过上述诸小圈、用不吸收的血管缝线2,分别将两底面系成两个等距的多边形,边数愈多,其外表愈接近圆柱状。
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其细钢丝1的两个端头是用激光熔融后焊接成一个结合点103,此结合点103的位置可选择Z形三边当中的任一边上;如采用锡焊对人体有害。
本实用新型经邮电医院内部多次试验后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经临床观察均未发生血管夹层形成或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的再狭窄。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弹性的细不锈钢丝(1)按Z形排列制成的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其特征是在Z形交叉部位作成封闭式上小圈(101)和下小圈(102),用血管缝线(2)穿过一系列上小圈(101)和用另条血管缝线(2)穿过一系列下小圈(102),使上、下底面系成等距多边形,血管内支架侧面构成近似圆柱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血管内支架的钢丝(1)的两个端头用激光熔化后焊接成一结合点(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其特征是所述钢丝(1)的两个端头熔融地结合点(103),可位于钢丝(1)Z形排列三边中的任一边上。
专利摘要一种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是由具有弹性的细不锈钢丝,按Z字形排列制成,在Z字形交叉部位作成一系列上小圈和一系列下小圈;用血管缝线系成上下底面均成等距的多边形,血管内支架侧面构成近似圆柱状;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血管扩张后,保持原血管形状而不回缩,避免了扩张后的血管夹层形成或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的再狭窄。
文档编号A61M29/02GK2192341SQ9321703
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日
发明者汪忠镐, 张小明, 郭建军, 竺佩芳 申请人:汪忠镐, 张小明, 郭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