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41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医疗仪器。
目前治疗慢性中耳炎常用传统的“拔火罐法”的火罐装置,该装置结构不适用于耳廓的结构,产生的负压量远远达不到治疗慢性中耳炎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装置的接耳头,与接耳头相连的负压仓构成,在负压仓的一端由抽气孔和针头构成该装置的抽气结构,在负压仓的一端由真空表接头连接有真空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同样可以这样来完成在负压仓的一端设计有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合理。本装置的结构是根据耳廓的解剖学结构设计的,因而设计科学合理,并且结构简单。
2.手控缓慢升高负压,不易造成外耳道血肿。
3.利用了正负压、原理对中耳腔给药。
4.可通过观察孔直接观察病灶的情况,实施治疗。


图1、2是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装置的结构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由附
图1、2可知,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装置,由接耳头(7)同接耳头(7)相连接的负压仓(2)构成,在负压仓(2)的一端由真空表接头(5)连接有真空表(1),同时在负压仓(2)的一端设计有观察孔(6),在负压仓(2)的一端由抽气孔(3)和针头(4)构成该装置的抽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利用祖国传统医学的火罐拔毒负压原理,实现活血化瘀,拔毒排脓。
接耳头(7)的结构同人体的耳廓相对应。抽气孔(3),针头(4)以及同针头(4)连接的针筒,可以满足84.3Kpa(630.5mmHg)以下的负压。真空表(1)可以了解负压大小预测治疗效果。观察孔(6)可以观察病灶情况。负压仓(2)与外耳道相连可以盛吸收出的脓血物。
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接耳头(7),与接耳头(7)相连的负压仓(2)构成,在负压仓(2)的一端由抽气孔(3)和针头(4)构成该装置的抽气结构,在负压仓(2)的一端由真空表接头(5)连接有真空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负压仓(2)的一端设计有观察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医疗仪器。该装置由接耳头、与接耳头相连接的负压仓构成,在负压仓的一端由抽气孔和针头构成本装置的抽气结构,在负压仓的一端由真空表接头连接有真空表。
文档编号A61M1/08GK2172627SQ93239509
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2日
发明者冯荣俊 申请人:冯荣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