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06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静脉注射方式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技术领域。
目前我国通用的静脉注射液均为大包装,即每瓶500ml或250ml,而儿科病人、急症病人往往是边看病情发展边决定输液种类,每次用液量少,而用药品种多。因此,护士配药时常将大部分液体倒掉,例如有时为使用100ml液体,可能要倒掉400ml,不仅造成了液体的浪费,而且操作不便,并容易造成输液器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液袋,它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液体,而且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一个贮液袋,贮液袋上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上端连接有带通气管的瓶塞穿刺针,进液管上装有流量调节器;贮液袋上部还连接有通气注药管,注药管的上端装有空气过滤器;贮液袋的下端连接有输液管。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在输液管上连接有滴斗,滴斗的上方有装在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输液管的下端连接有静脉注射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一瓶液体可由几人次分用,无需倒掉,从而可节省大量液体;二是操作方便,节省了护士的劳动时间;三是可以完全避免污染的发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其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给出的实施例中,贮液袋8上部连接有一根进液管3,进液管3上端连接有瓶塞穿刺针1,瓶塞穿刺针1上带有通气管2,通气管2的端部接有空气过滤器,进液管3上装有流量调节器4。贮液袋8上部还有根通气注药管7,该管的上端套装有空气过滤器5。贮液袋8下端带有输液管9,输液管9的下端可制做成膜性封闭。贮液袋8的上端还带有一个悬挂孔6。本实施例与现有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配合使用。使用时,将瓶塞穿刺针1插入大液体瓶塞中,完全松开流量调节器4,从瓶内分流到贮液袋8内的液体达到所需量时,关紧流量调节器4,拔下空气过滤器5,将药液自通气注药管7注入贮液袋8后再将过滤器5装上,通过悬挂孔6将贮液袋悬挂在输液架上,然后将现有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瓶塞穿刺针插入输液管9的下端,其余操作按输液操作常规进行。
在图2给出的实施例中,其贮液袋8及其以上部分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但它的输液管9上连接有滴斗11,滴斗11上方装有流量调节器10,输液管9下端装有药液过滤器13,该过滤器13的下端装有静脉输液针12。实际上,本实施例是前一实施例和现有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组合。使用时,首先关紧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10,而将进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4完全松开,将瓶塞穿刺针1插入大液体瓶塞中,待进入贮液袋8内液体达到所需量时,关紧流量调节器4,拔下空气过滤器5,将药品注入贮液袋后再将过滤器5装上,然后打开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10,按输液操作规程输液。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袋,其特征是包括一个贮液袋(8),贮液袋(8)的上部连接有进液管(3),进液管(3)上端连接有带有通气管(2)的瓶塞穿刺针(1),进液管(3)上装有流量调节器(4),贮液袋(8)上部还连接有通气注药管(7),通气注药管(7)的上端装有空气过滤器(5),贮液袋(8)的下端连接有输液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袋,其特征是在输液管(9)上连接有滴斗(11),滴斗(11)的上方装有流量调节器(10),输液管(9)下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12)。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袋,是在一个贮液袋的上部带有一根进液管和一根通气注药管,通气注药管的上端装有空气过滤器,进液管的上端连接有带通气管的瓶塞穿刺针,进液管上还装有流量调节器,贮液袋下端带有输液管。本实用新型可使一瓶液体几人次分用,从而节省大量的液体,并且便于操作,特别适合儿科病人和急症病人使用。
文档编号A61J1/10GK2267818SQ9622849
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9日
发明者谭允熙 申请人:谭允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