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42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适用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大出血患者的抢救。
双囊三腔管是用于各级医院在非手术治疗中进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进行紧急止血的简便工具。双囊三腔管是由三腔胃管、胃囊和食道囊组成,三腔胃管中的三支管道分别通至食道囊、胃囊和胃内。当空气压入胃囊或食道囊后,囊就逐渐扩张,食道囊压迫在食道下段,胃囊压迫在胃底部,通过拉力牵引,使胃囊壁、食道囊壁分别紧贴胃底和食道,增加了压迫止血的效果,达到止血的目的。因此维持双囊稳定的充气状况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准确地监测双囊充气状况,尚缺乏有效的手段。目前主要是依靠汞柱血压计显示压力了解双囊的充气程度;监测病人的血压、脉博、呼吸、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温度等症状和体征的变化,间接估计和判断止血效果。对胃囊、牵引拉力的调节,更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往往随着病人的翻身或工作人员的随意性而改变。这些监护手段很粗放,不能正确地反映患者的出血状况和止血效果。
为了解决双囊三腔管的监护手段问题,有人曾设计了专用测压表,并发表文章在《中华护理》杂志1985年第20卷第五期中。该测压表主要通过两只表式血压机与食道囊和胃囊接通,随时反映囊内压力的变化,间接反映囊内充气程度,如有漏气,可通过球囊进行人工充气,为临床提供较为直观的信息,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复杂劳动。但是该测压表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血压表压力显示有较大误差,如压力表位置不当操作人员视线错觉等。双表压力的显示缺乏报警装置,离不开工作人员随时的观察记录;该测压表没能解决胃囊牵引压力问题;再者由于双囊的产品质量加工工艺不同,每个囊充气后压力的标准也不同。因此测压表显示的压力很难直接反映双囊的充气状况以及止血效果,实际上没能改善临床使用的监护手段,仍然依靠经验和人工测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引入计算机技术,设计一种自动监护显示仪,实现分通道检测和控制,不仅提高监测精度而且达到自动显示囊内压力和牵引状况,自动充气,自动监测,自动报警,克服依靠经验和人工测压的缺点。
本发明所实现的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是由双囊三腔管、计算机、显示器、报警器、传感器系统、气泵、控制器系统、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电磁阀等组成。传感器系统包括胃囊压力传感器、食道囊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与双囊三腔管的三管结合处连接在一起;胃囊压力传感器连接三通管,这三通管的另二端分别接胃囊气路电磁阀和双囊三腔管的胃囊管;食道囊压力传感器与三通管连接,这三通管的另二端分别接食道囊气路电磁阀和双囊三腔管的食道囊管。传感器系统的三个独立的传感器分别经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连接着显示器和键盘;计算机通过三条输出口线与控制器系统连接,控制器系统有三路独立的控制线路,一路连接报警器,一路连接胃囊打气气路、还有一路连接食道囊打气气路。胃囊打气气路、食道囊打气气路又分别与胃囊接口、食道囊接口及胃囊压力传感器进气口、食道囊压力传感器进气口接通。
本发明的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器的优点在于双囊三腔管的牵引力以及胃囊、食道囊压力的信号输入计算机后,经计算机处理后,能自动显示工作状况;当气囊有漏气而且超过规定值时,计算机发出指令控制气泵,进行自动打气;当气囊严重漏气、双囊接口脱落、充气过度或仪器主机有故障等,能自动报警,并显示报警原因及属性;当双囊需要补气时,也可以进行人工补气;还可以通过显示器检查双囊三腔管的牵引力是否处于最佳状态。


图1为本发明的各部件组成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框图。
