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套管式输液插瓶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57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套管式输液插瓶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医用一次性输液(血)器配套的插瓶用针。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与一次性输液(血)器配套的插瓶用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综合起来主要是企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使用并列的双通道结构,使一次性输液(血)器所需要的两支插瓶针复合成一支,以降低成本,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次数。中国实用新型87208924U、91220212.2、91218488.4、92225733.7就是这类结构的方案,其中一些方案已经实施。附

图1示出的是91218488.4号实用新型的方案。
但是,这种并列的双通道结构由于需要将进气、输液两个通道并列,为了保证针管流量符合使用要求,必须保证每个通道的孔径不小于单支针,针管壁厚满足强度和注塑加工的基本要求,这就使得整支插瓶针的外径较大。在采用高强度医用ABS塑料制造时,理论计算和实际产品的最小针管外径都不小于4.5毫米。采用其它材料制造,外径还须增大。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由于针体粗,针尖难于锋利,插瓶的阻力大,对橡胶瓶塞的切割力也大,容易产生橡胶颗粒脱落和针孔堵塞。使用并列双通道针穿透国际通用的厚度为5毫米的“T”型合成橡胶瓶塞(国内现在使用的是3毫米厚的翻边式天然橡胶瓶塞)时,插瓶阻力更大,颗粒脱落和针孔堵塞现象也更严重。
2、采用针管侧壁开孔的方式,避免在插瓶针插入瓶塞时切割橡胶瓶塞,产生颗粒脱落,污染药液。中国实用新型90223135.9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见附图2),但是,这个方案在实践中仍存在三个缺点(1)、由于不适合采用并列双通道结构,一套输液(血)器仍然要用两支插瓶针;(2)、无论是钢质针还是注塑针,加工成本都明显高于传统的顶端楔形开口的针;(3)、圆形孔孔径大时针体变形大、孔径小时流量小,当被用作液体通道时,圆型小孔流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对高浓度黏稠液体和血浆,由于小孔流道的黏滞性阻力,流速下降明显,多打小孔也不能显著改善。
3、插瓶针设计中引入空气过滤器。中国实用新型87210802.3、89219843.5、90219382.1、91204299.0分别提出了引入空气过滤器的不同方案,但是,这些方案都过于复杂,易使生产成本增加,由于一次性输液(血)器配套的插瓶用针是一次性消耗品,它所附带的空气过滤器应该是简单、实用、成本低廉的。
综上所述,与一次性输液(血)器配套的插瓶用针面临着重大改进,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被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解决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的与一次性输液(血)器配套的插瓶用针,它的针尖锋利,插瓶阻力小,对瓶塞无切割力,不产生橡胶颗粒脱落,针孔不易堵塞,制造成本低,并附带简单、实用、成本低廉的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套管式输液插瓶针,具有以其封闭的锋利尖端插入输液瓶塞的输液针体(1)、开在针体(1)侧壁上的至少一个进液孔(3)、连通针体(1)和输液软管的针座(5),其特征在于针座(5)上有第三个斜向通道,一根通大气用的薄壁细管(4)从此通道伸入针体(1)中,一直伸入到进液孔(3)上方的、开在针体(1)侧壁上的至少一个进气孔(2)的下沿,所说斜向通道中设有防止液体泄漏并将通气管(4)下头固定在针座(5)上用的密封塞(6)和空气过滤层(7)。
传统的顶端楔形开口的插瓶针,在楔形底部形成一个月芽形的切割面,插瓶时,切割面切割橡胶瓶塞,增大了插瓶阻力,切割下来的橡胶颗粒落入针管,较大的颗粒有可能堵塞针管,微小颗粒则会通过输液器的过滤器进入人体血管,危害人的健康。本发明的针体采用一端封闭的结构,使得采用圆锥体、正三棱锥体等插瓶阻力小、对瓶塞无切割力的锐利针尖得以实现。由于无切割力,插瓶时不产生橡胶颗粒脱落,其它杂质也难以进入顶端封闭的针管内。
