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针拔出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00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髓内针拔出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这一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髓内针拔出导引器。
髓内针是股骨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材料,现有的髓内针拔出器当骨折愈合拔针时,常需在臀部切较大的口以暴露针尾,且常因软组织附着针尾或软组织填充针尾孔而导致拔出器挂钩困难,反复挂钩易损伤臀部的血管、神经及肌肉组织,在拔针过程中也常被针尾挂伤臀部上述组织,而增加病人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髓内针拔出导引器,可使拔针时,臀部切口小,由于拔出导引器套管的导引,使导引器芯与髓内针保持力线一致,同时将周围软组织剥离干净,使拔出器挂钩容易,拔出顺利,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及肌肉组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髓内针拔出导引器由导引器芯、导引器套管组成,导引器芯呈“
”形,导引器套管呈“
”形,导引器芯位于导引器套管内,导引器套管下端开口处与导引器芯的外径相等,导引器芯可在导引器套管内上、下移动,导引器芯与髓内针外径相等,其底端可与髓内针顶端相吻合。使用时,只需切2-3cm皮肤切口,用一食指探查后插入导引器芯,再套入导引器套管,导引器套管沿着导引器芯向下移动,直至髓内针的针尾孔以下,即可剥离其周围的软组织,取出导引器芯后将髓内针拔出器挂在髓内针的针尾孔上即可。由于拔出导引器套管的导引,使导引器芯与髓内针保持力线一致,同时将周围软组织剥离干净,从而避免了软组织附着针尾或填充针尾孔,使拔出器挂钩容易、又可避免了拔出过程中针尾挂伤软组织,且挂钩较牢固,避免或减少脱钩或将钩拉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臀部的切口小,只需切2-3cm皮肤切口,导引器套管在沿导引器芯下移时,可分离髓内针周围的软组织,可避免软组织附着针尾或软组织填充针尾孔,取出导引器芯后,拔出器挂钩容易,又可避免拔出过程中针尾挂伤软组织,且挂钩牢固,可避免或减少脱钩或将钩拉直。



图1是髓内针拔出导引器的示意图;附图2是其使用状态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髓内针拔出导引器,由导引器芯1、导引器套管2组成,导引器芯1呈“
”形,导引器套管2呈“
”形,导引器芯1位于导引器套管2内,导引器套管2下端开口处与导引器芯1的外径相等,导引器芯1可在导引器2内上、下移动,导引器芯1与髓内针3外径相等,其底端可与髓内针3的顶端相吻合。使用时,只需切2-3cm皮肤切口,用一食指探查后,插入导引器芯1,导引器芯1的底端与髓内针3的顶端相吻合,导引器芯1的外径与髓内针3外径相等,导引器套管2下端开口处与导引器芯1的外径相等,导引器套管2下端开口处与导引器芯1的外径相等,所以导引器套管2沿着导引器芯1向下移动可至髓内针3的针尾孔4以下,即可剥离其周围的软组织。取出导引器芯1后,将髓内针拔出器挂在髓内针的针尾孔上即可。由于导引器套管2的导引,使导引器芯1与髓内针3保持力线一致,同时将周围软组织剥离干净,避免了软组织附着针尾孔4或填充针尾孔4,使拔出器挂钩容易,又可避免拔出过程中针尾挂伤软组织,且挂钩牢固,避免或减少脱钩或将钩拉直。
权利要求1.一种髓内针拔出导引器,其特征在于由导引器芯、导引器套管组成,导引器芯呈“
”形,导引器套管呈“
”形,导引器芯位于导引器套管内,导引器套管下端开口处与导引器芯的外径相等,导引器芯可在导引器套管内上、下移动,导引器芯与髓内针外径相等,其底端可与髓内针顶端相吻合。
专利摘要一种髓内针拔出导引器,由导引器芯、导引器套管组成,导引器芯位于导引器套管内,导引器套管下端开口处与导引器芯的外径相等,导引器芯可在导引器套管内上、下移动,导引器芯与髓内针外径相等,其底端可与髓内针顶端相吻合,该髓内针拔出导引器,可使拔针时臀部切口小,拔出器挂钩容易,拔出顺利,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及肌肉组织。
文档编号A61B17/90GK2270467SQ95234960
公开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8日
发明者李学民, 丁菊开, 王江泉 申请人:东营市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