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中药滋补茶及其配制方法

文档序号:835480阅读:3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熊胆中药滋补茶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滋补饮料,尤其中药滋补茶。
目前,普通茶水主要用于止渴、助消化,常见的滋补茶是以中药加入茶水中,能奏医治疾患、保健强身之效,但是,滋补单一,保健疗效较低。
鉴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以熊胆汁和多种中药配伍在花茶中的熊胆中药滋补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的成份有花茶、黄芪、黄精、黄连、何首乌、淫羊藿、菟丝子及熊胆汁,其花茶、黄芪、黄精、黄连、何首乌、淫羊藿、菟丝子、熊胆汁配方比例依次为30∶7∶1∶4∶2.5∶3∶2.5∶2。
配制步骤一、将黄芪、黄连、黄精、何首乌、淫羊藿、菟丝子用温水清洗、且在常温下凉干;二、上述凉干后的六味中药,再次清洗干净,在近48℃温度下烘干,而后,粉碎至1毫米左右粒状,又把加工后的花茶也粉碎成大小相同的粒状,并且均匀混合;三、纯熊胆汁净化处理;1、粗网过滤,2、在3000~4000转/分的离心机上净化,3、精网过滤,4、先将白砂糖铺在滤布上,厚度不少于10厘米,然后将上述精过滤后的熊胆汁缓缓地倒在上述白砂糖上,该熊胆汁透过白砂糖漏到容器中,如此重复过滤2~3次;四、经上述净化处理的熊胆汁均匀喷洒在混合药茶颗粒表面;五、将上述沾有药茶的混合物置于消毒柜消毒、在近48℃烘干,再经紫外线或超声波灭菌,即获得最终产品。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既可藉饮茶以止渴,又能具有保肝、明目、补气血及清热解毒的保健强身功效。
下面对本发明的配方及其配制方法,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配制步骤一、将黄芪、黄连、黄精、何首乌、淫羊藿、菟丝子六味中药用温水清洗、且在常温下凉干;二、上述凉干后的六味中药,再次清洗干净,在近48℃温度下烘干,而后,粉碎至1毫米左右粒状,又把加工后的花茶也粉碎成大小相同的粒状,并且均匀混合;三、纯熊胆汁净化处理;1、粗网过滤,2、在3000~4000转/分的离心机上净化,3、精网过滤,4、先将白砂糖铺在滤布上,厚度不少于10厘米,然后将上述精过滤后的熊胆汁缓缓地倒在上述白砂糖上,该熊胆汁透过白砂糖漏到容器中,如此重复过滤2~3次;熊胆原汁中的胆黄素、分泌物及脂肪等已除去,可以达到去异味,5、再将上述过滤的熊胆汁倒入医用瓷盘内,其深度不超过1厘米,然后用紫外线或超声波连续照射24小时灭菌;四、经上述净化处理的熊胆汁均匀喷洒在混合药茶颗粒表面;五、将上述沾有药茶的混合物置于消毒柜消毒、在近48℃烘干(确保熊胆汁的活性物不被破坏),再经紫外线或超声波灭菌,即获得最终产品。
本发明的配方比例为加工过的花茶 30 (600克)黄芪7 (140克)黄精1 (20克)黄连4 (80克)何首乌 2.5 (50克)淫羊藿 3 (60克)菟丝子 2.5 (50克)熊胆汁 2 (40克)(含熊胆粉6~7克/每100克熊胆汁)本发明配方中的熊胆汁能对肝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及增加肝脏血液流量,而阻止胆固醇在肝内存积,又具有养血明目、清热解毒功效;加上上述六位中药更能补肝益肾、强壮筋骨,生津止渴等功效。
权利要求
1. 一种熊胆中药滋补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的成份有花茶、黄芪、黄精、黄连、何首乌、淫羊藿、菟丝子及熊胆汁,其花茶、黄芪、黄精、黄连、何首乌、淫羊藿、菟丝子、熊胆汁配方比例依次为30∶7∶1∶4∶2.5∶3∶2.5∶2。
2. 一种熊胆中药滋补茶,其特征在于配制步骤一、将黄芪、黄连、黄精、何首乌、淫羊藿、菟丝子用温水清洗、且在常温下凉干;二、上述凉干后的六味中药,再次清洗干净,在近48℃温度下烘干,而后,粉碎至1毫米左右粒状,又把加工后的花茶也粉碎成大小相同的粒状,并且均匀混合;三、纯熊胆汁净化处理;1、粗网过滤,2、在3000~4000转/分的离心机上净化,3、精网过滤,4、先将白砂糖铺在滤布上,厚度不少于10厘米,然后将上述精过滤后的熊胆汁缓缓地倒在上述白砂糖上,该熊胆汁透过白砂糖漏到容器中,如此重复过滤2~3次;四、经上述净化处理的熊胆汁均匀喷洒在混合药茶颗粒表面;五、将上述沾有药茶的混合物置于消毒柜消毒、在近48℃烘干,再经紫外线或超声波灭菌,即获得最终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滋补饮料,尤其中药滋补茶。它包含的成分有花茶、黄芪、黄精、黄连、何首乌、淫羊藿、菟丝子及熊胆汁,其配方比例依次为30∶7∶1∶4∶2.5∶3∶2.5∶2。属于一种以熊胆汁和多种中药配伍在花茶中的饮料。从而,既可藉饮茶以止渴,又能具有保肝、明目、补气血及清热解毒的保健强身功效。
文档编号A61K35/37GK1117871SQ9510827
公开日1996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5日
发明者阎国兴 申请人:阎国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