用针体(1)的上下两组侧孔分别实现进气和输液两种功能是本发明的关键。静脉输液(血)中要求严格区分液、气通路。混入液体中的气体或气泡一旦进入人体血管,将迅速形成血栓危害人的健康。防止气体或气泡的混入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通入瓶内的气体不能干扰液体通道,二是进入输液管的气泡、输液管内原有气体、液体分子附着气体在管内运动中凝聚而成的气泡要能够自动或在医护人员操作下通过输液通道反向排入瓶内。本发明两组侧孔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些要求,使进气孔高于输液孔进气芯管上端直抵进气孔形成进气通道,输液孔以下为输液通道,输液孔至进气芯管管口之间形成一个气体只能由下而上通过的分离带,保证了输液通道和进气通道的分离。
采用带有内芯管的套管结构使得本发明的针体外径小于其它的双通道针,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低于独立插瓶针。对独立结构的插瓶针和并列结构的双通道针,为了保证针体强度,必须保证针管壁厚和材料硬度满足要求,不可能采用柔性材料或薄壁细径管制作任何一个通道;采用本发明顶端封闭的套管结构,内芯管插瓶时不受力,只有外管需要考虑材料硬度和壁厚以保证强度满足要求,内芯管可以采用薄壁的细径管,这样,就可以在保证流量的前提下大大减少插瓶针的材料消耗,采用比并列双通道插瓶针细得多的针体外径。
本发明在带有斜向分支的针座(5)上留出了安装空气过滤材料的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装入膜状、柱状、絮状的各种空气过滤材料,也可以根据输液器使用的要求联结进气软管或安装进气过滤帽。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实际功效,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各附图是附图1是91218488.4号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并列双通道结构的输液插瓶针,附图2是90223135.9号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采用侧壁开孔结构的输液插瓶针,附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正视图,附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侧剖视图,附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正视图,附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从图5中的Ⅵ-Ⅵ线所取的剖面图,附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侧剖视图,附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正视图,附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侧剖视图,附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正视图,附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侧剖视图,附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从图10中的Ⅻ-Ⅻ线所取的剖面图,附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剖视图。
实施例1图3-4所示是本发明使用不锈钢针体的一个实施例,图中针体(1)是一支20号不锈钢针,针体内孔直径大于1.70毫米;进气孔(2)是一对直径为1.0毫米的圆孔,输液孔(3)是一对宽1.0毫米、长1.5毫米的长形孔,两孔在针体轴向错开几毫米,孔由复合模具冷挤压成型,孔处管壁略下凹,以防止在孔边缘产生切割力;进气芯管(4)采用内径0.55毫米、外径0.8毫米的薄壁管,与密封塞(6)一起紧密粘接在针座(5)上;针座(5)用医用PVC塑料制成,针体(1)粘结在针座上,针座与针体同轴的尾端联结输液管,斜向通道端是可联结进气软管的接头,空气过滤材料(7)填充在斜向通道内。实验证明,实施例1配接输液器后,一支针的流量高于两支独立的16号不锈钢插瓶针,不锈钢材料节约40%,医用PCV塑料材料节约20%,医护人员减少了多插一次针的麻烦。
实施例2图5-6所示是本发明使用医用ABS工程塑料制作针体的一个实施例,为了保证针尖强度和锋利度,图中针体(1)的尖端做成正三棱锥的形状,针体内孔径1.70毫米,针体外径2.90毫米,壁厚0.60毫米,保证了针体的强度和韧性;进气孔(2)根据注塑加工的特点采用了通孔设计,输液孔仍然采用在针体轴向错开排列的长形孔,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与同样流量的两支独立塑料插瓶针相比,本实施例的材料节约30%,与并列双通道结构的插瓶针相比,本实施例的针管外径至少减少35%,较细的针管外径及正三棱锥的封闭尖端使得本实施例的针尖锋利度超过任何外形的并列双通道结构的插瓶针,并且在插瓶阻力、切割力、材料消耗等方面都优于并列双通道插瓶针。
