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橡胶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36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质增生橡胶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病人用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因橡胶膏一贴就见效,故又称骨质增生一贴灵)。
骨质增生是人体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的改变,是人体为了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但是,当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血管等组织时,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病状,即骨质增生症,关节周围骨质有钙质沉着,关节边缘的骨有外生骨疣,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特别是有疼痛之感,甚至给正常的活动、生活带来了不便。目前对骨质增生的治疗多采用服药并配以辅助外用药物,但甚效果尚不太理想,且药的服用和使用都比较麻烦,如临床上应用的散剂,使用麻烦、见效慢、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其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这与病人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目就是针对骨质增生病人的实际需要,结合中医药理论及内病外治的办法而提供一种骨质增生橡胶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根据骨质增生病属中医“痹症”范畴,类似于“骨痹”,由于其病机关键为“痹面不通”,故在治疗上应“急则治甚标”,以“通”为用,以活血化瘀,散寒通络,除风祛湿,透骨止痛为治疗大法,通痹以治标,很快缓解临应病状。为此,结合我国宝贵的中医药学,采用当归、川芎、胡椒、丁香、肉桂、大黄、冰片、薄荷脑、樟脑等含挥发性成份及甙类的药材,经用乙醇进行渗漉,收集制成稠膏,并加入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再制成涂膏,进行涂料、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骨质增生橡胶膏。
本发明携带使用方便、见效快,故又称骨质增生一贴灵,生产工艺简单、材料丰富、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构成情况。
当归辛、苦、温、通脉而善行,温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草正)云“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川芎、当归均属血药,而川芎之散功尤甚于当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通,排脓消肿,逐血通经。二药针对骨质增生疼痛的主要病机,以通为用,通则不通,共为君药。红花辛温,入心肝经。功具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山萘温中止痛,《品汇精要》言其祛网止痛;花椒、胡椒温经散寒,行气止痛。四药皆以止痛为用,又各具不同特点,共助君药之力为臣药。丁香、肉桂外散风寒之邪,内补肾命之火;荜拨温中降逆;干姜温里散寒,以此大队辛热之药配活血之品,可温经散寒通络,以祛经脉筋骨之风寒湿邪,且可透骨达里,共为佐药。大黄苦寒,逐瘀通经,既可抑大队辛热温燥之品耗伤阴津,又可逐瘀以通经;冰片、樟脑、薄荷脑皆为辛香走窜之品,可引药以达病所,且具消肿止痛之功。《西医衷中参西录》言“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窜经络……肢体拘挛作痛,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上述几味,共为使药。全方紧扣骨质增生症之病因病机,以“通”为用,共奏活血化瘀,散寒通络,祛风除湿,透骨止痛之功。
骨质增生橡胶膏(又称骨质增生一贴灵)是由涂膏涂在底布上并在涂膏上面衬盖以保护层构成,其涂膏是由(重量份数)当归100份、花椒72份、川芎52份、红花52份、大黄52份、胡椒52份、肉桂52份、干姜52份、丁香30份、山萘52份、荜拨52份、樟脑124份、冰片30份、薄荷脑30份为药液原料,首先将除樟脑、冰片、薄荷脑以外的其他十一味药制成粉粒,用乙醇浸渍后渗漉,收的渗漉液中加入(以各药成份计量的樟脑、冰片、薄荷制成混合初漉液,再同药渣用乙醇继续渗漉的渗漉浓缩液混合,构成两次的混合渗漉液,再加入3.0~3.2倍的由橡胶、松香组成的基质搅匀成涂膏,涂膏均匀涂在底布上,药涂膏面衬盖保护塑料层,经切块,即构成所需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又称骨质增生一贴灵)。甚上述药原料的组份,又可以重量比写为当归∶花椒∶川芎∶红花∶大黄∶胡椒∶肉桂∶干姜∶丁香∶山萘∶荜拨∶樟脑∶冰片∶薄荷脑=100∶72∶52∶52∶52∶52∶52∶52∶30∶52∶52∶124∶30∶30。
