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75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过滤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过滤装置的医用输液器。
目前,我国临床广泛应用的都是国家统一标准的终端过滤输液器(GB8368-93)该输液器通过置于其输液管终端的,位于茂菲氏滴管与静脉针之间的过滤装置,确实能起到过滤作用而达到去除药液中异物微粒的目的。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该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过滤器上总是有微量气体产生,这些微量气体逐渐增多,特别是对双黄连等微粒较多的药,过滤器极易堵塞,导致更换新的输液器,增加了病人的肉体痛苦和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过滤输液器,它既能避免过滤器中的空气进入人体,又能解决过滤器被堵塞的问题。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器、茂菲氏滴管、瓶针、静脉针、调节器和输液管路等组成输液器,把调节器置于茂菲氏滴管小端和静脉针之间的输液管路上,而把过滤器接在瓶针和茂菲氏滴管大端之间的输液管路中,使得由原来的终端过滤变为在茂菲氏滴管上端的上段过滤。
由于采用了本方案的上段过滤,当进行输液时,药液首先经过过滤器,然后进入茂菲氏滴管,其过滤效果不变,在过滤器上形成的气体随药液排入茂菲氏滴管内的空气中,而不能进入人体。当过滤器被堵塞时,只需挤压几下茂菲氏滴管,利用里面的空气向上冲开过滤器中的堵塞物,药液便能继续通过过滤器,避免了由于更换输液器而给病人带来的肉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茂菲氏滴管(2)置于瓶针(3)和静脉针(4)之间的输液管路(6)中,调节器(5)置于茂菲氏滴管(2)和静脉针(4)之间的输液管路(6)上,过滤器(1)置于茂菲氏滴管(2)和瓶针(3)之间的输液管路(6)中且和茂菲氏滴管(2)的大端接口(2’)相距为10厘米之内,形成了在茂菲氏滴管上段过滤的输液器。使用该输液器对双黄连、葡萄糖等药液作输液实验,与终端过滤输液器相比,药液流速相同,并且过滤器上产生的气泡消失在茂菲氏滴管的空气中。当过滤器被堵塞,挤压几下茂菲氏滴管,药液能继续通过过滤器。这种冲开堵塞物的效果随过滤器(1)与茂菲氏滴管大端接口(2’)间距离的缩小而增大。
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过滤装置的输液器,由过滤器(1)、茂菲氏滴管(2)、瓶针(3)、静脉针(4)、调节器(5)、和管路(6)等组成,茂菲氏滴管(2)和瓶针(3)和静脉针(4)之间的输液管路中,调节器(5)位于茂菲氏滴管(2)和静脉针之间的输液管路上,其特征在于过滤器(1)置于茂菲氏滴管(2)与瓶针(3)之间的输液管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1)置于距茂菲氏滴管大端(2’)10厘米之内的输液管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1)直接和茂菲氏滴管大端(2’))接口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式医用输液器,由置于瓶针(3)和静脉针(4)之间的过滤器(1)、茂菲氏滴管(2)及调节器(5)等组成,其中过滤器位于瓶针和茂菲氏滴管之间的输液管路中,这样可使过滤器中产生的气体排入茂菲氏滴管的空气中而不能进入人体。当药物颗粒或杂质堵塞了过滤器时,只需挤压几下茂菲氏滴管,利用里面的空气将其冲开,药液便能继续通过过滤器。这就减轻了换输液器而给病人带来的肉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文档编号A61M5/165GK2220290SQ9324431
公开日1996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0日
发明者宫维莉 申请人:宫维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