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腰椎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551阅读:1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腰椎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腰椎穿刺用的一次性腰椎穿刺针。
腰椎穿刺是诊断神经科疾患及椎管麻醉、椎管给药、椎管造影,流放脑脊液等临床不可缺少的检查、治疗手段。目前,国内使用的腰椎穿刺针,仍然是沿用已久的“奎肯氏”(Quinke)腰穿针,该腰椎穿刺针是由不锈钢针和与钢针连接的针座构成的刺针,以及插入到刺针内的不锈钢针、芯针座构成的芯针组成的。此腰椎穿刺针有着下列不足之处1、该穿刺针是由不锈钢制作的,由于一针多用,反复使用,一但因消毒不彻底,容易造成交叉感染;2、操作过程中需完全抽出芯针,对有高颅压病人因脑脊液外喷,会有时来不及用芯针阻塞,特别是对初次操作者,使患者易发生脑疝危险;3、操作过程中因测压、接收脑脊液、反复椎管给药等,由于完全抽出芯针,而不可避免造成脑脊液泄露、浪费,造成腰穿后低颅压头痛;4、是由不锈钢制作的,因而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对现有使用的腰椎穿刺针加以改进,可以克服现有腰椎穿刺针的上述不足之处,使用方便、效果好的一次性腰椎穿刺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腰椎穿刺针是在原刺针的针座前端增加一针体,针体上置一旋塞,旋塞上旋塞柱的前端置一纵向通长的圆孔,针体、旋塞等是由无毒、透明的材料制作的。这种腰椎穿刺针在使用时可以观察到脑脊液的外流情况,并可通过旋塞来控制和调节其流量,而且使用为一次性的。
本穿刺针的使用方法操作者按常规对病人进行消毒、局部麻醉后,使用本穿刺针进行穿刺操作,待进针有落空感后缓慢抽出芯针,通过透明的针体见有脑脊液外流时,将芯针抽到旋塞后面,旋转旋塞,此时就可以将脑脊液堵在刺针针体前端,然后可完全抽出芯针,避免了脑脊液的外逸,当测压、接收脑脊液、向椎管内注药时,再旋开旋塞,这样利用旋塞可随时控制、调节脑脊液的外流及其流量,测压、接收脑脊液、向椎管内注药完毕,再将芯针插入刺针内拔出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腰椎穿刺针,是在诊断神经科疾患及椎管麻醉、椎管给药、椎管造影、流放脑脊液等临床进行腰椎穿刺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本穿刺针具有如下的特点1、本穿刺针的使用为一次性的,因不反复使用,不是一针多用,就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和疾病的传播;2、腰穿操作过程中,不用完全抽出芯针即可观察脑脊液,确定穿刺是否成功;3、穿刺成功后,随时用旋塞控制和调节脑脊液流量,可以避免脑脊液外逸和发生脑疝的危险,安全可靠,灵活方便;4、节省了不锈钢材料,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附


图1本实用新型正视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刺针剖示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芯针剖示图从附图可看出,本实用新型是由芯针和刺针组成的,芯针是底端为一正方体底座及底座前端中间为一凸台构成的芯针座(1),芯针座(1)的凸台前端固定一细的不锈钢针(6);刺针是底端具有一凹槽的长方体的针座(2),针座(2)的前端连接有针体(3),针体(3)的前端中央固定一空心的不锈钢针(5),针体(3)上置一旋塞(4),与旋塞(4)的旋柄相连接的旋塞柱的前端置一纵向通长的圆孔,圆孔的大小和位置与针体(3)的横向中央的圆孔的大小和位置相对应,芯针座(1)、针座(2)、针体(3)、旋塞(4)用无毒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腰椎穿刺针,由芯针和刺针组成,其芯针是底端为一正方体底座及底座前端为一凸台构成的芯针座(1),芯针座(1)上固定一细的不锈钢针(6),刺针包括针座(2)和一空心不锈钢针(5),其特征在于刺针的针座(2)的前端连有针体(3),空心的不锈钢针(5)固定在针体(3)的前端中央,针体(3)上置一旋塞(4),与旋塞(4)的旋柄相连接的旋塞柱的前端置一纵向通长的圆孔,圆孔的大小、位置与针体(3)的横向中央圆孔的大小、位置相对应,芯针座(1)、针座(2)、针体(3)、旋塞(4)用无毒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腰椎穿刺用的一次性腰椎穿刺针。该针是对现用的“奎肯氏”腰穿针的改进,是在原刺针的针座的前端增加一针体,针体上置一旋塞,针体、旋塞等为无毒透明的塑料材质。该穿刺针在进行穿刺操作时,可观察到脑脊液的外流状况和调整控制脑脊液的流量,可以完全避免脑脊液的外逸和交叉感染及发生脑疝危险,使用灵活方便,成本低,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B17/34GK2163615SQ93227868
公开日1994年5月4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0日
发明者霍庆一, 孔广德 申请人:霍庆一, 孔广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