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小儿静脉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67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通道小儿静脉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涉及到一种小儿静脉输液用的多通道输液器。
临床上,给患儿静脉输液(俗称打吊瓶),是儿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一般每一疗程要3~7天。由于小儿的血管较细,多数小儿又比较胖,周围血管暴露不明显,加之小儿不懂配合,静脉穿刺非常困难,有时好不容易穿刺成功了,患儿一哭闹乱动往往会使置留在血管内的硬针头穿破血管,液体及血管内血液漏到血管外的皮下组织,造成局部血肿。遇含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还容易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为了便于固定,儿科护士多选择头部血管为穿刺点,每穿刺一次需要将患儿局部头发剃掉一片,几天后患儿头发所剩无几,留下的是多处的针眼,增加了感染机会和家长们的心理负担。
为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一次穿刺可以连续多次使用的多通道小儿静脉输液器,在输液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其它药物注射。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由针芯和套管两部分组成。针芯1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长10~20cm、直径0.1~0.5mm的细针,表面光滑,针尖锐利。针芯末端有一底座6。根据需要可制成大小不同型号。
套管部份是由医用硅橡胶或其它医用柔质材料制成长9~18cm的空心管,包括穿刺套管2、主接管3和侧接管4。穿刺套管2是一韧性好弹性大的空心软管,外径为0.11~0.55mm,内径0.1~0.5mm(与配套针芯相适应),管口(针尖部)壁薄而锐,加之其弹性好,与针芯紧密套接在一起,形成一斜面,穿刺时不至产生阻力。主接管3为穿刺套管2的延续部分,其接口内设有横隔膜5,将主接管腔隔为两段,膜内腔与穿刺套管腔相通,膜外接口与针芯底座相匹配,并与输液管的接头部相适应。隔膜5由硅胶或其他医用柔韧性材料制成的双层圆形薄膜,膜的内层(与2相通的一面)含有防凝血物质。侧接管4构造同主接管,接口内设有与主接管上同样的隔膜,膜内管腔与穿刺套管腔相通,膜外接口与输液管或注射器接头相适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选好适当的型号,将配套的针芯穿过主接管的隔膜与套管部份套装为一体,常规消毒后,将穿刺针管随针芯剌入血管内,然后用手指轻轻压住血管内部的穿刺套管,另手持针芯底座慢慢拨除针芯;然后将输液管的针头部(应选择短针头)穿过隔膜使输液管接头与接管的接口嵌紧,即可给病人输液。当天输液完毕,将输液管从接管的接口部拨掉。套管部份继续保留,次日再连上输液管便可继续输液。输液期间,需要同时给患儿注射其他药物,可经侧接管4注入。
本实用新型经试用完全达到设计目的,经一次穿刺可以连续使用5~7天。输液期间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且有利于危重病入的抢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其中1—针芯、2—穿刺套管、3—主接管、4—侧接管、5—隔膜、6—底座。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管部分示意图。其中5—隔膜。
权利要求1.一种由针芯和套管组成的多通道小儿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该输液器的针芯1为一长10~20cm、直径0.1~0.5mm的不锈钢针,针尖锐利,末端有一底座;套管为一长9~18cm的空心管,套管前端是穿刺套管2,末端连接一主接管3和侧接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多通道小儿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该输液器的穿刺套管2外径为0.11~0.55mm,内径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多通道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该输液器的主接管和侧接管接口内均设有一横向隔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多通道小儿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该输液器的套管是由医用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多通道小儿静脉输液器是由一不锈钢针芯和一柔性套管组成。针芯表面光滑尖部锐利,末端有一底座;套管前端为穿刺套管,末端连接主接管和侧接管。接管接口部设有横隔膜。使用时,将针芯穿过横隔膜与套管成一体,刺入血管内,退出针芯,固定好套管,接通输液管即可。该输液器经一次穿刺可连续多次使用,也可同时从侧接管注射其他药物,便于抢救用。
文档编号A61M5/162GK2217422SQ9424033
公开日1996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9日
发明者刘新民, 沈德伟 申请人:刘新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