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97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者连同短裤等内衣穿着在狭窄胯间的月经片、尿片等的吸收物品,特别是一种具有高度防漏性吸收性物品。
已有的吸收物件大体可分为透水性的顶片,不透水性的背片以及夹置于顶片与背片之间的吸收体,而在吸收物件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侧翼,吸收体的周边具有一圈边翼,该边翼、侧翼是由顶片与背片密封合成的,一般来说,侧翼的主要功能是借助其本身反折至内裤的胯部底面后,以粘胶片予以固定,而吸收物件则以底面(即在背片底面)另一粘胶片而固定在内裤胯部表面上,利用三粘胶片而使吸收物件与两侧翼稳固的保持在胯部,并使其不偏不倚,而且穿着后能防止异位发生。
由于以往的侧翼只用于固定吸收物件,所以不具有防止侧漏的功能,因此,有些发明人为了防止侧漏而设计出左、右两防漏折边。除此以外,当吸收物件穿着在人体下部时,人体的排出液会排泄在吸收体的中央,然后由吸收体的中央再流向两侧,如果没有很好的防止侧漏构造,将使人体排出液由吸收物件的两侧渗出;纵有防止侧漏的构造,也常因使用人的疏忽而使防漏折边没有朝外掀开反而被下体器官压平,进而失去原有防漏功能,因此,有些发明人在吸收体中央设置一导流沟,且在导流沟的两端设置分岐沟,或者是在吸收体的两侧各设一条导流沟,借助它使人体排出液能顺着导流沟而流向吸收体的前后两端,这种方式只能具有导流扩散效果,也并不能保证不会造成侧漏问题,尤其在夜排出液量较大时,侧漏问题仍会发生。
在吸收物件上设置导流沟或密封合线的的主要目的是将人排出液向吸收体前、后两端扩散,或是防止侧漏或防止前、后漏,但从没有任何一种吸收物件是在侧翼或侧翼与吸收体之间借助密封合线以形成防止侧漏及兼具导流扩散的功能。因此,此项设计有待进一步开发。
于是,又有的吸收物件设计,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平2-61000;1990年6月8日申请,名称生理用卫生棉(Absorbing article,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该申请强调一种侧翼可反折的技术,其中,有一对侧翼朝吸收体转折之后,再朝外翻折,进而形成一个反折的侧翼,而在吸收体的两侧端形成反折点,并以热封接或粘接方式予以固定在一接点,至于侧翼的前、后两端的边翼则不加以封接;本案中有一对侧翼底端是封接在吸收体两端之上,它不具沟槽,也不具袋室,而只有边翼才具有沟槽结构,从而用于导引人体排泄物。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该物件防止侧漏性能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它包括顶片、背片、吸收体、侧翼、边翼,所述的一对侧翼由外朝内转折,在吸收体或边翼上沿着侧翼的转折边缘压有一条纵向的密封合线,侧翼的内侧缘下形成一导流沟,侧翼的内侧缘成一挡边。
上述密封线在转折的单层侧翼与吸收体上形成之外,也能在双层侧翼与吸收体上形成或是在双层的侧翼上形成。
由于上述密封线的形成,能使侧翼在翻转至内 胯部底面并予以贴央后,能使侧翼内侧缘与吸收体之间形成一纵向的导流沟与一翘立的挡边,进而使人体排出液顺着导流沟朝吸收体前、后两端纵向散开,并借由挡边以防止侧漏产生。
此外,在侧翼朝内转挡后的两端如以短密封线封合,则可使侧翼的中央部形成一开口型的袋体,借助袋体以达到阻漏功能。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三项优点1、使人体的排出液能沿着左、右两导流槽而迅速的向吸收体的两端扩散,不致集中在吸收体的中央;2、使人体的排出液受到挡边阻挡,而不使人体排出液在由侧翼的边缘流出,避免出现侧漏;3、当侧翼有开口型的袋体形成时,则能成为一很有效的阻漏挡体,防堵人体排出液由侧翼的侧边渗漏而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一)图2本实用新型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二)图3本实用新型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三)图4-6本实用新型单边