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部移动性抬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33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臂部移动性抬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护理病人用的装置,特别是用于帮助抬起病人的装置。
卧床病人排便时,通常是护士将病人臀部抬高后放进便器,尤其是一些肥胖病人,需要2名以上护士花费很大劳力,才能将便器置入。为此,常引起臀部皮肤擦伤,增加病人痛苦。
申请号为92100020.0的《自控多功能接便器病床》及申请号为89102650.9的《烧伤治疗、护理万能床》,是在床板的凹孔下面置入便器供病人排便。它们不仅破坏了床板及床垫的整体性,而且价格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臀部移动性抬高架,它是一种解决卧床病人给便器,减轻病人痛苦和护理劳动强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由立柱和横梁组成一个框架,立柱的下端有锁勾,框架上有棘轮、棘爪组成的棘轮机构和一个链轮传动机构、两个起落臀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边的立住上,另一端各有一个滑轮并与柔性带相连,两根钢丝的一端连在下横梁上,另一端通过起落臂上的滑轮连在上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不破坏床及床垫的整体性,能抬高病人身体的各部位,适用于普通病床和卧床病人的多功能护理,且便于护士操作,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参照附图
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大链轮(1)、链条(2)、小链轮(3)、曲柄(4)、立住(5)、锁勾(6)、角架(7)、滑轮(8)、吊带(9)、起落臂(10)、轴承座(11)、上横梁(12)、下横梁(13)、钢丝(14)、棘轮(15)、棘爪(16)上横梁(12)、下横梁(13)与两边的立住(5)组成为一个框架,立柱(5)的底部有锁钩(6)、角架(7);框架的上横梁(1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立柱(5)连有一个轴承座(11),另一端有棘轮(15),棘爪(16)组成的棘轮机构及大链轮(1);另一立柱(5)上有小链轮(3)、曲柄(4),链条(2)连接大链轮(1)、小链轮(3)成为传动机构,两个起落臂(1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边的立柱(5)上,另一端各有一个滑轮(8),两末端连有一个吊带(9),两根钢丝(14)一端分别固定在下横梁(13)上,另一端绕滑轮(8)并通过下横梁(13)固定在上横梁(12)上。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病人腹部上方,用角架(7)、锁勾(6)固定在病床两侧边缘上,将吊带(9)置于病人腰骶部并挂在起落臂(10)上,摇动曲柄(4),通过链传动,使上横梁(12)转动,起落臂(10)随之抬起,当病人臀部抬高8厘米左右,置入便器(便器高度为5厘米),排便后,松开棘爪(16)、反向摇动曲柄(4),上横梁(12)随之转动,起落臂(10)下降后,将病人放平。
权利要求1.一种护理病人用的臀部移动性抬高架,其特征是立柱(5)和上、下横梁(12、13)组成为框架,立柱(5)的下端有锁钩(6),框架上有棘轮(15)、棘爪(16)组成的棘轮机构和大链轮(1),链条(2)、小链轮(3)组成的传动机构,两个起落臂(10)的一端固定在立柱(5)上,另一端各有一个滑轮(8)并连有一个柔性带(9),两根钢丝(14)的一端连在下横梁(13)上,另一端通过滑轮(8)连在上横梁(12)上。
专利摘要一种护理病人用的臂部移动性抬高架,它是由横梁和立柱组成框架,框架上有一个棘轮机构和一个传动机构,其起落臂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有滑轮并与柔性带相连,钢丝通过下横梁及滑轮并连在上横梁上,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病床上,柔性带置入病人腰骶部后摇动曲柄,起落臂随上横梁的转动而上升或下落,置入或取出便器。本实用新型能保持床板、床垫的整体性,能抬高病人身体的各部位,便于护士操作,是一种减轻护士劳动强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装置。
文档编号A61G7/10GK2222529SQ9520980
公开日1996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7日
发明者肖厚英, 龚海虹, 余秉秀, 邹玉红 申请人:荆沙市第二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