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029阅读:10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身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病床,特别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翻身床。
在临床上外伤和多种疾病,如瘫痪、大面积烧伤、肢体残损、功能障碍及其它各种危重病人常不能随意翻身,长期卧床常常发生褥疮、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加重病情,给护理和治疗工作带来困难。经常为病人翻身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是治疗疾病、预防合并症、加速病人康复的有效方法。但对于这些病人每欲令其翻身并非易事,家属及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很大,工作非常不便。
浙江省绍兴医疗器械厂曾生产一种供烧伤病人使用的翻身床,是在床头床尾中点分设固定圆盘和同心的旋转圆盘,旋转圆盘过圆心两侧对应处焊接插装螺杆。将一张床屉头尾中点的垂直套管套插在旋转圆盘一侧的插装螺杆上,经螺母紧固,床面铺置垫单,病人卧于其上。欲翻身时,另备一张同样的床屉,先将垫单复盖病人身上,床屉头尾的垂直套管套插在旋转圆盘另一侧插装螺杆上,紧固螺母。两个同心圆盘上经定位销锁固,上下两屉及其间病人用五段带子扎紧,使床屉和病人作180度翻转。为防止床屉倾斜病人跌下,于床屉两侧用支撑杆撑顶。这种病床解决了病人翻身问题,但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床面窄利于翻身但不便卧床使用,卧姿仅限于仰卧或腹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在同一张床屉面上滚动病人身体,自然翻身,任意选择翻身角度,省人省力,便于护理治疗的翻身床因此,本实用新型是有区别于现有技术的。
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方案设计的。
翻身床主要由机械传动部分和驱动部分构成。在机械传动部分里床板为两侧边与床侧帮轴连接、中间对合的两块床板组成,两床板底外侧分别轴吊挂框形链带拉杆的侧边端头,链带拉杆与床板底内侧间设拉簧,床下两个上横杠间经轴承箍固设传动轴,轴之两端固接同转齿轮,并分别在固定卡内使上下齿条构成反向传动连接,上下齿条之一端分别轴连接两个支柱节的圆心,支柱节圆心外又分别经节上支柱轴接床板,经节下支柱轴接下横杠,使节上支柱、节下支柱平行支撑床板。床下两个下横杠间经轴承箍固设链带轴,该轴分段设三个同轴转动的齿轮;每侧床立柱间固设链带支撑轴,轴上分别固装正反转自如的三个牙轮,其牙轮间距与链带轴上齿轮间距相同,使二个牙轮一个齿轮位同一截面上,并由链条环接;链条上相同间隔的链节固定卡经其底面及两端固定于织物制成的软筒状链带上,链带轴转动带动链条链带于床上作环形传动。
如驱动部分为手摇式即手摇式翻身床,一端床立柱内侧固设摇把带动的小飞轮,传动轴固定卡外再固接一个同轴转动的大齿轮盘,二者由环接链条传动,大齿轮盘并列同轴同转的斜齿止动轮,穿过底盘的脚踏杆经弹簧将止动卡板卡于止动轮齿间,实现传动轴定位止动;另侧床立柱内侧固设摇把带动的小飞轮,链带轴一端固设同转的大齿轮盘,二者间经环接链条传动。
如驱动部分为电动式即电动式翻身床,其电路部分为通过正反转触动开关控制接触器,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通过限位开关避免床板下降超低位;其皮带传动部分为床下一端机箱底盘上减速机轴串接同转的肢体运动皮带槽轮、传动轴皮带槽轮和链带轴皮带槽轮。肢体运动皮带槽轮经三角皮带传动,由轴装于底盘和卡子稳固的偏心轮支架支撑的偏心轮,与偏心轮臂轴连接的轮臂另一端的滑轴位于拉线杆滑道槽内,拉线杆一端轴接底盘,另一端连接钢丝并经滑轮引至床侧帮及龙门架滑轮以悬吊肢体。底盘上的手柄支架设限位挡,轴接手柄经手柄连杆连接偏心轮支架,以拉紧或松脱偏心轮。链带轴皮带槽轮,经三角皮带传动与链带轴上与之同转的链带旋转驱动槽轮,固设于底盘上的紧带支架杠杆轴连接链带踏杆,该踏杆一端为床下显见的踏板,另一端为置于皮带下半环的紧带槽轮,供撑顶绷紧或松弛皮带。
