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座滚轮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74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座滚轮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滚轮式电动按摩器。
人体筋骨、肌肉在过份劳动、紧张或承受过重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经常会发生紧崩或酸痛的现象,除服药、休息外,可快速且直接消除此类酸痛的方法之一是以按摩器对酸痛部位进行揉、压或槌击等,可在短时间内消除肢体的痛楚,解除疲劳、使尽快恢复。
一般的电动按摩器,如


图1所示,包括马达M,传动齿轮1和按摩作用面2,马达M转动并由低或高转速齿轮1传动,驱动作用面2产生凸柱震动或球体扭动按摩的作用。此结构的电动按摩器,由于作用面2没有均衡搭配的作用,因此由作用面2所产生的按摩效果有限;此外,作用面2是在高转速或低转速齿轮控制下的有规则运动,而人体在不同的精神、情绪状态下血液循环是有差异的,因而有规律的按摩必然影响按摩效果,使按摩器不能发挥其预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双座滚轮按摩器,通过改进传动机构,使具有均衡按摩的实用效果,可大面积接触人体肌肤,有舒适的按摩触感,且使用安全不会夹伤肌肤。
本实用新型的双座滚轮按摩器,由主体、电机、传动机构和两滚轮按摩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一侧面有突延的方柱形握部,主体另一侧面设有供容置传动机构的凹槽,凹槽中设有供容置电机、并与方柱形握都沟通的嵌置槽;所述的传动机构定位在上、下盖片间,包括两组与电机轴啮合、成塔阶式的减速齿轮组和两个与减速齿轮组啮合的大齿轮,两大齿轮中心轴突伸出上盖片外;所述的滚轮按摩座由园座、固定在园座外侧面上的座盖和至少一个两侧带凸杆的扁园形滚轮组成,所述的园座上由内而外设有中心套管、内环槽和外环槽,所述大齿轮的中心轴紧密套接在园座中心套管中定位滚轮按摩座,所述的座盖上设有与园座外环槽位置上下对应的环孔,环孔两侧的座盖上成对设置与园座内、外环槽壁位置上下对应的孔耳,所述滚轮两侧凸杆插入一对孔耳中并定位在座盖环孔及园座外环槽中。
所述滚轮按摩座的滚轮成三角形分布在座盖面上。
马达通过齿轮传动两滚轮按摩座水平转动,而每一滚轮又可在接触人体时依其自身的滚动性而产生垂直向转动,因而有均衡按摩的二次滚动按摩效果;此外,将孔耳设置在座盖的外表面上,使滚轮的定位中心更凸出于滚轮按摩座的端面,增加滚轮的作用径距,不易夹伤肌肤,提高使用安全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是一般的电动按摩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座滚轮按摩器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双座滚轮按摩器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双座滚轮按摩器立体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双座滚轮按摩器滚轮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1说明前已述及不再赘述。
参见图2、图3,双座滚轮按摩器主要包括主体3、齿轮组4、两滚轮座5和数个滚轮6。
主体3是一椭园形座体31,有一椭园形凹槽321,座体31底面则横向突延方柱形的握部32,握部32与座体凹槽321有相互沟通的嵌置槽322,座体凹槽321内的壁缘上有数个螺孔座311(图2中有4个螺孔柱),螺孔柱311上有螺孔312。
齿轮组4包括马达41、数个减速齿轮42、数个大齿轮43、下盖片44及上盖片45 。与马达齿轴411啮合的减速齿轮组42及与之啮合的大齿轮43固设在下盖片44的端面上,由齿轴、齿轮形成塔阶式啮合传动,再以上盖片45抵压齿轮轴心另一端,通过螺栓A与下盖片44锁固,大齿轮43的中心轴431恰可突伸出上盖片45的定位孔451。
滚轮座5,包括园座53和座盖55。园座53有一内环槽51,一外环槽52和一中央部位的套管54,座盖55的顶端面上与园座53内外环槽51、52的侧壁位置对应处成对设置孔耳56,并在与外环槽52的位置对应处设环孔57。
滚轮6是两侧有凸杆61的扁园状滚轮,将滚轮6以凸杆61定位在座盖55的一对孔耳56中,滚轮6并置于座盖环孔57及园座53的外环槽52中,最后将滚轮座53的端面以热熔方式固接座盖55。
将齿轮组4置于座体31的椭园形凹槽321内,而马达41则延置在嵌置槽322中,螺栓A1锁接上盖片45螺孔452及座体31螺孔312而定位,而滚轮座5则以套管54紧密套接大齿轮43的中心轴431,滚轮6利用凸杆61定位在内、外对应设立的孔耳56中,而组装成一双座滚轮按摩器,如图3所示。
参见图4、图5,由于座盖55的孔耳56突出于座盖端面,当滚轮6以凸杆61定位在孔耳56中时,滚轮外端面距其中心处的距离为R,使滚轮6接触肌肤的作用径距增加,可避免滚轮座端面夹伤肌肤,如图4所示。
当马达41转动时,其齿轴411带动位于两侧的减速齿轮42转动,两侧减速齿轮42再分别经由一加速齿轮42将动力传至大齿轮43,大齿轮43心轴431即带动滚轮座5成水平回转,而滚轮座5上的滚轮6则由其自身的任意滑转性产生垂直向动作,实施二次按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双座滚轮按摩器,依靠两滚轮座的水平转动及各滚轮接触人体时的垂直向转动,可具有二次滚动按摩效果;另扁园状滚轮接触人体肌肤触感舒适,按摩效果好;此外,滚轮座孔耳的突出设计,可使滚轮的定位中心更凸出于滚轮座端面,增加滚轮的作用径距,不伤皮肤可安全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双座滚轮按摩器,由主体、电机、传动机构和两滚轮按摩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一侧面有突延的方柱形握部,主体另一侧面设有供容置传动机构的凹槽,凹槽中设有供容置电机、并与方柱形握部沟通的嵌置槽;所述的传动机构定位在上、下盖片间,包括两组与电机轴啮合、成塔阶式的减速齿轮组和两个与减速齿轮组啮合的大齿轮,两大齿轮中心轴突伸出上盖片外;所述的滚轮按摩座由园座、固定在园座外侧面上的座盖和至少一个两侧带凸杆的扁园形滚轮组成,所述的园座上由内而外设有中心套管、内环槽和外环槽,所述大齿轮的中心轴紧密套接在园座中心套管中定位滚轮按摩座,所述的座盖上设有与园座外环槽位置上下对应的环孔,环孔两侧的座盖上成对设置与园座内、外环槽壁位置上下对应的孔耳,所述滚轮两侧凸杆插入一对孔耳中并定位在座盖环孔及园座外环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座滚轮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按摩座的滚轮成三角形分布在座盖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按摩器,由本体、马达、传动机构和两个滚轮按摩座构成。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与马达轴啮合的塔阶式减速齿轮组及两个大齿轮,大齿轮中心轴突伸出上盖片外。滚轮按摩座由圆座、座盖和扁圆形滚轮构成,圆座上设有套接大齿轮中心轴的中心套管及内、外环槽,座盖上设置成对的孔耳和环孔,滚轮两侧凸杆插入孔耳中,滚轮容置在环孔及圆座的外环槽中。马达转动,两滚轮座水平转动,滚轮垂直向转动有均衡性按摩实效。
文档编号A61H15/00GK2228776SQ95215549
公开日1996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8日
发明者巫东和 申请人:巫东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