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珠明目散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6217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麝珠明目散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麝珠明目散属于医药领域,主要用于治疗老年性初、中期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
现在用于治疗青光眼的中药配方多以平肝泻火或滋阴降火为主。用于治疗白内障的中药配方则以补益肝肾,益精明目或益气扶脾为主。
本发明的麝珠明目散具有祛瘀通络,消翳明目、益肾养肝、清热熄风之功效。
本发明是按传统生产工艺,将十三味中、成药按不同药性分别制备。主要采用水煎煮法提取水浸出物,经低温(50℃以下)干燥后分别粉碎成粉末,经充分混合后研成极细粉(过240目筛)而成为一种散剂。
本发明的原料配方及具体制备方法1、成分A的制备取黄连48-50份,黄柏48-50份,大黄50份,石决明(煅)48-50份,加适量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中加入48-50份炉甘石(经预先煅制,水飞的细粉),浓缩,烘干成细粉,再加入净麝香20-22份,混匀后研粉即得成分A。
2、成分B的制备取冬虫夏草100-102份,荆芥96-100份,紫苏叶96-102份,加适量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中加入800-820份珍珠(经粉碎,水飞的细粉),浓缩。取蛇胆8-11份,猪胆膏8-10份,加适量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与浓缩液混合,再浓缩至干,研粉而制得成分B。
3、成分C的制备取冰片48-52份,研粉即得成分C。
4、将成分A、B、C充分混匀,经低温(50℃以下)干燥后研成过240目筛的细粉,无菌分装即制得麝珠明目散。
麝珠明目散是由十三味中、成药配制而成,其中麝香善通诸窍,开经络、活血散瘀,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引导诸药之功,为本配方之君药;珍珠祛翳明目,冰片芳香开窍,明目祛瘀,散火止痛,有类似麝香之功效,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主治目眩青盲,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炉甘石明目退翳,燥湿生机,同为配方中之臣药;冬虫夏草补肾益精,为方中佐药;黄连、黄柏、大黄、猪胆膏、蛇胆苦寒燥湿,清热解毒,善清肝热,冶目赤肿痛,导热下行,紫苏叶、荆芥祛风、散浊、收湿,同为方中之使药。
以上诸药,补泻兼施,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具有祛瘀通络,消翳明目,益肾养肝、清热熄风之功效。
权利要求
1.麝珠明目散,其特征在于选用成分A(黄连、黄柏、大黄、石决明(煅)、炉甘石(煅)、麝香),成分B(冬虫夏草、荆芥、紫苏叶、珍珠、猪胆膏、蛇胆),成分C(冰片)三种成分通过充分混合,经低温(50℃以下)干燥后,研磨成细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麝珠明目散,其特征在于成分A的制备方法为取黄连48-50份,黄柏48-50份,大黄50份,石决明(煅)48-50份,加水煎煮,煎液过滤,滤液中加入48-50份炉甘石(经预先煅制,水飞的细粉),浓缩、烘干成细粉,再加入净麝香20-22份,混匀后研粉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麝珠明目散,其特征在于成分B的制备方法为取冬虫夏草100-102份,荆芥96-100份,紫苏叶96-102份,加水煎煮,煎液过滤,滤液中加入800-820份珍珠(经粉碎,水飞的细粉)浓缩,再取蛇胆8-11份,猪胆膏8-10份,加水煎煮,煎液过滤,将滤液与浓缩液混合,浓缩至干研粉即得成分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麝珠明目散,其特征在于成分C为48-52份的冰片细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麝珠明目散是由麝香、珍珠、冰片等十三味中、成药按不同药性分别制备,最后经充分混合成一种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散剂,具有祛瘀通络、消翳明目、益肾养肝、清热熄风的功能,主治老年性初、中期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
文档编号A61K9/16GK1145805SQ9511672
公开日1997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2日
发明者卢隆平 申请人:卢隆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