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749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属医疗器械。
各种颅内血肿,包括外伤性颅内血肿或高血压性颅内血肿等,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对病人施行开颅手术,以达到对血肿进行手术清除的目的。开颅手术创伤大,需要很好的医疗设备条件,费用高,病人痛苦大,并对病人身体条件有严格要求,很多年老体弱病人由于无法施行开颅手术失去治疗机会而死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采用穿刺治疗颅内血肿技术,可使病人在近于无创伤条件下清除颅内血肿。
本实用新型是由针体、针芯、血肿粉碎器、带顶孔螺帽组成。针体为中空管状,后端有外螺纹,与一有顶孔螺帽相配合,螺帽内装有橡皮垫圈。针芯前端呈钝圆形,使用时插入针体。血肿粉碎器为针管状,前端封闭,靠近端部沿内壁切线方向有一个以上微孔,尾部有一固定片,使用时血肿粉碎器插入针体内。
使用本实用新型清除病人颅内各种血肿,不用对病人施行开颅手术,只需将插入针芯的针体经颅骨钻孔进入血肿腔,抽出针芯,即可抽吸血肿及冲洗血肿。对不易抽吸的块状血肿,将血肿粉碎器插入针体,拧紧带顶孔螺帽,通过顶孔打入冲洗液,冲洗液经血肿粉碎器针尖微孔喷出形成高压漩涡液流,即可对血肿进行粉碎冲洗。
本实用新型采用穿刺技术对病人颅内各种血肿进行抽吸、粉碎、引流、冲洗等,替代了传统的开颅手术,病人痛苦很小,损伤轻微,不加重神经及功能障碍,费用少,疗程短,功能恢复好,易为病人接受。本实用新型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易消毒,密闭性好,可长期重复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情况。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针芯插入针体时的情况。
图3本实用新型血肿粉碎器插入针体时的情况。
图4血肿粉碎器示意图。
图5图4的A-A剖面图。
图中,1-针体2-针芯3-血肿粉碎器4-带顶孔螺帽5-侧管6-橡皮垫圈7-微孔8-固定片如图所示,针体(1)为中空管状,后端有一侧管(5),端部外有螺纹。针芯(2)前端呈钝圆形。血肿粉碎器(3)为针形,中空,前端封闭,靠近顶端处均匀分布四个微孔(7),微孔方向与内壁切线方向一致,后端有一固定片(8)。针芯(2)与血肿粉碎器(3)均长于针体(1),使它们在插入针体(1)后前端露出针体(1)。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针芯(2)插入针体(1),经颅骨钻孔进入颅内血肿腔。针体(1)内插入针芯(2),可以防止脑组织进入针体(1)的针腔内,同时针芯(2)前端为钝圆形,可减少神经组织损伤。针体(1)进入血肿腔后,将针芯(2)抽出,针体(1)后端拧紧带顶孔螺帽(4),顶孔处连接一根塑胶管,即可由带顶孔螺帽(4)的顶孔处灌注冲洗液冲洗血肿及抽吸血肿。为了使病人头部位置不受限制,在针体(1)后端开有侧管(5),连接塑胶管,抽吸血肿时,夹闭顶孔,或将带顶孔螺帽(4)换为无孔螺帽,即可通过侧管(5)引流血肿。
当病人颅内血肿腔内有不易抽出的块状血肿时,将针形血肿粉碎器(3)插入针体(1)的针腔内,靠固定片(8)使其在针体内固定,然后放入橡皮垫圈(6)并拧紧带顶孔螺帽(4),此时冲洗液通过带顶孔螺帽(4)注入血肿粉碎器(3)中,由血肿粉碎器端部的微孔(7)喷出,由于微孔(7)的方向与粉碎器(3)内壁的切线平行,并均匀分布,经微孔喷出的液流形成高压漩涡,即可对一定范围内的血肿进行冲洗粉碎,冲洗液经血肿粉碎器(3)与针体(1)之间的空隙由侧管(5)流出至引流袋。血肿粉碎冲洗后,抽出血肿粉碎器(3),由针体(1)抽吸血肿及冲洗液。
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可将血块液化剂等治疗药物注入血肿腔,夹闭顶孔和侧管,待数小时后开放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权利要求1.一种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其特征在于针体(1)为中空管状,后端与一带顶孔螺帽(4)相配合;血肿粉碎器(3)为针管状,前端封闭,靠近端部内壁切线方向有一个以上微孔(7),尾部有一固定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肿粉碎穿刺针,其特征在于针体(1)有侧管(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其特征在于针芯(2)前端为钝圆形并插于针体(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血肿粉碎器(3)插于针体(1)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它由针体、针芯、血肿粉碎器、带顶孔螺帽组成。针体为中空管状,后端与带顶孔螺帽配合,针芯前端呈钝圆形,血肿粉碎器为针管状,前端封闭,靠近端部有至少一个微孔,尾部有一固定片。本实用新型采用穿刺技术对病人颅内各种血肿进行抽吸、粉碎、引流、冲洗等,替代了传统的开颅手术,病人痛苦很小,损伤轻微,不加重神经及功能障碍,疗程短,费用少。本实用新型密闭性好,易消毒,可长期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34GK2172095SQ9324425
公开日1994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5日
发明者贾保祥 申请人: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