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充式纳骨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53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扩充式纳骨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葬用具中的一种可扩充式纳骨坛。
传统习俗,人在过世后以土葬掩埋为主要丧葬方式,待一段年限后,尚需捡骨置于骨坛中以便供奉。近代已广泛以火葬代之,火葬后将骨灰盛于骨坛或骨灰容器中,摆置于预选之处供后代祭祀。一般置放骨灰容器处是将空间设为框格式,一格放一个,现虽有将整个骨灰坛设为柜体状,供同时摆放数个骨灰容器,但仍有固定式间隔,不能满足在不同时间先后过世的亲人相邻放置或做为整个家庭的历代纳骨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扩充式纳骨坛,设有一多角状底座,底座表面边缘设有夹槽,供组接双件式坛体构成片,构成片的上缘可组合另一连接件,并复合另一顶盖;上述双件式构成片除可配合底座而形成适当大小内置空间,供放置多数骨灰坛外,其顶亦可掀开加置另一组构成片,而能加大整个纳骨坛的容量,使之适于同一家族不同数量骨灰坛均能随时配合所需数量予以放置。
以下结合附图并做为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2为
图1的立体元件分解图;图3为
图1的断面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扩充加大容量示意图。
请见
图1,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底座10,并于底座10表面结合单件或双件式构成片20,实施例为双件式,构成片20顶端设有连接件30,于其上组合一顶盖40。请见图2,底座10最好设为多边形,实施例为六角多边形,底座10设为适当大小的面积,以供数个骨灰坛50放置于其表面,于底座每一边上表面接近边缘处分别设有适当凹入深度的凹槽100,构成片20设为适当高度,为双件式,每件均含有三边面,两者并合后,形成一六角形状坛体,为方便置入或移动骨灰坛,构成片20可预设活动门板200,为使构成片20的底缘能方便的插夹于底座10边缘处的预设凹槽100内,其宽度可设为较该凹槽100略小。连接件30设为外伸檐片状,具有一配合多边状的中央孔31,同时于其上、下表面相关位置均有适当凹入深度的上、下凹槽300、301。请见图3,此连接件30下凹槽301可夹合构成片20的上缘,而其上凹槽301则能组合顶盖40的多角延伸边400,该顶盖40为宝塔状,能掀开。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各构成片元件形成的内部空间1000,除可随时将骨灰坛置入其中外,当其做为家族的纳骨坛使用时,经一段时间需增加容纳空间,请见图4,即可将顶盖40取下,显露连接件30的上凹槽300,在连接件30的上凹槽300加装构成片210及另一连接件310,再将顶盖40复回原位,整个纳骨坛的容纳容量加大,以适应新放骨灰坛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由于整个纳骨坛的放设容量可由使用者自行选择设立,因而除了能配合民情,将亲属归纳于同一坛中祭祀外,同时又因有随时扩充容量的功能,而更适同一家族使用,改变了现有框格式骨灰坛的空间形态,而具有更精良的功效,本实用新型除在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还可以变形或修饰。
权利要求1.一种可扩充式纳骨坛,包括有底座10,构成片20,连接件30,顶盖40,其特征在于底座10设为多边形,于每一边上表面接近边缘处均设有适当凹入的凹槽100;构成片20设为适当高度,并设为相对于底座10的多边形,其底缘插夹于低座10边缘处凹槽100内;连接件30设有上、下多边形凹槽300、301,下凹槽301夹合构成片20上缘,上凹槽300组合顶盖40所设多角延伸边400;顶盖40能掀开,连接件30上凹槽300能组接另层构成片210的底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纳骨坛,其特征在于构成片20为双件式,于其构成片20预设活动门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纳骨坛,其特征在于连接件30设为外伸檐片状及一配合多边状的中央孔31,其上组合相配的宝塔状顶盖40。
专利摘要一种可扩充式纳骨坛,是设有一底座,该底座设为多边形,于接近边缘位置的各边均设有适当凹入深度的凹槽;配合设为适当高度相对多边形的构成片,并使其底缘能插夹于上述底座凹槽;而该构成片的底缘能组合另一连接件,此连接件设有上下多边形凹槽,其下凹槽能结合构成片上缘,而其上凹槽则可组合顶盖预设多角延伸边,依上述顶盖能掀开显露连接件上凹槽,供组接另层构成片及连接件。
文档编号A61G17/00GK2197039SQ9421851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22日
发明者谢忠护 申请人:谢忠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