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引流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54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胸引流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胸引流治疗器,它是一种用于临床上排除、引流胸腔内气体的医疗器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目前,医院里对患者引流胸腔内气体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其一是胸腔穿刺抽气,即用普通注射针头刺入胸腔,用注射器抽吸空气;这种方法抽吸空气需反复进行,操作繁琐,抽吸完毕后即拔出针头,不能持续治疗。其二是胸腔闭式引流,即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插入一橡胶管,管的另一端插入水封瓶的液面下,瓶须放置在50厘米以下的高度;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创伤较大,且受患者所处的环境、场地和有无多发伤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可减少逆行感染的气胸引流治疗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1是治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治疗器的纵向剖示图。
图3是插套的俯视图。
图4是外壳的俯视图。
图5是插套的主剖视图。
图6是外壳的主剖视图。

图1所示基座1有一锥形头1.2,可与普通注射针头或特制的穿刺针插接;一级活瓣薄片2放置在基座的内平台1.31上,其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均可;弹簧3放在薄片2的中央,该弹簧的弹力与活瓣承受胸腔内压力的有效面积的比值,即有效压强为0-5克/平方厘米;弹簧4座在基座的外平台1.1上,二级活瓣薄片5安放在弹簧4上;插套6套在基座的园筒1.3上;如图2所示外壳7套在二级活瓣薄片和弹簧的外侧,置放在基座的外平台1.1上,用螺钉与基座固定为一体,外壳上有数个排气孔7.1,一般设有四个,外壳采用透明材料。
在使用气胸引流治疗器时,将其锥形头接普通注射针头或特制穿刺针,穿刺点局部消毒、麻醉,将穿刺针垂直胸壁刺入胸腔,穿刺点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该产品是人们理想的医疗器具。特别适用于恶劣环境下气胸病人的急救。
权利要求1.一种气胸引流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有一锥形头1.2,一级活瓣薄片2放置在基座的内平台1.31上,弹簧3放在薄片2的中央,弹簧4座在基座的外平台1.1上,二级活瓣薄片5安放在弹簧4上,插套6套在基座的园筒1.3上,外壳7套在二级活瓣薄片和弹簧的外侧,置放在基座的外平台1.1上,用螺钉与基座固定为一体,外壳上有数个排气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外壳7采用透明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胸引流治疗器,它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由基座1、一级活瓣薄片2和弹簧3、二级活瓣薄片5和弹簧4、插套6和外壳7组成。该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可减少逆行感染,是人们理想的医疗器具。
文档编号A61M1/04GK2207183SQ94204028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日
发明者王永刚 申请人:王永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