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保健负压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13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保健负压拔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具,特别是一种中医医疗拔罐。
拔罐是中医治疗手段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今这一传统的医疗器具经实践和发展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至今现有有的拔罐,仍然摆脱不了用火、油、电作为拔罐负压源的原始模式,既使近期出现的无火负压拔罐虽然避免了因用火等操作不便、易于伤人等缺陷,但还是不能通过量化、程序化操作而更趋科学合理,且功能单一,无法将治疗、按摩、炙疗、保健、美容等功效有机结合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为社会普通公众都能掌握操作的、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携带方便、兼有治疗、保健等多种功效的负压拔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这种负压拔罐,包括一个带有进出气接口的拔罐,拔罐中设置有一放置药物的容器,还包括一个带进出气口的气囊泵,由导气管将拔罐和气囊泵连为一体,所述拔罐的进出口处设置有一带阀柄的三通阀,三通阀分别与拔罐、负压表、导气管的一端相连接,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的气囊泵的外表设置有数块握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拔罐相比,不仅能治疗颈、肩、腰、腿、风湿及神经痛等疾病,并且通过拔罐内设置的药物所起的开窍作用而强化疗效;同时,通过设置于拔罐上的负压表,检测显示力度,能量化、程序化操作手段,使之结构功能更趋科学合理;再者由于在气囊泵外表设置有数块握片,在操作者自身捏压作用下,有规律地触及专门穴位,起到类似针刺作用,从而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
,通过例举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治疗保健负压拔罐的整体结构及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球形拔罐2,拔罐2的下端有一个开口,拔罐通过这开口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特定穴位上,拔罐2的上端有一个进出气接口1,通过该接口1的导管13在拔罐2的内部设置一个圆筒形杯状容器11,其中放置有选配的芳香开窍中药材14,在导管13处连接有一个带阀柄7的三通阀8,三通阀8的三个通口分别与导管13、负压表9的接口、导气管6的一端相连接,通过阀柄7控制三通阀8的功能,通过三通阀8及其上的负压表9,来调控拔罐2内的力度,导气管6的另一端与气囊泵5的进气口3相连通,在气囊泵5的外表与手掌若干穴位相对应处设置有圆形、条形塑质片块10,使用者在用拔罐操作治疗病痛的同时,气囊泵5外表的塑质片块10有规律的作用在专门的穴位上,并通过气囊泵5上设置的电子计数屏计数,即能达到治疗、健身、保养等多重功效相结合的目的。
同时,随该治疗保健拔罐附具专门的指导说明书,即可使社会普通公众很方便、明了地针对各种症状的特定穴位进行操作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负压拔罐,包括一个带有进出气接口(1)的拔罐(2)和一个带进气口(3)、出气口(4)的气囊泵(5),由导气管(6)将拔罐(2)和气囊泵(5)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在拔罐(2)的进出口接口(1)处设置有一个带阀柄(7)的三通阀(8),三通阀(8)分别与拔罐(2)、负压表(9)、导气管(6)的一端相连接,导气管(6)的另一端连接的气囊泵(5)的外表设置有数块握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拔罐,其特征在于在拔罐(2)的进出气接口(1)处设置有一个放置药物的容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拔罐,其特征在于气囊泵(5)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电子计数显示屏(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保健用拔罐,它由一个带负压表的拔罐、导气管和一个外表设置有数块握片的气囊泵组成,在拔罐的进出口接口设置有一个带阀柄的三通阀,三通阀分别与拔罐、负压表、导气管的一端相连接,导气管的另一端则连接气囊泵。其主要解决了传统拔罐施行中不易量化、程序化操作控制、功能单一、且易产生烫伤等问题,兼有治疗,美容和保健等多种功能。
文档编号A61M37/00GK2231929SQ95237329
公开日1996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日
发明者张纪延 申请人:张纪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