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673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腔积液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胸腔胸水引流装置。
肺癌继发大量胸水病人,腔内注药需彻底放液。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掩锋式穿刺引流针引流治疗大量胸水,这种操作方案存在着体位固定时间长,易疲劳,导管易堵塞,放出一定量胸水后气体可进入胸腔等一系列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套管易弯曲,不打折,胸水放出后气体不能倒灌且长时间引流不疲劳的胸腔积液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装置包括收液瓶,硅胶管,其特点是收液瓶三通型穿孔器的横向入口接U型管的一端,其上部出口接排气负压管,所述U型管的底部与收液瓶底部持平,U型管的另一端通过滴壶与硅胶管的一端相接,所述硅胶管的另一端与外套管针体相接。硅胶管长度选30cm为宜,U型管高度可定为17cm左右。外套管针体的外套管采用塑料或柔性材料制成。
本装置由于经皮肝穿刺引流套管针(PTCDT)外套管是塑料或柔性材料制成,其韧性好,易弯曲,不打折,固定在胸壁后体位自如,长时间引流不疲劳。另外,U型管中液体能阻止外界气体进入胸腔,从而解决了大量胸水放出一定量后气体由导管进入胸腔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装置包括收液瓶6,硅胶管3,收液瓶三通型穿孔器7的横向入口接U型管5的一端,其上部出口接排气负压管4,U型管5的底部与收液瓶底部持平,U型管5的另一端通过滴壶8与硅胶管3的一端相接,硅胶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体2与外套管针体1相接,外套管针体1的外套管采用塑料制成。在收液瓶三通型穿孔器7刺入收液瓶塞后,将U型管的一端与所述穿孔器7横向入口相接,U型管底部与瓶底持平,其高度为17cm,U型管用胶布固定在收液瓶上。放液前胸腔内注入肝素解决了放液时间长,引流管堵塞的问题。根据U型管中液体两端液面压力差与液面高度差成正比的原理,由液面高度差来补偿胸腔负压,U型管中液体能阻止外界气体进入胸腔。由于胸腔内负压是5cm水柱,U型管要有一定高度才能使双侧液面差大于5cm。U型管操作简单,不必加用单项活瓣结构,患者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收液瓶的位置一定低于胸壁引流部位的高度,放液不畅时可经排气负压管4抽气或负压吸引。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收液瓶(6),硅胶管(3),其特征在于收液瓶三通型穿孔器(7)的横向入口接U型管(5)的一端,其上部出口接排气负压管(4),所述U型管(5)的底部与收液瓶底部持平,U型管(5)的另一端通过滴壶(8)与硅胶管(3)的一端相接,所述硅胶管(3)的另一端与外套管针体(1)相接。
2.依权项1所述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长度为30cm,U型管高度为17cm。
3.依权项1或2所述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针体(1)的外套管采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胸腔胸水引流装置。它包括:收液瓶(6),硅胶管(3),其特点是:收液瓶三通型穿孔器(7)的横向入口接U形管(5)的一端,其上部出口接排气负压管(4),U形管(5)的底部与收液瓶底部持平,U形管(5)的另一端通过滴壶(8)与硅胶管(3)的一端相接,所述硅胶管的另一端与外套管针体(1)相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用于胸腔积水引流领域。
文档编号A61M27/00GK2271899SQ96239210
公开日1998年1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5日
发明者易学宏, 苏冬林, 王斯闻, 赵玉琴 申请人:沈阳铁路局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