传动轴皮带槽轮经三角皮带传动连接于底盘上支撑架支撑并与传动轴同转的床板升降驱动槽轮,该轮侧边为同轴共转顺向斜齿止动轮,床板踏杆一端轴接底盘,另一端显露床下并有拉簧将其连在支撑架上,床板踏杆上经连杆轴接位于皮带上环的压力槽轮,供压紧或松弛皮带,一端轴接床板踏杆,另一端卡板可卡接于床板踏杆钩,使之合拢为一体的副杆上开孔供止动拉杆穿过,止动拉杆下端为限动螺母,另一端轴接止动卡板,止动卡板与支撑架间设弹簧,以利脱开或卡住止动轮,限制床板升降驱动槽轮的转动。
每侧床立柱上可分别固装同心等圆并经其上定位穿孔插装螺栓的旋翼架定叶片和旋翼架动叶片,经多向固定栓连接动叶片折臂和旋翼架折臂,成为多向可调折臂关节,另经多向固定栓连接横条框架的旋翼架侧边,使之位于床两侧可随意调整升降翻转,实现多种功能,旋翼架横条上可螺固上肢托架、下肢托架、输液架和吊装滑轮的框形龙门架。
常态时,脚踏杆的止动卡板卡在止动轮齿间,链带拉杆拉紧链带,床板平置,病人仰卧于病床上。使用手摇式翻身床时,踩下脚踏杆,止动卡板脱开止动轮,摇动床端一侧摇把,经小飞轮带动大齿轮盘、传动轴和其上齿轮转动,上下齿条将支柱节向两侧撑开,使节上节下支柱呈屈臂状,床板中间下翻,链带拉杆放松,人体下降并被下沉的链带托悬;再摇动另一侧摇把,经小飞轮、链条带动大齿轮盘及链带轴转动,链带随之旋转,人体被拉向一侧,由于链带与病床中心垂直线夹角>45度,所以人体籍自身重量向中心方向翻转滚动,而不会被抛至床外。达到要求的翻身角度位置后,摇动使传动轴转动的摇把,上下齿条及支柱节复位,节上节下支柱支撑床板平置复原,链带拉杆又拉紧链带,病人可腹卧于病床上。
使用电动式翻身床时,接通电源按船式开关及正转触动开关,电机和减速机带动传动轴皮带槽轮、链带轴皮带槽轮和肢体运动皮带槽轮正向转动。踩下床板踏杆止动卡板脱开止动轮,压力槽轮压紧皮带,使床板升降驱动槽轮及传动轴转动,床板下降,降至最低位时触及长臂限位开关,电机及传动轴停止工作;另踩链带踏杆,紧带槽轮撑顶皮带使链带轴皮带槽轮带动链带旋转驱动槽轮及链带轴转动,使链带传动病人翻身。达到翻身目的后放开链带踏杆,皮带放松,不能使驱动槽轮转动,即可使链带停止转动;此时复按船式开关及反转触动开关,电机减速机反转,仍踏床板踏杆,使床板升降驱动槽轮反转,传动轴反转带动机械传动部分,使床板复呈平置位,病人翻身完成,放开床板踏杆,压力槽轮升起,皮带松弛,止动卡板卡在止动轮齿间,以防床板滑降。
床旁两侧的旋翼架通常推至床底,使用时依其上举位置固定好多向固定栓可成为床旁护栏;上举平置可为床扶手;继续上举移向床上可成为床单支架,供烧伤病人暴露创面之用;床旁旋翼架上经多向固定栓螺固输液架可供输液;螺固上肢托架或下肢托架;床两旁同时螺接龙门支架,使用肢体运动皮带槽轮时,经皮带传动的偏心轮臂使拉线杆上下升降牵拉经滑轮传动的钢丝,通过龙门支架吊装的滑轮,悬吊下肢托架升降,利于卧床病人的下肢活动。停止使用时扳动卡子,上提手柄,使偏心轮松脱,皮带松弛即可。
这样设计的翻身床,病人翻身自然,其翻身角度可随意选择。病人在同一张床面上翻动,安全可靠,护理治疗方便,可随病人翻身同时更换床垫单,减轻病人痛苦,把家属和医务人员的烦重劳动解脱出来。病床可制成手摇式,电动式,或两用式,供不同条件选用。由于床上下横杠用粗细方管插装螺接的,还便于缩窄搬运。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描述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链带传动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板开合机械传动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链条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链带