结合附图,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由双囊三腔管1、传感器系统6、前置放大器10、A/D转换器11、计算机12、显示器14、键盘13、控制器系统15、报警器19、气泵22、24、电磁阀23、25等组成。传感器系统6由胃囊压力传感器7和食道囊压力传感器8、重力传感器9三个独立传感器组成。重力传感器9通过拉绳、搭扣与双囊三腔管的三管(胃囊开口管3、胃管4、食道囊开口管5)结合处2连接在一起;胃囊压力传感器7通过导管与三通管26相连,三通管26的另二端分别连通胃囊气路电磁阀23和双囊三腔管的食道囊接口3;食道囊压力传感器8通过导管与三通管27相连,三通管27的另二端分别连通食道气路电磁阀25和双囊三腔管的食道囊接口5。重力传感器9、胃囊压力传感器7和食道囊压力传感器8再分别与前置放大器10连接,前置放大器10与A/D转换器11连接,A/D转换器11接通计算机12。计算机12的输入口线连接键盘13,计算机的输出口线与驱动器相连,驱动器与六位LED显示器14相连。计算机12通过三条输出口线与控制器系统15相连,控制器系统15由互为独立的报警控制器18、胃囊打气控制器16、食道囊打气控制器17组成。报警控制器18通过驱动继电器连接报警器19;胃囊打气控制器16通过驱动继电器与胃囊打气气路20的胃囊气泵22和电磁阀23连接;食道囊打气控制器17通过驱动继电器与食道囊打气气路21的食道囊气泵24和磁阀25连接。这二个气泵22、24各自再与电磁阀23、25进气口相连,电磁阀23、25的出气口分别通过三通管26、27与胃囊开口处3、食道囊开口处5以及胃囊压力传感器7进气口和食道囊压力传感器8进气口接通。
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工作时,双囊三腔管1内的压力以及牵引力通过传感器系统6分别检测出来,并变换成电压信号,输给前置放大器10,前置放大器10把微小信号经过放大后输给A/D转换器11,A/D转换器11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输给计算机12。计算机12在软件的支持下,根据程序要求进行自动测量、自动补偿、并自动循环显示胃囊、食道囊的压力和双囊三腔管的牵引力。当双囊有漏气而且超过规定值时,计算机12发出指令给胃囊打气控制器16或食道囊打气控制器17,分别控制二个气泵电磁阀工作;进行自动充气;当双囊严重漏气或双囊接口脱落或过度充气时,计算机12发出指令给报警控制器18,进行自动报警,并通过显示器14显示报警原因和属性;当仪器主机有故障时,计量机12发出指令给报警控制器自动报警,同时在显示器14上显示故障所在部位;当需要进行人工补气时,也可以通过键盘13,操作计算机对胃囊或食道囊进行人工补气;可以通过显示器14检查双囊三腔管的牵引力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其特征在于双囊三腔管(1)上连接有传感器系统(6),传感器系统(6)通过前置放大器(10)、A/D转换器(11)与计算机(12)连接;计算机(12)的输出口线分别连接显示器(14)和控制器系统(15),计算机(12)的输入口线连接着键盘(13);控制器系统(15)中的各控制器分别连接报警器(19)、胃囊打气气路的气泵和电磁阀(22.23)和食道囊打气气路的气泵和电磁阀(24.25),胃囊打气气路(20)和食道囊打气气路(21)分别通过三通管与双囊三腔管(1)和传感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系统(6)含有重力传感器(9),通过前置放大器(10)、A/D转换器(11)与计算机(12)连接,计算机(12)的输出口线 连接显示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系统(6)含有胃囊压力传感器(7),通过前置放大器(10)、A/D转换器(11)与计算机(12)连接,计算机(12)的输出口线分别连接显示器和胃囊打气控制器(16)胃囊打气控制器(16)连接胃囊气泵(22)和电磁阀(23),胃囊气泵(22)通过导管与电磁阀相连,电磁阀通过导管与三通管相连,三通管分别与双囊三腔管的胃囊接口和胃囊压力传感器的进气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系统(6)含有食道囊压力传感器(8),通过前置放大器(10)、A/D转换器(11)与计算机(12)连接,计算机(12)的输出口线分别连接显示器(14)和食道囊打气控制器(17),食道囊打气控制器(17)接食道囊气泵(24)和电磁阀(25),食道囊气泵(24)通过导管与电磁阀相连,电磁阀通过导管与三通道相连,三通管分别与双囊三腔管的食道囊接口和食道囊压力传感器的进气口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双囊三腔管自动监护显示仪,适用于食道或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抢救。它由双囊三腔管、计算机、传感器、控制器、气泵、显示器、报警器等组成。具有自动监测显示、自动打气、自动报警等多种功能,克服了目前临床使用监护过程中存在的依靠经验和人工测压的缺点。
文档编号A61B17/22GK1072080SQ91110768
公开日1993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0日
发明者沈雅芬, 李香榕 申请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杭州疗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