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保健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07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寒保健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垫,特别是具有防寒保健作用的鞋垫。
现有的具有防寒保健作用的鞋垫,有的用电加温,耗电多,电池重量大,不易携带,所以不便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不用电也能自动加热防寒并具有保健作用的鞋垫。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鞋垫一般可分成上表层1、中间层2和下表层3,上表层和下表层可用布类等制作,这里的中间层是个鞋垫形的塑料袋,袋内(或称夹层内)装经挤压磨擦就能自动生温的药剂4,药剂的组成包括醋酸钠占80-90%,输血粒料(PVC)占20-10%,再放入一片(或几片)不锈钢片5,在脚的踩动挤压磨擦下可以自动生温。
为了兼治脚部疾病,进一步增强其保健作用,可以在鞋垫的上表层涂中草药糊,药糊的组成、配比和制法是取三七3.5克、黄柏10克、覆盆子10克,一起用水煮沸软化,打糊,压渗或涂到上表层1上。
为了使鞋垫还具有按摩脚部穴位的作用,在加工鞋垫形塑料袋时,在袋的下层对应脚掌、脚心、脚跟的穴位处可同时注塑若干小塑料柱6,这种小柱有弹性,按摩脚部穴位效果好。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它在鞋内能自动发热生温防治冻疮、关节炎及肾病、腰腿痛等一系列因脚寒而引起的疾病,鞋垫上表层压渗的药糊还可以防治脚气等脚部疾病,加上鞋垫的按摩作用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就更好。
附图
是本发明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1、上表层;2、中间层;3、下表层;4、药剂;5、不锈钢片;6、小塑料柱。
实施例因为纺织物在压渗药糊时吸收性能好,所以用布类等织物制作上表层和下表层,药糊按比例取药,可以一次多制,取三七3.5千克,黄柏10千克、覆盆子10千克,一起放入水中煮沸,软化后机械打糊,压渗到鞋垫的上表层上;制作鞋垫形塑料袋,用无毒塑料注塑,在注塑鞋形塑料袋下层时就在对应脚掌、脚心、脚跟的穴位处同时注塑了很多小塑料柱;将醋酸钠和输血粒料(PVC)按80∶20、85∶15、90∶10等任一配比配合,装入制好的鞋形塑料袋内,再放入一小块不锈钢片,封好口,放入制好的鞋垫上皮层和下表层中间,再将上下表层缝合。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寒保健鞋垫,包括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等,其特征在于中间层是个鞋形塑料袋,袋内装药剂[4]和不锈钢片[5],药剂的组成包括醋酸钠占80-90%,输血粒料(PVC)占20-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防寒保健鞋垫,其特征在于鞋垫的上表层涂中草药糊,药糊的组成、配比和制法是三七3.5克、黄柏10克、覆盆子10克,一起用水煮沸软化,打糊,压渗或涂到上表层[1]上。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说的防寒保健鞋垫,其特征在于在加工鞋垫形塑料袋时,在袋的下层对应脚掌、脚心、脚跟的穴位处同时注塑若干小塑料柱。
全文摘要
防寒保健鞋垫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防寒保健鞋垫用电加热,耗电多,电池携带不便等问题而研制的,方法是在鞋垫的上、下表层中间设鞋形塑料袋,袋内装经挤压摩擦能生温的药剂醋酸钠,输血粒料及不锈钢片,鞋垫上表层压渗中草药糊,鞋形塑料袋的下层注塑有塑料小柱。在北方寒冷地区使用有保暖增温,防治因脚部受冻引起的冻疮、关节炎、肾病、腰腿痛等一系列疾病。
文档编号A61M37/00GK1241383SQ96115560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8日
发明者张德顺 申请人:张德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