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轮齿杆传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齿轮齿杆传动结构纵剖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侧齿杆、支柱节、节上、节下支柱连接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床板升降驱动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链带旋轮驱动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偏心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主电路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机箱俯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手摇式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床架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链节固定卡结构示意图。
翻身床的前、后床架1、2插装在床侧帮3、4和底盘5、6两端的榫头上,利于装拆搬运。床板6、7中间对合,两侧经合叶8与床侧帮轴连接,两床板底外侧分别轴吊挂框形链带拉杆9、10的侧边端头,其横杆部分外套套管11,摩擦滚动利于链带12传动。链带拉杆9、10分别与床板6、7底内侧间设拉簧13、14。床下两个上横杠15、16间经轴承箍17、18固架传动轴19,轴之两端各自固接同转齿轮20,并分别于固定卡21、22内,在压条轮23和齿轮20间夹设上齿条24和下齿条25,形成反向传动连接,上下齿条24、25之一端分别轴连接两个支柱节26、27的园心,支柱节园心外又分别经节上支柱28轴接床板7,经节下支柱29轴接下横杠30、31,节上支柱28,节下支柱29平行分上下支撑床板。
上横杠15、16,下横杠30,31均为两边粗、中间细的三节方管插装螺固而成,以利床体缩窄搬运。
床下两条下横杠30、31间经轴承箍32固架链带轴33,该轴分三段设三个同轴转动的齿轮34;每侧落地的床立柱35间固设链带支撑轴36,轴上也分段固装正反转自如的三个牙轮37,牙轮间距与齿轮间距相同,使二个牙轮一个齿轮位同一截面上,并由链条38环接。链条38上相同间隔串接的链节固定卡39经底面中心孔40及两端下折的穿针41与条形织物带42下的底板43铆接反折固定,织物带42是缝制在软筒状链带12上的。软筒状链带12是在织物如帆布44间夹设钢丝45串接与床平行的板材如竹片46缝制而成的。三条链条38都是经链节固定卡经条形织物带连于链带12内面,链条38间距与链带轴33上齿轮34间距一致。
驱动部分采用手摇式即手摇式翻身床一端床立柱35内侧与上横杠16间斜边固定板44上固设摇把45带动的小飞轮46,传动轴19上的固定卡外再固接一个同轴转动的大齿轮盘47,二者由环接的链条48传动,大轮盘47并列同轴的斜齿止动轮49,穿过底盘50的竖直脚踏杆51经弹簧52将止动卡板53卡止于止动轮49齿间,实现传动轴定位止动,反之,用脚踏下脚踏杆51,将轴接于支架54上的止动卡板53脱下,传动轴即可经摇把45摇转。另侧床立柱的斜边固定板55上同样固设摇把56带动的小飞轮57,链带轴33一端固接同转的大齿轮盘58,二者间由环接的链条59传动。
如果驱动部分采用电动式即电动式翻身床,包括电路部分和皮带传动部分,皮带传动部分为床下一端机箱底盘5上的减速机60轴串接由轴承箍61支撑的肢体运动皮带槽轮62,传动轴皮带槽轮63和链带轴皮带槽轮64。
肢体运动皮带槽轮62经三角皮带123传动,由轴装于底盘5和卡子66稳固的偏心轮支架66支撑的偏心轮67,轮侧偏心轮臂68另一端的滑轴69位于拉线杆70的滑道槽71内,拉线杆70一端轴接底盘,另一端连接钢丝72并经滑轮73引至床侧邦滑轮74、龙门架滑轮75,以供悬吊肢体。底盘上的手柄支架76设限位档77,轴接的手柄78经手柄连杆79连接偏心轮支架66,以拉紧或松脱偏心轮67。
