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宫颈内壁环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03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宫颈内壁环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妇科医疗手术器械,是用于次全宫手术中的环状切割器。
对患良性子宫疾病需作子宫切除术的病人,按当前的传统习惯有两种手术方式,即腹式全宫切除术及次全宫切除术。金宫切除术,是将宫体及宫颈一并切除,一次解决问题,也避免了日后发生残端宫颈癌的可能性。但其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术中有可能误伤及输尿管;由于破坏了盆底支持组织结构,术后可能发生阴道顶端脱垂或阴道过短等情况,故临床上可出现术后性功能异常、性交痛,配偶性感受下降等问题。据我院51例全宫切除术者随访,远期上述后遗症高达82.45%。次全宫切除术,是切除宫体,并于宫颈内口水平保留宫颈,此法避免了发生术后性功能异常的可能。但据我院57例次全宫切除术病人来看,其所保留的宫颈存在着糜烂病变者占29.80%,为日后发生残端宫颈癌留下了隐患。因此,临床上既要保留宫颈,又要消除发生残端宫颈癌的危险就是一个需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早在80年代,就有人设计出“盘膜内子宫切除术”,在90年代,则有“改良式全宫切除术”问世。该两者之共同特征,是通过手术者的操作技巧,以保留宫颈的肌性“外壳”,而将易于癌变的宫颈上皮层,尤其是鳞状上皮与柱养上皮交界的所谓移行带切除。但由于其完全依赖手术者的技巧操作,又对切除是否恰当全凭术者的经验来判断。所以尚难以定型。
为解决这一临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手术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电动宫颈内壁环切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取环切刀的尾杆装上电动装置,环切刀的前中心杆各有由内定位针和外定位针组成的定位器,内定位针的导向杆可套进外定位针的联接杆,并通过螺母旋入外定位针的联接杆,使内、外定位针夹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经临床使用证明,其手术操作迅速简便,安全可靠,术后伤口愈合光滑、均匀、完整,达到了理想的预期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环切刀由环形刀体3,尾杆2和中心杆4组成,尾杆2通过电动装置1传动,在环切刀中心杆4的前端是一组定位器,它由针座5,联接杆6构成的外定位针和针座8,导向杆7构成的内定位针以及螺母10组成,为使患者舒适,在螺母10的外部套有软垫9。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如下使用电动宫颈内壁环切器于手术操作时,首先将宫颈外定位针上的联接杆插入患者颈管内,以保持宫颈处正中位,并引导定位针不偏斜地刺入宫颈外口,然后将内定位针7和8从宫颈内口套进上述外定位针联接杆,(根据联接杆伸出宫颈内口的长度准确测出各不同病例被保留宫颈的长度,)使用螺母10旋入外定位针联接杆6,使宫颈内、外定位针联为一体,最后将环切刀的中心杆穿入外定位针的联接杆6内定位,开动电动装置1,旋转环切刀,即可迅速地切除病区,完成手术。
本实用新型经临床使用观察,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权利要求用于妇科医疗手术中使用的一种宫颈内壁环切器,具有由环形刀体、尾杆、中心杆组成的环切刀,其特征在于环切刀的尾杆由电动装置驱动,环切刀的中心杆前端备有由内定位针和外定位针组成的定位器,内定位针具有针座和导向杆,外定位针具有针座和联接杆,外定位针的联接杆穿过内定位针的导向杆,并通过螺母夹紧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妇科医疗手术中使用的一种宫颈切割器,它是在环切刀的尾杆上加装电动装置,环切刀的前端安装由外定位针和套装的内定位针组成的定位器;这种切割器使手术完成速度快,操作大为简便,而且十分安全可靠,手术效果好,愈合伤口光滑、均匀、完整,是目前较理想的妇科宫颈切割器具。
文档编号A61B17/42GK2225848SQ95204168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9日
发明者邱国良, 曹德泉, 刘锦堂 申请人:冶钢集团公司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