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溶谷氨酰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8075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肠溶谷氨酰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谷氨酰胺在酸性环境中不被破坏的肠溶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Gln)是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是氮在各种组织中转运的媒介物,合成核苷酸前体和胃肠道细胞代谢所必需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应激状况下,Gln几乎成为胃肠粘膜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对严重创伤(感染、烧伤、肿瘤、术后等)、饥饿(医源性禁食等)和长期接受TPN支持或其他分解代谢性疾病患者有重要临床意义(主要维持肠粘膜上皮细胞功能,提高其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等),是治疗肠道疾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然而谷氨酰胺的代谢特点也成了它的缺点,即在水溶液和酸性环境(如胃液)中很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氨和焦谷氨酸,具有神经性毒性和氨毒性、因而不能制成静脉输液制剂和常规口服制剂,限制了谷氨酰胺的作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年(第15卷)第6期P323临床营养(外科营养)的发展概况”(蒋朱明著)所述谷氨酰胺……由于谷氨酰胺的水溶液不稳定,目前商品氨基酸混合液均不含谷氨酰胺。
从静脉输入简单营养物质,发展为胃肠外,内营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只是近20多年来才达到了初步成熟。
又如《中华医学杂志》1993年第73卷第4期P249“谷氨酸胺的代谢及其在外科中的应用”(罗福文蒋朱明著)谈及谷氨酰胺溶解度很低,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可环化生成焦谷氨酸和毒性产物氨,由于这些缺点,加之谷氨酰胺长期被认为是非必需氨基酸,因此现今的商品氨基酸中均不含有谷氨酰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的研究均把目标放在化学合成Gln的化合物上,如日本、瑞士等国家化学合成了在水溶液中较稳定的“双肽乙酰谷氨酰胺”。由于这种化学合成物目前产量低、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大,因此仍未用于临床。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口服谷氨酰胺,可保证谷氨酰胺在胃液中不崩解,而是当安全到达肠道后,在肠液中崩解发挥作用。
本发明研究成功的肠溶谷氨酰胺,是根据谷氨酰胺的化学性质,在谷氨酰胺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外表包裹一层肠溶物质,视剂型不同,分别包裹肠溶胶囊,肠溶衣或肠溶微型胶囊,以保证谷氨酰胺在胃酸中不崩解,直至被引导到肠道后在肠液中才崩解发挥作用。
本发明研究成功的肠溶谷氨酰胺,是在以谷氨酰胺为主要原料的药物外表包裹一层肠溶包裹层。谷氨酰胺的含量可为30~100%。该肠溶包裹层视剂型不同,分别为肠溶胶囊,或肠溶衣,或肠溶微型胶囊,以保证谷氨酰胺在胃酸中不崩解,直至被引导到肠道后,在肠液中才崩解发挥作用。
所述的肠溶包裹层,即肠溶胶囊,肠溶衣及肠溶胶囊,分别由以羟烷基纤维素酞酸酯为主要原料,加入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颜料,或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酯酸酯、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和抗氧剂、或由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和丙酮物质制成。
本发明涉及的肠溶谷氨酰胺崩解试验如下崩解时限试验结果结果说明肠溶物质包裹的谷氨酰胺不会暴露于酸性环境,因而不会导致谷氨酰胺的破坏,相反,在肠道内崩解释出谷氨酰胺,直接作用于肠道细胞。
本发明采取的这一既简单又巧妙的设计,既解决了谷氨酰胺在水溶液和酸性胃液中不稳定的问题,又解决了化学合成双肽乙酰谷氨酰胺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大的问题,为充分发挥谷氨酰胺在临床上的重要作用和生产疗效稳定的谷氨酰胺口服药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下面给出实施例例1制作肠溶谷氨酰胺胶囊剂将含谷氨酰胺75%,精氨酸25%的药粉装入肠溶硬胶囊,即制成在胃酸环境中不崩解的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剂。
例2
将谷氨酰胺60%,中药(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等方剂)40%的药粉装入肠溶硬胶囊中,即制成在胃酸环境中不崩解的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剂。
例3制作肠溶谷氨酰胺片剂将含谷氨酰胺80%,可溶性纤维素20%的药粉打成各种规格或形状的片剂,再在其外表面包裹一层肠溶衣,即制成在胃酸环境中不崩解的谷氨酰胺肠溶片剂。
例4制作肠溶谷氨酰胺微型胶囊剂将含谷氨酰胺90%,精氨酸10%的药粉颗粒外表包裹肠溶微型胶囊,即制得谷氨酰胺肠溶微型胶囊。
例5制作肠溶谷氨酰胺复合胶囊剂将含谷氨酰胺85%,可溶性纤维素15%的药粉颗粒外表面先包裹微型胶囊,再包裹一层肠溶硬胶囊,即制得谷氨酰胺肠溶复合胶囊剂。
权利要求
1.肠溶谷氨酰胺,其特征是在以谷氨酰胺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外表包裹了一层肠溶包裹层,谷氨酰胺的含量为3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谷氨酰胺,其特征是所述的肠溶谷氨酰胺包裹层分别是肠溶硬胶囊,或肠溶衣,或肠溶微型胶囊,或肠溶复合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肠溶谷氨酰胺,是在以谷氨酰胺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外表面包裹一层肠溶包裹层,以保证谷氨酰胺在胃酸中不崩解,直至被引导到肠道后,在肠液中才崩解发挥作用,从而解决了谷氨酰胺在水溶液和酸性胃液中不稳定,口服毒副作用大的问题,为充分发挥谷氨酰胺在临床上的重要作用和生产安全、有效的口服谷氨酰胺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文档编号A61K9/48GK1136919SQ9611749
公开日1996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2日
发明者邵洪, 李显勇 申请人:李显勇, 邵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