链带轴皮带槽轮64经三角皮带80传动与链带轴30上随之同转的链带旋转驱动槽轮81,固设于底盘5上的紧带支架82杠杆轴连接链带踏杆83,该踏杆一端为床下显见的踏板84,另一端为置于三角皮带80下半环的紧带槽轮85,籍其杠杆作用绷紧或松弛皮带。
传动轴皮带槽轮63经三角皮带86传动,连接于底盘上支撑架87支撑并与传动轴19同转的床板升降驱动槽轮88,该轮侧边为同轴共转顺向斜齿的止动轮89,床板踏杆90一端轴接底盘5,另一端显露于床下,并有拉簧91将其连在支撑架87上,床板踏杆90上经连接杆92轴接位于三角皮带86上环的压力槽轮93,供压紧或松弛皮带。一端轴接床板踏杆90,另一端卡板94可卡接于床板踏杆钩95使之合拢为一体的副杆96上开孔供止动拉杆97穿过,该拉杆下端为限动螺母98,上端轴接止动卡板99,止动卡板与支撑架87间设弹簧100,以利脱开或卡住止动轮89,限制床板升降驱动槽轮88的转动。
其电路部分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二部分,床侧机箱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101,电源指示灯102,船形开关103,正反向按钮104。底盘5上设变压器105,单向电机106,正反转接触器107,一侧床上横杠固装长臂限位开关108。选择船形开关103置于正转位,按下正向按钮104即1QA,接触器FC的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吸合实现保护,其常闭触点断开,ZC线圈回路实现互锁。主电路中FC常开触点吸合,电机正转至极限时,即床板下降触及长臂限位开关XK时,电机停转,实现保护。选择船形开关103至反转位,此时按下反向按钮104、即2QA,接触器ZC的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吸合,实现自保。其常闭触点断开,FC线圈回路实现互锁,主电路中ZC常开触点吸合,电机反转。
220V电源经变压器105输出9V供指示灯102,36V供控制电路。正反向按钮104即1QA、2QA,船形开关103即2K,电源开关101即1K,正反向接触器107即FC、ZC,自耦变压器105即T,长臂限位开关108即XK,电源指示灯102即XD,单相电机106即D,RD为保险。
蜗杆减速机60采用河北省吴桥辛集减速机厂产品。电机106为北京微电机厂IB07134、180W异步单相电机。交流接触器107为保定市电器开关厂CJ10—10、220—380V。
该翻身床每侧床立柱35可分别由螺钉109固装同心等园并经其上定位穿孔110插装弹簧螺栓111的旋翼架定叶片112和旋翼架动叶片113,经多向固定栓114分别连接动叶片折臂115和旋翼架折臂116成为多向可调折臂关节,另经多向固定柱117连接横条框架的旋翼架118侧边,使之位于床之两旁侧,可随意调整升降翻转,实现多种功能。旋翼架118横条上可螺固上肢托架119,下肢托架120,输液架121,吊装滑轮75的框形龙门架122。
如果将该翻身床制成一端为手摇式驱动部分、另一端为电动式驱动部分的两用式翻身床,则可在各种条件下均能使用。
该翻身床样机经试用取得满意效果,一次翻身全过程约一分钟完成,翻身速度和角度可调。
权利要求1.一种翻身床,包括前后床架、床侧邦和床板,其特征在于该翻身床主要由机械传动部分和驱动部分构成,在机械传动部分里a.床板为两侧边与床侧邦轴连接、中间对合的两块床板组成,两床板底外侧分别轴吊挂框形链带拉杆的侧边端头,链带拉杆与床板底内侧间设拉簧,床下两个上横杠间经轴承箍固设传动轴,轴之两端固接同转齿轮,并分别在固定卡内使上下齿条构成反向传动连接,上下齿条之一端分别轴连接两个支柱节的圆心,支柱节圆心外又分别经节上支柱轴接床板,经节下支柱轴接下横杠,使节上支柱、节下支柱平行支撑床板;b.