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双腔输卵管通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48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双腔输卵管通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进行输卵管通液术时使用的新型输卵管 通液器。
技术背景
输卵管通液术是妇产科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主要用于诊断、治疗输卵管 阻塞性疾病。由于该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花费低,效果好, 在医用临床诊断治疗女性不孕方面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常用的输卵管 通液器是在通液器上有一个可移动的硬橡胶塞固定在病人的宫颈外口 ,术者通 过通液器向宫腔内注入药液,正常情况下,药液从输卵管开口处溢出。术者只 能根据实际注入药液的数量、推药时的阻力、液体的返流量及病人的主观感觉 综合判断手术结果。临床中常见有部分病人由于宫颈裂伤等原因导致宫颈口松 弛,硬橡胶塞不能完全堵住宫颈口,术者通过通液器向宫腔注药时,药液立即 从松弛的宫颈口溢出,导致诊断的误差,同时影响治疗效果。临床上需要一种 可有效防止药液外溢的新型输卵管通液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任务是为妇产科医师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可 有效有效防止宫腔内药液外溢的双腔输卵管通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是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输卵管通液管,其近端有两个环形 手柄,其远端设计有一个水囊,位置可移动,大小可随注水量变化。输卵管通 液器的侧壁设计有一个注水侧腔,开口于输卵管通液器近端,与水囊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了水囊,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向囊内注水, 可封闭宫腔,避免了各种情况下注入药液从宫颈口流出,提高了临床的诊断治
疗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被技术人员和病人接受;生产成本低,便
于推广,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1是水囊,2是输卵管通液管,3是注水侧腔,4是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输卵管通液术开始后,操
作医师手持手柄(4)将输卵管通液管(2)插入患者宫腔,先从注水侧腔(3) 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水囊(l)膨胀,直至水囊(l)完全封闭患者宫颈口,然后将 药液通过输卵管通液管(2)注入患者宫腔,可有效避免药液直接从宫颈口溢出, 并能达到通液的目的。
权利要求1.医用双腔输卵管通液器,其特征在于主体是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输卵管通液管(2),其近端有两个环形手柄(4),其远端设计有一个水囊(1),位置可移动,大小可随注水量变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双腔输卵管通液器,其特征在于输卵管通液管(2)的侧壁设计有一个注水侧腔(3),开口于输卵管通液管(2)的近端,与水囊(1)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供妇产科医师进行输卵管通液术时使用的医用双腔输卵管通液器。主体是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输卵管通液管(2),其近端有两个环形手柄(4),其远端设计有一个水囊(1),位置可移动,大小可随注水量变化。输卵管通液管(2)的侧壁设计有一个注水侧腔(3),开口于输卵管通液管(2)的近端,与水囊(1)相通。
文档编号A61B17/42GK201189321SQ20082002033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1日
发明者冀志芹, 静 周, 巩克波, 武志红, 韩秀清 申请人:武志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