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封合线为直线形)图7-9本实用新型单边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封合线为点状形)图10本实用新型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图11本实用新型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图12本实用新型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图13图10A-A剖视图图14图10B-B剖视图图15图11C-C剖视图图16图12D-D剖视图图17-22本实用新型吸收物件的俯视图图23本实用新型吸收物件置于内裤内的前视图图24图23的E-E剖视图图25图10所述吸收物件置于内裤胯部的立体构造图图26图1所示吸收物件置于人体阴部的断面图图27图2所示吸收物件置于人体阴部的断面图图28图3所示吸收物件置于人体阴部的断面图图29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图30图29吸收物件的正视图,其一侧翼呈展开状态图31图29吸收物件在内裤胯部的立体构造图图32图29吸收物件置于人体阴部的断面图图33已有吸收物件基本构成图图34已有吸收物件立体图图35已有吸收物件立体图图36已有吸收物件平面图图37图36的A-A断面图图38图36的B-B断面图图1中,10为一般的吸收物件,其构造大体可分为可透水性的顶片11,不透水性的背片12,还有夹置在顶片和背片之间的吸收体13,在吸收物件10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侧翼14,该侧翼是由顶片11和背片12密封而成,吸收体的四周边具有一圈边翼15,该边冀也是由顶片11和背片12所密封而成。一般来说,侧翼14的主要功能是借其本身反折至内裤的胯部底面后而使吸收物件10稳固的保持在胯部顶面,并使其不偏不倚,且在穿着后能防止异位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侧翼14由外朝内反折,即侧翼14的自由端向着吸收体13转折,转折后,在侧翼14上压出一条密封合线20,该密封合线能以熔接方法(例如热封熔线或超声波熔接等方式),在高压作业下而形成。该密封合线20在吸收体10上具有三种实施方式,其中,第一种是在侧翼14经由一次反折后而在吸收体13上形成(即图1所示),或者是侧翼14经由两次转折后而在吸收体13上加以形成(即图2所示),或者是侧翼14经一次转折后在边翼15上加以形成(即图3所示),借助这些方式而使侧翼具有防止侧漏及导流功能。图1、图2、图3中,32为导流沟,33为挡边,34为挡块。
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每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三种变化,现仅以第一种实施方式来说明,图4-6为本实用新型单边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即物件的右侧翼,左侧翼构造与右侧翼构造相同。图4-6中侧翼14在经由一次反折之后,在吸收体13上封切出一条密封合线20,该密封合成20能以直线21(图4)、外弧线22(图5)或内弧线23(图6)三种方式实施。
前述的密封合线20是以连续线来实施,但也能以点状的密封合线或段状的密封合线来实施,例如图7-图9所示即为一例,在图7-图9中所示是本发明单边吸收物件的立体构造图,图中示出吸收体13上封切出一条密封合线20,该密封合线20是以点状直线25(图7)或点状外弧线26(图8)或点状内弧线27(图9)三种方式来实施,至于段状即系由多段的短线连接成一长线,与点状类似,故从略。
图10中,密封合线20与前述三种基本方式不同,此处的密封合线是在侧翼14经一次或二次转折后,不论是在吸收体13上或者在边翼15上形成,其可在侧翼14的左、右两侧端各以一段状的密封合线24加以封合,使得侧翼14的两侧端被固定,而只有中间部分不被固定,所以在侧翼14转折向外之后,该中间部分将形成一暗沟31,该暗沟有如一长口袋隐藏在吸收物件10的两侧边。
