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清咽喉项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41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物清咽喉项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声带炎等常见病,发病率高又不易治愈,目前多采用吃药、打针,然而口服药物对人体消化道有影响,消化道对药物的药效也有破坏;若打针又要多次前往医院,极为不便。现发现中药药敷法治疗这类疾病,疗效较为显著,可是由于没有专用器具,每次敷药换药十分麻烦,而且患者敷上药物后,行动要受到约束,不可能让药物长时间敷在颈部,势必影响药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含药物的清咽喉项圈,戴上这种项圈药物可长时间作用于人体颈部,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仍可正常工作、娱乐,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这种药物清咽喉项圈,包括圈体,圈体上有内贮药物的药袋,从而省去了每次敷药换药的麻烦,患者可长时间戴上进行治疗又不影响其它;圈体上还有松紧带以调节圈围大小,圈体两端处有尼龙扣,使不同患者均能根据需要使用,这就做成了药物清咽项圈。为了药物在同等时间内药效发挥得更好,药袋内放入磁片和电热丝,电热丝压合在药袋处绝缘布上,与电源连接,这样药物在磁片产生的磁场及电热丝通电后散发出的热的刺激下,药物挥发得更完全,高浓度作用于人体颈部。
这种药物清咽喉项圈,穿戴方便、舒适,而且可长时间高浓度局部作用,通过300例临床疗效观察,对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声带炎总有效率达93%左右,适于医院、家庭使用。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药物清咽喉项圈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图3药物清咽喉项圈的外形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附图,缝制两个药袋3,每个药袋3内平行装有两个包裹药物的小布袋4,其中一个小布袋4外面与药袋3里面之间有磁片5,两个小布袋4之间夹有绝缘布,绝缘布上压合有与电源相连的电热丝6;药袋3上方的开口用尼龙扣1封合,最后将两个药袋3用松紧带2连接,构成圈体,圈体两端处有尼龙扣1。使用时,把电热丝6与电源相连,预热电热丝6,当电热丝6升到一定温度后,断电,戴上项圈,使一个药袋3位于颈前,另一个位于颈后,这样药物就能在电热、磁场作用下挥发得完全,高浓度作用于人体颈部。
权利要求1.一种药物清咽喉圈,包括有圈体,其特征在于在圈体上有药袋(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清咽喉项圈,其特征在于在药袋(3)内有磁片(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清咽喉项圈,其特征在于圈体内药袋(3)处绝缘布有与电源连接的电热丝(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清咽喉项圈,其特征在于在圈体上有松紧带(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清咽喉项圈,其特征在于在圈体两端处有尼龙扣(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具,是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清咽喉项圈。它包括有圈体,圈体上有药袋3、松紧带2、尼龙扣1,药袋3内还可设有磁片5和与电源连接的电热丝6。这样的项圈穿戴方便、舒适,药物在磁场、电热的刺激下更好地发挥药效,可长时间高浓度作用于人体颈部,疗效显著,适于医院、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A61M37/00GK2173630SQ9323954
公开日1994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9日
发明者洪铭, 曾定伦 申请人: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