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81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根据国际标准ISO8536/1-87《Medicalinfusion sets for single use》(《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我国国家标准GB8368-87《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所规定的输液器,是由瓶塞穿孔器、进气口、滴管、滴斗、导管、流量调节器、药液注射器等组成。瓶塞穿孔器从瓶塞插入装有药液的瓶内;打开流量调节器,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药瓶而对药液产生一定的压力迫使药液通过药液通道和滴管滴入滴斗中;滴斗中的药液通过导管、流量调节器和药液注射器进入病人体内;流量调节器调节导管中药液的流量,以适应不同病人。
当药液瓶内的药液流尽时,空气通过药液通道和滴管也进入滴斗中,滴斗和导管中的药液流尽后,如未能及时发现,空气则会进入病人的血管,而造成医疗事故。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杜绝由于输液结束未能及时发现造成空气进入人体内血管而产生医疗事故的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是滴斗中设置了一只直径小于滴斗内径而大于导管内径的密度小于药液密度的小球。
附图
为输液器的结构图。图中1是瓶塞穿孔器 2是药液通道 3是进气口 4是滴管 5是滴斗 6是小球 7是导管 8是流量调节器 9是药液注射器。
输液时,小球半浮于滴斗药液的液面,药液不断从药液通道和滴管进入滴斗和导管流入人体。当药液瓶内药液通道及滴管内的药液流尽后,滴斗内的药液高度不断下降,半浮在药液的小球也随药液不断下降,当滴斗内的药液高度小于小球直径时,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小球将紧紧地贴在滴斗的下底导管的内孔上,使药液不能进入导管,由于滴斗内有少量药液在小球周围,从而也就使空气不能进入导管,从根本上杜绝了由于输液结束未及时处理而使空气进入人体血管的医疗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改变小球直径密度可制作输血器等。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器由瓶塞穿孔器、进气口、滴管、滴斗、导管、流量调节器、药液注射器等组成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滴斗内设置有小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小球的密度小于输液器输送液体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小球的直径小于滴斗内径,而大于导管内径。
专利摘要一种输液器,由瓶塞穿孔器、进气口、滴管、滴斗、导管、流量调节器、药液注射器等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滴斗中设置了一个直径小于滴斗内径而大于导管内径的密度小于药液密度的小球,当滴斗内药液层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小球紧紧贴在滴斗底部的导管孔口,阻止空气从导管进入人体,从而杜绝由于输液不慎空气进入人体而造成医疗事故。
文档编号A61M5/36GK2198928SQ94242169
公开日1995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4日
发明者张师祝 申请人:张师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