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极式电疗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45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极式电疗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同时进行电疗和针灸治疗的电疗金属针具,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传统针灸和电疗法所适用的病症,具有治病强身的功效。
针灸疗法是中国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医疗方法,它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根据,利用针刺和艾灸的刺激作用,通过人体穴位的反射,促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针灸术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目前随着针灸医学的日益发展,适应病症也日渐扩大,几乎各科都可应用针灸方法,并且已证明是十分行之有效、在某些领域甚至是有独特效果的方法。
电疗术是应用电能治疗疾病的一种现代医疗手段,它是利用电流的能量对人体施加各种刺激,调节各组织和器官的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自身免疫力,从而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它对慢性病的防治有良好效果,能治各种慢性病和某些急性传染病,合理使用电疗法,常可获得单靠手术和抗生素不能相比的疗效。
针灸和电疗都是有独特疗效的医疗手段,它们各有不同的医疗手法和适用病症,治疗效果也各有短长,但二者的治疗基理均是以外界刺激施加于人体,激发起人体内部的活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如果能把这两种疗法结合起来,使它们互相补充,必能使治疗效果和应用领域都能有较大的发展。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融针灸术和电疗法于一体的医疗针具,它可以改善针灸和电疗的原有疗效,从而大大简化治疗手续,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的方式完成的在普通的金属针具的表面,涂覆一层绝缘隔离层,然后在绝缘层上再沉积一层金属导电层,同样,在此导电层上,再依次涂覆绝缘层和导电层,最后,针身和各导电层在针尾分别引出导电引出线。这样原金属针身和导电层就组成了数个同轴电极。
以下将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发明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附图,在针身上,除针尖(1)和针尾(2)数毫米以外的部位涂覆一层数微米厚的绝缘层(3),再在此绝缘层(3)上沉积一层导电层,使绝缘层(3)在靠近针尖(1)的一端露出数毫米的长度,然后再在此导电层上依次涂覆数层绝缘层(5)和导电层(图示为一层),这样原针尖(1)和两层导电层靠近针尖(1)一端的裸露部分就构成了相互隔离的三个同轴电极(1)(4)(6),并且它们在针尾部分别引出一导电引出线(7)。根据施针部位和适用病症的不同,可在不同长度的金属针上制作数个各自尺寸及相互间隔距离不等的电极。另外用不同材科制成导电电极的针对同一病症的疗效也会有差异,应根据各种材料针具的实用效果对症选择。
为使此针的形状、重量尽可能与原针相近,涂覆的绝缘层和导电层应在其绝缘或导电性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减小其厚度。
本发明提供的电疗针,既保留了原金属针的功能,又可以作为电疗的电极,把原本仅作用于体表部位的电刺激,引入机体内部,可明显提高电疗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原有针刺的基础上,又加上电疗刺激,进一步加强对经络穴位的作用效果,且当施以大电流电疗时,依靠电流的热效应即可对体内穴位实现艾灸的作用。因此,此电疗针可同时起到针灸和电疗两种作用效果,从而大大简化治疗程序,改善治疗效果,它的疗效是单纯依靠针灸和电疗,或者二者共同施用所不能比拟的。
此电疗针在使用时,首先要根据需治疗的病症选取相应的穴位,按针刺方法入针,然后根据病症的轻重、病人的病理反应等因素在全部或某些电极上通以适当强度、频率的电流进行治疗。各电极的选用和连接方法,以及施用的电流强度和频率均应比较其疗效,按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当的方案。另外,还可以在不同的穴位上同时入针,在各针间通以电流,这样对经络运行会有独特的调节作用。
权利要求
1.由金属针、绝缘层(3)(5)和同轴导电电极(1)(4)(6)、导电引出线(7)组成的电疗针具,其特征是各同轴导电电极(1)(4)(6)由绝缘层(3)(5)相互隔绝。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电疗针具,其特征是连针尖(1)在内的各导电电极(1)(4)(6)分别与一导电引出线(7)相连。
3.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电疗针具,其特征是各同轴导电电极(1)(4)(6)在沿针身方向,相互间隔数毫米的距离。
4.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电疗针具,其特征是形状、重量均与普通针灸金属针基本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同时进行针灸和电疗治疗的电疗金属针具。它的特点是在普通的针灸金属针上沉积相互隔离的导电层形成数个同轴导电电极,且每一导电电极分别与一导电引出线相连。
文档编号A61H39/08GK1114227SQ9411067
公开日1996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8日
发明者孙杰 申请人:孙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