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74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食道、胃底血管曲张、破裂、大出血进行抢救止血的医疗器械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
人的肝功能失代偿后,最急最危险的并发症是食道、胃底血管曲张、破裂、大出血。如不及时抢救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现有技术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插入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但这种器械存在如下缺点该种器械上的胃囊、食道囊粗大,插入食道和胃底非常困难。器械触碰人体的食道,使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非常痛苦,常导致插管失败,并导致病人症状加重和再度出血。即使插管成功后,要分别在胃囊开口、食道囊开口、固定牵引囊开口用钳子或丝线结扎,操作复杂;为了使插入的管子能固定,露在外面的一端需要用0.5公斤重量牵引,致病人鼻前庭剧烈疼痛,翻身活动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的缺点,将三腔二囊管结构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新结构的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减小结构尺寸,将胃囊开口、食道囊开口、固定牵引囊开口由开放式改为封闭式,增加外气囊,以提高插管成功率,操作方便,减少病人痛苦。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中间是一根胃液引出管,在胃液引出管的一端侧面有3~4个椭圆形胃液引出孔,另一端连通胃管开口腔,胃液引出管的外壁上有胃底囊和食道囊两个胶囊,用细管道将胃底囊内腔、食道囊内腔与胃液引出管另一端的胃底囊开口腔、食道囊开口腔相通,胃液引出管外壁上还有一个可以沿胃液引出管左、右移动的固定牵引囊,固定牵引囊内腔由细管与位于胃液引出管端部的固定牵引囊开口腔相通。
胃液引出管长度为95~105厘米,外径为0.6~0.8厘米。
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一端的胃底囊开口腔、食道囊开口腔、固定牵引囊开口腔为封闭式,在内腔与端部凹面之间有封闭隔膜。可以用注射器针头插入封闭隔膜向内注射水或气,注射量可以根据需要,使胃底囊、食道囊和固定牵引囊鼓起一定程度,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封闭隔膜自行封闭,因此,只能向内腔注射气和水,而内部的气和水不会自行流出。
固定牵引囊、食道囊、胃底囊均为乳胶制成的柔软的有弹性的胶囊,并有许多纵向皱褶。当没有向囊内注射液体和气体时,固定牵引囊、食道囊和胃底囊是瘪的,外径较细,利于吞咽。
胃底囊的长度为8~12厘米,外壁直径3.5~4.5厘米,内壁直径与胃液引出管外径相同;食道囊长度为12~18厘米,外壁直径为2.5~3.5厘米,内壁直径与胃液引出管外径相同;固定牵引囊外壁直径为1.5~2厘米,长度为2.5~4厘米,内壁与胃液引出管外壁接触,固定牵引囊能沿胃液引出管移动。
在胃液引出管端部侧面有3~4个椭圆形胃液引出孔,其长径为0.15~0.25厘米,短径为0.05~0.15厘米。胃液和出血从胃液引出孔进入胃液引出管,并从胃管开口腔引流出体外。
为了便于插管,连通胃底囊内腔和胃底囊开口腔的细管,以及连通食道囊内腔和食道囊开口腔的细管放置在胃液引出管内,连通固定牵引囊和固定牵引囊开口腔的细管置于胃液引出管外。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改进了的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减小了结构尺寸,其直径仅为原三腔二囊管的 1/2 ,容量不变,方便吞咽,提高了插管成功率,不易引起或加重出血;由于胃底囊开口腔、食道囊开口腔、固定牵引囊开口腔为封闭式,外口与内腔之间有封闭隔膜,注入的气或水量可以根据病情随时任意调整,气或水自身不能流出;由于增加了固定牵引囊,并能沿胃液引出管移动位置,根据病人体形确定位置,将其固定在病人鼻腔外面,以起到固定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的作用,改变了旧有技术在鼻前用重量牵引固定,减少了鼻前庭剧痛,病人难以翻身活动的困难。
结合

一个实施例图1为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结构图,图2是A-A剖视图,图3是B-B剖视图。
胃液引出管(5)是硅胶制成的长管,全长105厘米,外径0.7厘米,在端部有4个胃液引出孔(9),椭圆形,长径0.2厘米,短径0.1厘米。胃液和胃内的出血从胃液引出孔(9),通过胃液引出管(5),从胃液管开口腔(2)引流出体外。胃液引出管外面固定有胃底囊(8)和食道囊(7),胃底囊(8)长为10厘米,外径4厘米,食道囊(7)长15厘米,直径3厘米。胃底囊(8)和食道囊(7)用乳胶制成,外表面都有纵向皱褶,未向内注射气体和水时,减小尺寸,便于吞咽。胃底囊(8)和食道囊(7)内壁上开有小孔,分别用细管与胃底囊开口腔(1)、食道囊开口腔(3)相通。固定牵引囊(6)可以沿胃液引出管移动,根据人体食道长度不同可以调整位置,固定牵引囊(6)内腔用细管与固定牵引囊开口腔(4)相通。当通过胃底囊开口腔(1)、食道囊开口腔(3)、固定牵引囊开口腔(4)的封闭隔膜(10)向胃底囊(8)、食道囊(7)、固定牵引囊(6)内注射气体或液体后,固定牵引囊(6)固定在鼻前,将胃底囊(8)、食道囊(7)牢牢固定于胃底及食道下端,压迫止血。
权利要求1.一种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中间是一根胃液引出管,在胃液引出管的一端侧面有3~4个椭圆形胃液引出孔,另一端连通胃管开口腔,胃液引出管的外壁上有胃底囊和食道囊两个胶囊,用细管道将胃底囊、食道囊的内腔与胃液引出管另一端的胃底囊开口腔、食道囊开口腔相通,其特征在于在胃液引出管外壁上还有一个可以沿胃液引出管左、右移动的固定牵引囊,固定牵引囊内腔由细管与位于胃液引出管端部的固定牵引囊开口腔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其特征在于胃液引出管长度为95~105厘米,外径为0.6~0.8厘米。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其特征在于位于胃液引出管一端的胃底囊开口腔、食道囊开口腔、固定牵引囊开口腔为封闭式,在内腔与端部凹面之间有封闭隔膜。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其特征在于固定牵引囊、食道囊、胃底囊均为乳胶制成的柔软有弹性的胶囊,并有许多纵向皱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其特征在于胃底囊长为8~12厘米,外径3.5~4.5厘米,食道囊长12~18厘米,外径2.5~3.5厘米,固定牵引囊外径1.5~2厘米,长为2.5~4厘米,内径与胃液引出管外径相同。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其特征在于椭圆形胃液引出孔的长径为0.15~0.25厘米,短径为0.05~0.15厘米。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其特征在于连接胃底囊内腔和胃底囊开口腔的细管以及连通食道囊内腔和食道囊开口腔的细管放置在胃液引出管内,连通固定牵引囊和固定牵引囊开口腔的细管置于胃液引出管外。
专利摘要四腔三囊食道胃底静脉止血管是一种对食道、胃底血管曲张、破裂、大出血进行抢救止血的医疗器械。在胃液引出管的一端有3~4个胃液引出孔,在胃液引出管上有胃底囊和食道囊,还有一个可以沿胃液引出管移动的固定牵引囊。胃底囊、食道囊、固定牵引囊分别与胃液引出管一端的胃底囊开口腔、食道开口腔、固定牵引囊开口腔连通。优点是结构合理,提高插管成功率,使用时减少病人痛苦。
文档编号A61B17/12GK2198882SQ9424104
公开日1995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21日
发明者韩玉娟, 吴凌云, 李衍杭, 孙国富, 李维谨 申请人:青岛市第四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