以构成7×10cm2的1000片骨质增生橡胶膏为例,具体详述本发明的组份及构成情况如下由当归100g、花椒72g、川芎52g、红花52g、大黄52g、胡椒52g、肉桂52g、干姜52g、丁香30g、山萘52g、荜拨52g、樟脑124g、冰片30g、薄荷脑30g,在处理干净后,首先将当归、花椒、川芎、红花、大黄、胡椒、肉桂、干姜、丁香、山萘、荜拨十一味药材分别进行处理制成粉状,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见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17页),将各药粉混合后,放入渗漉容器内,用90%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保持渗漉用乙醇超出药面10cm,以每100克药每分钟3-6ml的速度渗漉,将集初漉液400ml,加入樟脑、冰片、薄荷脑,搅拌溶解成初漉混合液,密闭保存,第一次渗漉后的药渣再用65%乙醇继续渗漉,收集漉液2500ml,将2500ml的漉液浓缩至200g稠膏,与第一次的加过樟脑、冰片、薄荷脑的初漉液混合成浓药液,称混合渗漉液,之后,加入3.0~3.2倍重量的由橡胶、松香构成的基质,即混合渗漉液与基质的重量组份比为1比3.0~3.2,也就是用1份混合渗漉药液同3.0~3.2份的基质混合均匀,制成涂膏,涂在底布上,药面上盖上保护塑料层,按7×10cm2的要求切成1000块,即可成所贴用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又称骨质增生一贴灵)。
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本发明是用传统的工艺,新的组份,生产出具有显著疗效的新药,其功能是活血化瘀、散寒通络、除风祛湿,透骨止痛,可主治1、由骨质增生引起的各种疼痛,肢体沉困、麻木、活动不利、颈项强直、头晕耳鸣。
2、跟骨骨刺;
3、急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椎间盘脱出、无名肿痛;
4、因风、寒、湿痹引起的各种症状。
本发明完全符合质量要求,经对三批样品检测,其结果如下 本发明为淡黄色片状橡胶膏,气味芳香,无副作用,经万余人试用,有效率在87.6%以上,见下表
经同麝香膏治疗骨质增生症比较,明显优于麝香膏。以青海麝香膏为例比较如下 在临床试用中,对个别病人可引起皮肤发红,作痒等皮肤过敏性反应,但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对全身其他毒副作用。本发明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必受广大患者欢迎,并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骨质增生橡胶膏,是由涂膏涂在底布上,并在涂膏面上衬盖以保护塑料层构成,其特征在所说的底布上的涂膏是由混合渗漉药液同基质以1∶3.0~3.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而成,所说的混合渗漉液是由(重量份数)当归100份、花椒72份、川芎52份、红花52份、大黄52份、胡椒52份、肉桂52份、干姜52份、丁香30份、山萘52份、荜拨52份构成的药原料粉粒用90%乙醇浸渍24小时后的初漉液加入(以各药成份计量)樟脑124份、冰片30份、薄荷脑30份构成的混合初漉液,再同药查用65%乙醇继续渗漉的渗漉浓缩液相混合组成,所说的基质是由橡胶、松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原料的组份,以重量比为当归∶花椒∶川芎∶红花∶大黄∶胡椒∶肉桂∶干姜∶丁香∶山萘∶荜拨∶樟脑∶冰片∶薄荷脑=100∶72∶52∶52∶52∶52∶52∶52∶30∶52∶52∶124∶3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其特征在于由当归100g、花椒72g、川芎52g、红花52g、大黄52g、胡椒52g、肉桂52g、干姜52g、丁香30g、山萘52g、荜拨52g、构成的混合粉粒由90%乙醇浸渍后渗漉成初漉液400ml,加入樟脑124g、冰片30g、薄荷脑30g搅匀组成初漉混合液,第一次参漉后的药渣经用65%乙醇渗漉所得2500ml渗漉液的浓缩液200g与初漉混合液混合成混合渗漉液,混合渗漉液同3.0~3.2倍的基质组成涂膏,其涂膏均匀的涂在底布上,构成7×10cm2的1000片骨质增生橡胶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病人用的骨质增生橡胶膏,是由当归、花椒、川芎、红花、大黄、胡椒、肉桂、干姜、丁香、山萘、荜拨、樟脑、冰片、薄荷脑用乙醇制得的混合渗漉液加入由橡胶、松香组成的基质构成的涂膏,涂膏涂在底布上,涂膏面上衬盖有塑料保护层而成,本发明使用方便,易于携带、疗效高、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生产和推广应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A61L15/44GK1107732SQ94117460
公开日1995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9日
发明者吕秀兰, 熊维政, 丁福友, 张军斌, 刘智慧 申请人:密县骨质增生研究所, 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