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665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热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将药物放入器械内经皮,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体内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热熨器。
传统的中医药熨疗法是将药物炒热、蒸热、或煮热后,用布袋装好,放于患病部位或穴位来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需给药物反复炒、蒸、煮加热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使用不便,费时费力,不适应当今快节奏生活人们的要求。中国专利CN92107511.1号曾公开了一种热磁理疗仪,虽结构简单,但患者需要带电治疗,更换药物时需将机体大开,机芯曝露,易发生触电甚至烫伤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中药热熨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中药热熨器的壳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可用螺纹联接,也可用卡口或其它紧配合方式联接,壳体材质可用金属或硬质耐热塑料注塑而成,壳体的一端由导线引出壳体外接电源插座。导线在壳体连接温控与断电保护器,再连接带有金属片的温控开关,金属片与发热贮热盘紧密连接,可用大螺栓与螺帽旋紧连接,壳体两表面中央处设有放药的凹槽,凹槽的形状可为圆形,也可为环形、矩形或菱形。凹槽上还可用带透气孔的盖与之紧密配合,如不用盖时,必须将整个热熨器套入透气袋内,以防凹槽内药掉出,有利药性组分受热后外逸。凹槽内的药物可制成药饼、膏药形式,但要钻有透气孔以提高药效,药粉装袋后也可放入凹槽使用。
附图及

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药物放置为圆形凹槽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凹槽盖的顶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凹槽内药饼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凹槽内药饼侧视图。
图中1-凹槽,2-盖,3-上壳体,4-发热贮热盘,5-下壳体,6-保温层,7-螺钉,8-金属片,9-温度开关,10-导线,11-温控与断电保护器,12-电源插头,13-发热贮热盘中心孔,14-十字圆形孔,15-垫圈,16-螺帽,17-小螺钉,18-小螺帽,19-药饼,20-药饼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为圆形凹槽中药热熨器,热熨器壳体为硬质耐热塑料一次注塑成型,上下壳体螺纹结合。壳体上下表面中央各注有放置药物的圆形凹槽1并与十字圆形孔的盖2螺纹配合,圆形凹槽盖的顶视图如图(2)所示。凹槽1内装的药饼19如图(3)和图(4)所示,药饼上设有药饼透气孔20。壳体内的发热贮热盘4与金属片8的固定是由螺钉7穿过发热贮热盘中心孔13加垫圈15,旋紧螺帽16完成,金属片8的另一端卷曲,并由小螺钉17和小螺帽18固定温度开关9,由发热贮热盘4引出的导线10焊接于温度开关9的接线柱上,温度开关9引出导线用螺钉固定于温控与断电保护器11上,最后接于外壳5的电源插座12上。发热贮热盘4内的发热源采用电热丝。壳体内的空间部分填充保温材料石棉制成保温层6。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两块药饼分别放入两凹槽1内将电源插头12接通电源、加热5~6分钟,温度开关9就会自动切断电源,当温度开关9出现故障时,温控与断电保护器11也会自动切断电源,随即拔掉电源插头12。套上棉纺织品制成的外套,使用时会更感舒适,在脱离电源情况下将中药热熨器放于患病部位,发热贮热盘4由耐高温的硅酸盐材料制成,内装电阻丝通电加热时蓄存的热量在保温层6的阻尼下缓慢向壳体外释放热量,维持治疗温度可达2~3小时,这样给患病部位加热的同时也使凹槽1内的药饼19升温,其药性借助温热之力透皮入里使疗效显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中药热熨器是在脱离电源情况下使用,安全、方便,避免触电烫伤的危险。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具有显著的医疗保健作用,适于家庭、野外作业和医院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热熨器,可拆卸的上下壳体内装配有与电源相联的温控与断电保护器(11),并通过导线(10)连接带有金属片的温控开关(9),金属片(8)的另端与发热贮热盘(4)紧密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外壳中央设有放置药物的凹槽(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热熨器,其特征在于放置药物的凹槽(1)上可设有与之紧密配合带孔的盖(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热熨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空间充满保温材料组成的保温层(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热熨器,其特征在于凹槽(1)内的中药可以是带有透气孔的药饼、膏药或药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将药物放入器械内经皮,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体内技术领域。中药热熨器由壳体、保温层、发热贮热盘、温控与断电保护器等组成;它的特点是在壳体外壳中央设有放置药物的凹槽,还可在其上配有孔的盖。该中药热熨器是在脱离电源情况下使用,安全方便,避免触电烫伤的危险,由于具备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医疗保健作用显著的特点,适于家庭、野外作业和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M37/00GK2176801SQ9324315
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6日
发明者张阳 申请人:张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