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外科处置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878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外科处置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
目前,外科伤口缝合后拆线或者感染换药大都在医院处置室进行。其缺点是1)器具多人次反复使用,易引起交叉感染。2)器具敷料等必须待消毒后才能使用,故急用时很不得手;特别是备用敷料需按期消毒,浪费人力物力。3)供应室人员需手工剪、叠敷料,做棉球,很不科学。4)医生拆线换药时,必须事先准备好拿到病房,比较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交叉感染、方便医生使用、携带,只需一次消毒即可长期保存的外科处置器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外科处置包,它为一盒式结构,其特征在于盒内设有可放置碘酒和酒精的槽,棉签槽,敷料槽,胶布、拆线器和竹签槽。
所说的盒与槽可为一体结构,可用塑料压制而成。
另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外科处置包,它为一软体袋,在袋内分别设有存放碘酒和酒精瓶的位置,棉签的位置,敷料的位置,拆线器、胶布和竹签的位置。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中的1是盒体,2是存放碘酒和酒精瓶的槽,3是存放棉签的槽,4是存放敷料的槽,5是存放胶布、竹签和拆线器的槽。图2中6是盒盖。
图3中的7是软体袋,8是存放碘酒和酒精的位置,9是存放竹签的位置,10是存放敷料、拆线器、胶布和竹签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伤口的大小做成甲、乙、丙三种型号。在3cm以内的伤口为甲,5cm以内的伤口为乙,8cm以内的伤口为丙。
根据外科的实际需要又可分为一次性外科拆线盒,一次性外科换药盒,一次性外科引流换药盒。
作为一次性外科拆线盒,其各槽或子袋中的内容是1.碘酒2ml、1瓶、置入2或8中;2.酒精3ml、1瓶、置入2或8中;3.棉签5-7支、置入3或9中;4.拆线器1个、竹签1支、胶布1×11cm(甲形)3条,1×14cm(乙形)4条,1.1×15cm(丙型)4-5条,置入5或10中。
5.敷料6×6cm,2块(甲型)8×8cm,2块(乙型)8×15cm,2块(丙型)置入4或10中;作为一次性外科换药盒,其各槽或子袋中的内容是1.酒精3ml、1瓶置于2或8中。
2.0.9%氯化钠10ml、1瓶、置于2或8中。
3.棉签(中、大号)6支、置于3或9中。
4.敷料6×6cm2块、药纱布5×5cm2层(甲型);8×8cm2块、药纱布7×7cm2层(乙型);10×14cm2块、药纱布9×13cm2层(丙型),置入4或10中。
5.胶布甲、乙、丙型同拆线盒胶布规格相同,其内还有一把塑料镊子。
作为外科引流一次性换药盒,其子袋或槽中内容是
1.同外科换药盒一样。
2.同外科换药盒一样。
3.棉签(细长型2支、可探入洞内清洗)置于3或9中。
4.敷料甲型6×6cm2块、纱条1×4cm1条;乙型8×8cm2块、纱条1.5×6cm1条;丙型10×14cm2块、纱条2×9cm1条、置入4或10中。
5.胶布同拆线盒规格相同。
6.探针1个,置于5或10中。
所有的器具、敷料等加工完整装入,封口后经过氧乙烷消毒、装箱。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1.由于均为一次性使用,故避免了交叉感染。
2.体积小,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3.消毒后,保质期长(二年),所以无需反复消毒。
4.有利于实现医院供应室工厂化。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外科处置包,它为一盒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盒内设有可放置碘酒和酒精瓶的槽[2],棉签槽[3],敷料槽[4],胶布、拆线器和竹签槽[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外科处置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盒与槽可为一体结构,且可用塑料压制而成。
3.一种一次性外科处置包,其特征在于它为一软体袋[7],在袋内分别设有存放碘酒和酒精瓶的位置[8],棉签位置[9],拆线器、胶布和竹签的位置[10]。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外科处置包,它属于医疗器械,它为一盒式结构,其特征在于盒内设有可放置碘酒和酒精的槽,棉签槽,敷料槽,胶布、拆线器和竹签槽。或为一软体袋,在袋内分别设有存放碘酒和酒清瓶的位置,棉签的位置,敷料的位置,拆线器、胶布和竹签的位置。
由于均为一次性使用,故避免了交叉感染;体积小,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消毒后,保质期长(二年),所以无需反复消毒;有利于实现医院供应室工厂化。
文档编号A61B19/02GK2158250SQ9321697
公开日1994年3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4日
发明者黄海燕 申请人:黄海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