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鼻双耳式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21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鼻双耳式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管用插管技术领域。
专利申请号为90216699.9、名称为《输氧软管》实用新型专利,由气源联接头、输氧总管、输氧支管、活扣、四通接头、双鼻孔插管联接构成一次性输氧软管,这种输氧软管,它的双鼻孔插管插入鼻腔内,病人在输氧需说话、喝水、吃饭时,嘴唇一动,双鼻孔插管在鼻腔内反复运动,病人感到鼻腔很痛,鼻腔内流出的鼻涕很容易把双鼻孔插管堵塞,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它的输氧总管为直管,很容易折叠,一但折叠,氧气将停止输入。此外,输氧总管与输氧支管采用四通接头联为一体,使用一次后,将输氧管全部仍掉造成浪费,不符合我国国情,致使这种输氧管不能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输氧软管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经济适用的吸氧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三通联接头下部设有一端与气源联接头相联接的输氧总管、上部设有输氧支管,在输氧支管的中部套装有活扣、另一端联接有兀型吸氧囊管与两个鼻腔插入管相联通构成的双鼻孔插管,兀形吸氧囊管的孤度R为50~100毫米,鼻腔插入管的孤度r为6~18毫米。在输氧总管的内壁开有气流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输氧总管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2~10道直气流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与《输氧软管》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经济适用等优点,经临床试用,使用效果良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三通联接头的三通联接管剖视图。
图3是
图1中三通联接头的三通联接管插头剖视图。
图4是
图1中A-A剖面图。
图5是
图1中兀形吸氧囊管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中B-B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2、3、4中,三通联接头4是由三通联接管4-1与三通联接管插头4-2活动联接构成,三通联接管4-1与两根输氧支管2联接,三通联接管插头4-2与输氧总管5固定联接,输氧总管5的另一端与气源联接头6固定联接以便和氧气瓶或管活动联接。在输氧支管2的中部穿插有活扣3,活扣3可上下移动,以便将输氧支管2挂在两耳上。在输氧总管5内壁的长度方向对称地开有6道直气流导向槽,也可对称地开3道或4道直气流导向槽。一但输氧总管5被折叠,氧气仍然可经输氧总管5的直气流导向槽、输氧支管2流入病人鼻腔。
在图5、6、7中,输氧支管2的两端与兀形吸气囊管1固定联接,兀形吸氧囊管1上有两个与兀形吸氧囊管1相联通的鼻腔插入管1-1,兀形吸氧囊1的孤度R为80毫米,鼻腔插入管1-1的孤度r为13毫米。采用这种结构的兀形吸氧囊管1和鼻腔插入管1-1,病人吸氧时,兀形吸氧囊管1可紧贴在病人的鼻根部位,病人需说话、喝水、吃饭、嘴唇上下动,兀形吸氧囊管1不动,不致于鼻腔插入管1-1戳鼻腔使得病人有痛感,病人鼻腔内流出的鼻涕可沿鼻腔插入管1-1的外壁流出,不致于将鼻腔插入管1-1的出气孔堵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将三通联接头4的三通联接管插头4-2插入三通联接管4-1内,三通联接头4把输氧总管5和输氧支管2联为一体,把兀形吸氧囊管1的鼻腔插入管1-1插入病人鼻腔,调整活扣3,把输氧支管2绕过病人下颏,挂在双耳上,然后打开氧气瓶开关,病人可吸氧气。使用后,把三通联接管插头4-2从三通联接管4-1内拔出,将输氧支管2、以及与输氧支管2相联接的兀形吸氧囊管1和三通联接管4-1仍掉,实现一次性使用,输氧总管5以及与输氧总管5相联接的三通联接管插头4-2、气源联接头6仍然可继续使用。
也可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出另外一种具体结构的双鼻双耳式吸氧管。在这种结构中,三通联接头4改为双通联接头,即将三通联接管4-1二个出气孔改为一个出气孔,输氧支管2改为三通输氧支管。
权利要求1.一种双鼻双耳式吸氧管,在联接头下部设有一端与气源联接头[6]相联接的输氧总管[5]、上部设有输氧支管[2],在输氧支管[2]的中部套装有活扣[3]、另一端联接有双鼻孔插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联接头为三通联接头[4]或两通联接头;双鼻孔插管为兀形吸氧囊管[1]与两个鼻腔插入管[1-1]相联通构成,兀形吸氧囊管[1]的孤度R为50~100毫米,鼻腔插入管[1-1]的孤度r为6~18毫米;输氧总管[5]的内壁开有气流导向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鼻双耳式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说输氧总管[5]内壁的气流导向槽为沿其内壁长度方向上开有2~10道直气流导向槽。
专利摘要一种双鼻双耳式吸氧管,在三通联接头或两通联接头的下部设有一端与气源联接头相联接的输氧总管、上部设有输氧支管,在输氧支管的中部套装有活扣、另一端联接有与两个鼻腔插入管相联通的π形吸氧囊管,在输氧总管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2~10道直气流导向槽。这种吸氧管与已有的《输氧软管》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经济适用等优点,经临床试用,使用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M16/04GK2190513SQ94213569
公开日1995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31日
发明者张勤奕, 张冰, 张胡镧, 张华 申请人:张勤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