实施例3图8-9所示是本发明使用不锈钢针体的又一个实施例,它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缩短了针座(5)的斜向分支的长度,用进气过滤帽(8)取代了进气软管,进气过滤帽(8)将膜状空气过滤层(7)压紧在进气口。对于使用袋式包装的血浆输血或袋式输液,无疑可以取消进气软管。即使对使用玻璃输液瓶的输液操作,由于在进气过滤帽与静脉输液针之间的正压可以防止液体倒流,完全可以用进气过滤帽取代进气软管。
实施例4图10-12所示是本发明使用医用ABS工程塑料制作针体的又一个实施例,它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也在于缩短了针座(5)的斜向分支的长度,用进气过滤帽(8)取代了进气软管。
实施例5图13所示是本发明使用医用ABS工程塑料制作针体的另一个实施例,它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针体的针尖部分结构不同,它的针尖部分呈楔形,一个由注射针用不锈钢管制成的外套紧套在针尖外部。当然,也可以将实施例2的插瓶针(见图5、6和7)的针尖部分结构改成如本实施例所示结构而形成另一个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次性套管式输液插瓶针,具有以其封闭的锋利尖端插入输液瓶塞的针体(1)、开在针体(1)侧壁上的至少一个进液孔(3)、连通针体(1)和输液软管的针座(5),其特征在于针座(5)上有第三个斜向通道,一根通大气用的薄壁细管(4)从此通道伸入针体(1)中,一直伸入到位于进液孔(3)上方的、开在针体(1)侧壁上的至少一个进气孔(2)的下沿,所说斜向通道中设有防止液体泄漏并将通气管(4)下头固定在针座(5)上用的密封塞(6)和空气过滤层(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插瓶针,其特征在于所说针体(1)由注射用不锈钢管制成,其上的进液孔(3)和进气孔(2)用复合模具冷挤压法成型,针座(5)由医用塑料注塑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插瓶针,其特征在于所说针体(1)、进气孔(2)、输液孔(3)及针座(5)由医用塑料注塑成型,针体(1)的针尖部分呈圆锥形或正三棱锥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插瓶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针体(1)、进气孔(2)、输液孔(3)及针座(5)由医用塑料注塑成型,针体(1)的针尖部分呈楔形,一个由注射针用不锈钢管制成的套管紧套在针尖外部。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输液插瓶针,其特征在于进气孔(2)是一对孔径不超过针体(1)外半径的圆形孔,输液孔(3)是一对孔宽不超过针体(1)外半径、高宽比约为3∶2的长形孔,该两个孔在针体(1)轴向上错开数毫米排列。
6.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输液插瓶针,其特征在于针座(5)的斜向通道端头是一个可与进气软管联结的接头,过滤层(7)是填充在该斜向通道内的滤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插瓶针,其特征在于针座(5)的斜向通道端头是一个可与进气软管联结的接头,过滤层(7)是填充在该斜向通道内的滤芯。
8.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输液插瓶针,其特征在于针座(5)的斜向通道口上安装有进气过滤帽(8),过滤层(7)是由该进气过滤帽压紧在进气口的滤膜。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插瓶针,其特征在于针座(5)的斜向通道口上安装有进气过滤帽(8),过滤层(7)是由该进气过滤帽压紧在进气口的滤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配套的套管式插瓶针,它由一支内部穿有芯管、侧壁开有分别用于通气、输液的侧孔,具有封闭锐利尖端的针管与具有斜分叉三通的塑料针座组成。它兼具了输液、通气、空气过滤的功能,管径细,针尖锋利,插瓶时阻力小,对瓶塞无切割力,不产生橡胶颗粒脱落,针孔不易堵塞,使用这种插瓶针可以减轻患者在输液、输血中可能受到的空气带菌污染和橡胶微粒污染,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文档编号A61M5/162GK1101292SQ9411486
公开日1995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3日
发明者王世颖 申请人:王世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