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肿液化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575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血肿液化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内凝血块的液化药物,特别是指治疗颅内血肿的液化剂。
血肿是一种多发常见病,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死亡率高,且遗留的后遗症较严重。目前国内外对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因这种手术创伤大,且受严格条件限制,使许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或残废。
颅内血肿包括三部分液态部分、半固态部分和坚密血块,七十年代国内外文献中曾有报道,试图应用简单的穿刺方法治疗颅内血肿,但因单纯使用穿刺抽吸方法只能排除液态部分血肿,而不能排出半固态血块和坚密血块,临床疗效不好。如何使穿刺治疗成为一种完善的替代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方法,关键在于使凝血块溶碎成悬液或溶液才能经内径2.5mm的针腔排出。近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研究中,有的应用机械碎吸的方法,也有的应用尿激酶做液化剂注入血肿的方法,但疗效都不理想。机械碎吸法的主要缺点是进取血肿创伤大,操作复杂,清除血肿工作盲区大,清除效率不高,另外凝血块粉碎后易再凝聚成块;单一使用尿激酶溶解血肿,溶解效果也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肿液化药物,能够较快地溶解半固态血块和坚密凝血块,以解决目前的穿刺治疗方法不能排出全部血肿的问题。
血液凝固的机理主要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的单分子体,然后在钙离子及血小板因子V及VIII参与下变成纤维蛋白钙,后者是一种胶状细丝,纵横交错并将血细胞与血小板等包含其中,形成凝血块,如能使纤维蛋白降解,就有可能促使凝血块溶解,尿激酶具有使纤维蛋白降解的作用,但从临床效果看,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单独使用尿激酶来溶解血块效果不明显。肝素具有阻抑血液凝结的作用,同时对凝血块也有一定的液化功能,玻璃酸酶能水解组织中的粘多糖促使积储的渗出液或血液扩散,但目前还未用于临床治疗血肿。
本发明经研究和试验,提出一种配合穿刺治疗血肿的血肿液化剂,该液化剂含有尿激酶(Urokinasum)、肝素(Heparin)和玻璃酸酶(Hyaluronidasum)三种成分,1ml/支尿激酶含量为500-50000u,肝素含量为500-20000u,玻璃酸酶含量为200-30000u。
本发明血肿液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尿激酶、肝素和玻璃酸酶制成混合药液,混合药液再经过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剂。
将本发明血肿液化剂进行血肿凝血块药物液化试验,其结果表明本发明液化剂对血块的溶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单独使用尿激酶时作用强至2倍以上。试验方法如下在坚密程度相同的血块部位取材,将血块裁成同样大小;配制三种药液1号药液每毫升含尿激酶5000u,2号药液每毫升含肝素6250u,尿激酶5000u;3号药液每毫升含肝素6250u,合尿激酶5000u,含玻璃酸酶750;将血块浸于各药液中,观察血块溶解情况,其溶解效果是3号药液>2号药液>1号药液,参见

图1。
本发明在研制过程中还对液化剂配伍禁忌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发现肝素和尿激酶混合液中,尿激酶的活性为100%,肝素和尿激酶和玻璃酸酶混合液中,尿激酶的活性为105%,说明肝素、尿激酶和玻璃酸酶混合,非但不影响尿激酶的活性,而且还有轻度的协同作用。
应用本发明配合穿刺法治疗高血压性颅内血肿50例,硬膜外血肿15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19例,高血压性脑内血肿排除率24小时内为33-54%,24-72小时为50-90%,全部病例3-6天血肿都被排尽。
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保持了原有成分的活性,便于长期保存,应用本发明配合穿刺法治疗颅内血肿,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无严格时间限制和场所限制,同时不受血肿部位、形状的限制。血肿清除效果显著,3-6天清除率可达100%。
下面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
按照下表各组分的含量配制成7种不同浓度的血肿液化剂药液
上述药液经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剂,分装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血肿液化剂,特征在于该液化剂含有尿激酶、肝素和玻璃酸酶,每种成分的含量为尿激酶500-50000u/ml,肝素500-20000u/ml,玻璃酸酶200-3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肿液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尿激酶、肝素及玻璃酸酶配制成溶液,再经过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人体内血肿,特别是治疗颅内血肿的液化剂,该液化剂含有尿激酶、肝素和玻璃酸酶,肝素含量在500-20000u/ml,尿激酶含量为500-50000u/ml,玻璃酸酶含量为200-3000u/ml。本发明将液化剂制成冻干粉剂。其特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保持了原有成分的活性,便于长期保存,应用本发明配合穿刺法治疗血肿,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无严格时间限制和场所限制,同时不受血肿部位、形状的限制。血肿清除效果显著,3-6天清除率可达100%。
文档编号A61K38/46GK1116952SQ9411493
公开日1996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5日
发明者贾保祥 申请人: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