床下两个下横杠间经轴承箍固设链带轴,该轴分段设三个同轴转动的齿轮,每侧床立柱间固设链带支撑轴,轴上分别固装正反转自如的三个牙轮,其牙轮间距与链带轴上齿轮间距相同,使二个牙轮一个齿轮位同一截面上,并由链带环接;链条上相同间隔链节固定卡经其底面及两端固定于织物制成的软筒状链带上,链带轴转动带动链条链带于床上作环形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分为手摇式即手摇式翻身床,一端床立柱内侧固设摇把带动的小飞轮,传动轴固定卡外再固接一个同轴转动的大齿轮盘,二者由环接链条传动,大齿轮盘并列同轴同转的斜齿止动轮,穿过底盘的脚踏杆经弹簧将止动卡板卡于止动轮齿间,实现传动轴定位止动;另侧床立柱内侧固设摇把带动的小飞轮,链带轴一端固设同转的大齿轮盘,二者间经环接链条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分为电动式即电动式翻身床,其电路部分为通过正反转触动开关控制接触器,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通过限位开关避免床板下降超低位;其皮带传动部分为床下一端机箱底盘上减速机轴串接同转的肢体运动皮带槽轮、传动轴皮带槽轮和链带轴皮带槽轮。肢体运动皮带槽轮经三角皮带传动,由轴装于底盘和卡子稳固的偏心轮支架支撑的偏心轮,与偏心轮臂轴连接的轮臂另一端的滑轴位于拉线杆滑道槽内,拉线杆一端轴接底盘,另一端连接钢丝并经滑轮引至床侧邦及龙门架滑轮以悬吊肢体,底盘上的手柄支架设限位档,轴接手柄经手柄连杆连接偏心轮支架,以拉紧或松脱偏心轮;链带轴皮带槽轮经三角皮带传动与链带轴上与之同转的链带旋转驱动槽轮,固设于底盘上的紧带支架杠杆轴连接链带踏杆,该踏杆一端为床下显见的踏板,另一端为置于皮带下半环的紧带槽轮,供撑顶绷紧或松弛皮带;传动轴皮带槽轮经三角皮带传动连接于底盘上支撑架支撑并与传动轴同转的床板升降驱动槽轮,该轮侧边为同轴共转顺向斜齿止动轮,床板踏杆一端轴接底盘,另一端显露床下并有拉簧将其连在支撑架上,床板踏杆上经连杆轴接位于皮带上环的压力槽轮,供压紧或松弛皮带,一端轴接床板踏杆,另一端卡板可卡接于床板踏杆钩,使之合拢为一体的副杆上开孔供止动拉杆穿过,止动拉杆下端为限动螺母,另一端轴接止动卡板,止动卡板与支撑架间设弹簧,以利脱开或卡住止动轮,限制床板升降驱动槽轮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驱动部分采用手摇式和电动式并存的两用式翻身床,床之一端为手摇式驱动部分,另一端为电动式驱动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筒状链带是在织物和帆布间夹设由钢丝串接与床平行的板材,如竹片缝制而成的,三条链条经链节固定卡连于链带内面,链条间距与链带轴齿轮间距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每侧床立柱上可分别固装同心等园并经其上定位穿孔插装螺栓的旋翼架定叶片和旋翼架动叶片,经多向固定栓连接动叶片折臂和旋翼架折臂成为多向可调折臂关节,另经多向固定栓连接横条框架的旋翼架侧边,使之位于床两侧可随意调整升降翻转,实现多种功能,旋翼架横条上可螺固上肢托架,下肢托架,输液架和吊装滑轮的框形龙门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该翻身床的两条上横杠和两条下横杆均为两边粗、中间细的三节方管插装螺固而成,以利床体缩窄搬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身床,属于医疗用床。该床的传动轴带动齿轮、上下齿杆反向传动,扯动支柱节、上下支柱屈曲、床板下翻;链带轴转动使软筒状链带环绕床体,将病人于床中央下沉转体,然后床板上升翻身完毕。依其驱动部分可制成链条传动的手摇式,或减速机带动槽轮的电动式,或两者兼备的两用式翻身床。床两侧旋翼架翻转上升可作为护栏、扶手、床单支架,或输液架、各种托架的支撑件。
文档编号A61G7/057GK2218552SQ9520416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0日
发明者贺中及 申请人:贺中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