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50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多功能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拔火罐、外敷药疗和热疗为一体的医疗器具。
目前中医治疗中常采用的拔火罐、药物敷贴和热疗等,都是分别采用独立的器具进行。这样不但需准备多种治疗器具,而且由于几种治疗不能协调配合同时进行,不但耗费时间、效率低下,且达不到最佳疗效。对外出或旅游中治疗更为不便。目前为使中草药物经皮肤渗入体内,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都是将干燥的中药粉末外敷于体表,但干燥药粉不易与体表贴合,其渗透作用实际很差,故疗效甚微。当体表处在拔火罐状态时,组织充血胀大,对吸收药物非常有利。但目前的各种疗法都未能将药疗与拔火罐、热疗等结合为一体。现有一种拔火罐采用气筒抽真空的方法,其缺点是不便于随身携带,操作不方便,且价格高。另外,热疗或对药物加热的器具,迄今都不能根据需要随意调节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治疗方法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治疗仪,集几种治疗器具为一身,相互配合,从而达到更高疗效。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使罐体与一个压气囊相连,该气囊可使罐内形成负压,起到拔火罐作用;罐体口部设有容放药袋的药腔;药腔的背部装有电热元件,以对药腔内经过润湿的药袋加热,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
上述的电热元件最好是具有多档温度调节的钛酸钡(PTC)陶瓷发热器,以调节发热量,适合不同病人的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多功能治疗仪的纵向剖面图。
参见附图,罐体1是一塑料外壳,分为顶盖11和筒体12两部分,二者通过螺纹联接。筒体12内的导热板6将罐体分隔为互不连通的加热腔5和放置药袋的药腔3,其中药腔3与橡胶压气囊2相连。当压迫气囊排出空气后,使罐口与体表贴紧,松开气囊即可使罐内形成负压,起到拔火罐的作用,使用非常方便。在药腔3背部设有电热元件4,用螺钉15、垫块7和压板8将其固定在导热板6上。当然还可采用其它固定方式。导热板即是药腔3底部,起均匀加热的作用。本装置中的电热元件可以采用电热丝、电热管或钛酸钡(PTC)陶瓷发热器等。但最好采用PTC陶瓷发热器,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发热体,不仅可以起加热作用,同时由于它具有显著的正温度系数,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故可起到自动温度控制作用。PTC的最大特点是安全性好,可以防止各种原因引起的过热。这样可大大减少用电的危险性,并延长电器的使用寿命。它还具有价格低廉、耗电低、温度稳定等优点,其规格、尺寸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本治疗仪中的PTC发热器采用三档控温加热,可产生强、中、弱三种加热效果,从而将热疗温度准确控制在需要的范围,适应不同病人的需要。多档调温属普通技术。但迄今尚未有人将多档调温用于药物加热和热疗。热疗时的温热效应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更可加热药腔内的药袋,增强其渗透作用。电热元件的引线16由筒体1上引出并带有指示灯17。处在罐体口部的药腔3,适于放置浸湿的药袋,在电热元件的加热下,其渗透作用大大加强,疗效明显高于未经浸湿的药粉。这是申请人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和发明出的一种独特药疗方法。
对于确需进行磁疗的患者,还可在罐口固定永磁片,同时进行磁疗。此内容不属专利申请范围,只是提及一下。
本多功能治疗仪将传统拔火罐疗法、药疗和热疗等巧妙结合为一体,既可提高疗效,又可节省时间,能治疗多种疾病,并可用于保健。其中的气囊拔火罐为本发明人首创,不用点火、抽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拔紧的程度可根据病人皮肤的耐受随意调整,使用安全可靠。罐体采用的结构不但密封性好,而且便于安装和检修。本装置中的药袋,用常水调湿,经温热渗透,能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这种独特的药疗法,在国内外属首创。热疗所用的电热元件为三档调温,可适合不同热疗温度的需要。本治疗仪集多种治疗功能为一身,结构紧凑,体积小,携带方便,无论居家或出差旅行均可随时治疗疾病,可称之为“随身保健医生”。
权利要求1.便携式多功能治疗仪,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罐体(1)与一个压气囊(2)相连,该气囊可使罐内形成负压,起到拔火罐作用;罐体口部设有容放药袋的药腔(3);药腔的背部装有电热元件(4),以对药腔内润湿的药袋加热,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热元件(4)是具有多档温度调节的钛酸钡(PTC)陶瓷发热器。
专利摘要便携式多功能治疗仪集拔火罐、外敷药疗和热疗为一体,其罐体与一个压气囊相连,可使罐内形成负压,起到拔火罐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拔紧度易调。罐体口部有容放药袋的药腔。药腔背部有多挡调温的电热元件,用于对润湿的药袋加热,以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本治疗仪结构紧凑,体积小,携带方便,疗效高,节省时间,特别适合出差、旅行使用。
文档编号A61M1/08GK2225864SQ95245108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5日
发明者王志秀 申请人:王志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