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输卵管通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42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输卵管通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妇女输卵管炎症及输卵管堵塞不受孕者的诊断、治疗的一次性输卵管通液器,属于一种医疗器械。
目前使用的输卵管通液器,其通液管采用金属硬管,使用时不能弯曲,使用不方便,还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另外,它是靠医生人工推锥体橡胶头来堵住宫颈口,很难实现密封,影响治疗效果,一次治愈率仅占47.6%,如果消毒不好还会造成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通液管柔软可弯,操作方便,患者无痛苦,密封效果好,宫内通液压力大,通液治愈率高的一次性输卵管通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液器包括通液管、充气管、充气控制阀、密封器等,通液管的一端为注液接头,另一端设有出液孔,其通液管为双腔式,充气管附着在通液管内壁上,从通液管后部呈Y字形分离出来,分离端接充气控制阀,充气管另一端设有胀囊孔,该孔不与通液管连通。在通液管外的胀囊孔处固定有密封胶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无毒PVC材料制成,其密封器胶囊长20-30毫米。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该通液器是用无毒PVC材料制成,质地柔韧可弯曲,因而使用方便,不会给病人造成痛苦;
2、密封效果好,通液率高,通液管外的胀囊孔处用密封胶密封,向充气管充气后,气体通过胀囊孔进入密封器,使胶囊胀大从而将宫颈口牢固密封,使宫内压力大,经临床试验该通液器一次性通液治愈率达97.6%。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所示,通液管(5)的一端为注液软接头(1),另一端开有出液孔(8),充气管(4)附着在通液管(5)的内壁上,使通液管构成双腔,它不与通液管连通,充气管(4)从通液管(5)后部呈Y字型分离出来,分离端接充气控制阀(3),充气管(4)的另一端开设有胀囊孔(7),该孔穿过通液管(5)壁,但不与通液管(5)相通,取25毫米长的软胶管套装在双腔通液管(4)的胀囊孔(7)处,两端用手术线固定构成密封器(6)。
使用时,将通液管(5)开有出液孔(8)的一端伸向子宫腔内,使密封器(6)处于宫颈口处,通过充气控制阀(3)充气,使密封器(6)胀起将宫口密封,同时盖上阀盖(2)使充气控制阀(3)关闭,此时即可进行宫颈检查或向通液管(5)注液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输卵管通液器,其通液管的一端为注液接头,另一端设有出液孔,其特征在于a、通液管为双腔式;b、充气管附着在通液管内壁上,从通液管后部呈Y字形分离出来,分离端接充气控制阀,充气管另一端设有胀囊孔;c、通液管外的胀囊孔处固定有密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输卵管通液器,其特征在于密封器胶囊长20-3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输卵管通液器,其特征在于通液器采用无毒PVC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妇女输卵管炎症及输卵管堵塞不受孕患者的诊断、治疗的用PVC材料制成的一次性输卵管通液器,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它是由通液管、充气管、充气控制阀、密封器等组成。通液管的一端为注液接头,另一端设有出液孔,其通液管为双腔式,充气管附着在通液管内壁上,从通液管后部呈Y字形分离出来,分离端接充气控制阀,冲气管另一端设有胀囊孔。在胀囊孔处的通液管上固定有密封器。它具有密封效果好,通液治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25/00GK2177495SQ9420191
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8日
发明者赵华光 申请人:赵华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