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后创面加压包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391阅读:18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科术后创面加压包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用品,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后创面的加压、包扎、固定,并可直视观察创面情况的外科术后创面加压包扎器。
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而皮肤移植术更是整形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皮肤的血运情况及皮下积血、积液情况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故术后良好的包扎、固定尤为重要,必需提供大小合适、均匀压力的包扎固定才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防止皮下积血、积液等。以往外科手术或皮肤移植术后多采用纱布敷料加压包扎,但纱布敷料包扎存在如下不足1、不可直视创面情况,如欲观察创面情况,须打开敷料,重新换药一次。如为游离植皮术,皮下积血未及时发现处理,可致皮肤坏死、手术失败。2、移植皮肤各处压力均匀程度及大小不易掌握,须凭经验才可。3、压力调节不便,如欲调节压力须重新包扎,且不能提供动态的压力变化,故不利于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可直视创面情况,能及时进行处理,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感染机会,可随意调节压力,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外科术后创面加压包扎器。
本实用新型由注射壶、导管、压力指示计及包扎囊组成。
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1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1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2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3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注射壶、导管、压力指示计及包扎囊组成。两端分别连接注射壶(1)及包扎囊(4)的导管(2)中部与一压力指示计(3)相连。注射壶(1)由两片厚约2~3mm,直径约2cm的硅胶膜周边粘合而成,中间夹有一块相应大小的金属板,以防注射时刺穿注射壶。壶内腔隙通过导管与压力指示计及包扎囊相通。导管(2)为直径约1mm的硅胶导管,压力指示计(3)可采用常用的弹簧或压力指示计。包扎囊(4)为内外两层薄膜、周边粘合在一起的气囊,其两边或四边粘合部份宽出1~5cm,并可有小孔,作为固定包扎囊用。包扎囊的形状、大小可根据应用部位各异,制成圆形、方形、棱形等不同形状,也可几个小的连接成一个大的,并可根据特殊部位相应制成指套、鼻套、外耳套、袖套等形状。
本实用新型各部份均可采用透明的医用硅胶制成,若为降低成本,也可用其他软质透明类似材料制作,注射壶及导管不须透明,用一般软质类似材料制成即可。使用时按一般外科术的切口包扎要求,选择酒精或盐水纱条,敷盖切口,然后将消毒好的合适大小规格的包扎器敷盖整个创面,尽量使包扎囊内面均匀贴服于创面,按具体手术印位选择胶布固定或通过固定印的小孔用绷带将包扎囊固定好,最后通过注射壶注入空气,达到合适压力即可。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术后创面包扎,具有如下优点1、因包扎囊透明,可直视创面情况,如有皮肤血运障碍或有皮下积血、积液情况,可在不更换敷料的情况下处置,减少换药次数以减少感染机会。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提高手术成功率。
2、移植皮肤各处压力均匀,有压力指示,大小可随意调节。
3、可动态调节压力,如与一注射器、人工或电动压力转换器相连,可起到连续皮瓣按摩作用,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例如常规行大面积皮肤游离移植时多采用打包、加压包扎,感染创面须于三日左右打开敷料,以便观察皮下积液、积血情况,做出合理处置。无菌创面一般于术后十日打开敷料,此时如发现皮下有积血或积液,如面积超过1cm2,可致皮肤坏死,挽救已晚。如采用本实用新型包扎固定,不论感染或无菌创面,均可在直视下发现皮下有积血或积液时及时处理,一般情况下无须更换敷料,用注射器将积血或积液吸出,必要时再打开敷料处置。常规行皮瓣移植时,对于皮瓣血运差或担心包扎压力不适影响皮瓣血运时,均须于术后24小时打开敷料或“开窗”观察血运,如有血运障碍时,多采用减压或加压包扎,压力大小凭经验,可靠性差,且为静态改变,不利于皮瓣血液循环。如采用本法包扎,不须打开敷料即可在直视下观察血运,减少换药次数,以减少感染机会。凭压力指示计选择合理压力,可靠程度高,如发现皮瓣颜色发紫,提示皮瓣血液回流不畅,可适当增加压力,如发现皮瓣颜色发白,提示皮瓣供血不足,可适当减少压力。若与一注射器、人工或电动循环式压力转换器相连可动态改变压力,起到皮瓣“按摩”作用,促进皮瓣血运,提高手术成功率。
权利要求1.一种外科术后创面加压包扎器,由注射壶、导管、压力指示计、气囊组成,其特征在于两端分别连接注射壶(1)及包扎囊(4)的导管(2)中部与一压力指示计(3)相连,包扎囊(4)为内外两层薄膜、周边粘合在一起的气囊,其两边或四边粘合部分宽出1~5cm,并开有小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加压包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扎囊(4)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棱形等不同形状,也可几个小的连接成一个大的,并可根据特殊部位制成指套、鼻套、外耳套等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加压包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扎囊(4)采用透明的医用硅胶制成,也可用其他软质透明类似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科术后创面加压包扎器,它是由两端分别连接注射壶及包扎囊的导管,中间还连一压力指示计组成。包扎囊周边宽出的粘合部分开有固定用的小孔,包扎囊的形状、大小可根据应用部位不同而制成各种形状。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术后创面包扎,可随意调节压力,促进血液循环;由于包扎囊透明,可直视创面情况,能及时处理皮下积血、积液等情况,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感染机会,提高手术成功率。
文档编号A61B17/00GK2229235SQ9521122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1日
发明者姜宪委, 李雪萍 申请人:姜宪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