除了上述图10外,还可以图11、图12方式来实施。图11中,侧翼14经由二次转折后,在吸收体13上的侧翼14左右两侧端各以一段状的密封合线24′加以封合,使得侧翼14的两侧端被固定,而只有中间部分不被固定,所述在侧翼14转折向外后,该中间部分将形成一暗沟31。
图12中,侧翼14经由一次转折之后,在边翼15上的侧翼14左、右两侧端各以一段状的密封合线24″加以封合,使得侧翼14的两侧端被固定,而只有中间部分不被固定,所以在侧翼14转折向外后,该中间部分将形成一暗沟31。
图13中,侧翼14由外往内转折后,在吸收体13上经由密封合线24予以封切后再往外翻折,由此可形成一导流沟32与一挡边33(详见图26)。
图14中,侧翼14由外往内转折后,因未受到密封合线的封切,所以在往外翻折后可形成一暗沟31,如果侧翼14往内转折宽度较大,则密封合线24封切之后,使得暗沟31的宽度将较大,因此,暗沟31的宽度大小与侧翼14朝内转折的宽度大小及密封合线24的设置位置有很大关系,不过,暗沟31的宽度W1与密封合线24距吸收体13边际之间的距离W2成正比的,即W2愈大,则W1也愈大,反之,W2愈小则W1也愈小。
图15中,侧翼14由外往内转折后,再由内朝外转折,然后在吸收体13上受到密封合线24封切,所以,在向外翻折后可形成一导流沟32与一挡边33及挡块34(详见图27)。
图16中侧翼14由外往内转折后,在边翼15上受到密封合线24的封切,所以在向外翻折后可形成一导流沟32与一挡边33(详见图28)。
图17中,侧翼14在吸收体13上朝内一次反折后,在左、右两端以段状密封合线24封合;图18所示侧翼14在吸收体13上经两次转折后在左、右两段以段状密封合线24′封合的状态;图19是侧翼14在边翼15上经一次转折后,在左右两端以段状密封合线24″封合的状态。
图20中,侧翼14在吸收体13上朝内一次转折后,以一条直线形密封合线21封合状态;图21中侧翼14在吸收体13上经两次转折后,以一条直线形密封合线21,一封合的状态;图22中侧翼14在边翼15上经一次转折后,以一条直线形密封合线21″封合的状态。
图23中,吸收物件10置在内裤40胯部41内面后,再以左、右两侧翼14翻折至胯部41的底面,由于吸收物件10的背片底面具有粘胶片、所以可固定在胯部41的内面,而两侧翼14的背片底面也可借助粘胶片而固定在胯部41的底面。
图24中,吸收物件置于内裤40的胯部41内,而两边的侧翼14是反折至胯部41的底面,当侧翼反折后,将形成一纵向的长暗沟31(或导流沟32),而侧翼14在密封合线的反折边缘将形成一挡边33,进而使人体排出液顺着长暗沟31(或导流沟32)而朝吸收体13前后两端纵向散开,并借助挡边33以防止侧漏产生。
图25中,吸收物件10是位于内裤胯部41的表面上,而侧翼14则自胯部的两侧边缘42弯折至胯部41的底面,侧翼14在吸收体13上是一次反折且左右两端具有段状的密封合线24,所以侧翼14的中央部位将形成一暗沟31,当人体排出液流入于暗沟31后,排出液将会顺着暗沟31而朝前、后两端导流,由于侧翼14本身即具有不透水性,所以人体排出液即无法由两侧渗漏出去。因此,暗沟31具有导流功能,而侧翼内侧边缘所形成的挡边33则具防堵的功能。
图26中,吸收物件10的底面以一粘胶片16贴于内裤胯部41的表面上,而两侧翼14是自胯部的两侧边42弯折至胯部底面,并以侧翼41底面的粘胶片17贴于胯部41底面,而使吸收物件10完全平稳的固定在胯部位置,当两侧翼14被向外且向胯部41底面反折后,其粘胶片17的粘固作用使得侧翼14朝胯部41外缘紧绷,进而使两侧翼14内侧缘的导流沟32呈现出来,而且侧翼14的内侧缘壁面即形成一挡边33,借助导流沟32而将人体排出液朝吸收体13的前、后两端扩散,并借助挡边33以阻扰人体排出液向两侧外渗,图中50为人体阴部。
图27中,吸收物件10的两侧翼14内侧形成一挡块34,且在挡块34的下部可形成有一导流沟32与挡边33,借助该导流沟32以将人体排出液朝吸收体13的前、后两端扩散,并借挡块34以阻扰人体排出液向两侧外渗。
图28中,吸收物件10的两侧翼14内侧缘具有一导流沟32与一挡边33,借助该导流沟32以将人体排出液朝吸收体13的前后两端扩散,并借挡边33以阻扰人体排出液向两侧外渗。
除了上述实施例外,还有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9所示,其中两侧翼14在二次反折之后,于侧翼的上、下两端予以密切封合,进而形成两个块状的封合块25,使得侧翼14在内侧边缘形成一个开口35及一个长暗沟36和一阻挡用的挡边37,开口35可供人体排出液进入于长暗沟36内,而长暗沟36即如同一长容纳槽,可容纳人体排出液并使人体排出液顺着沟体而自两端扩散,又挡边37是用来阻挡人体排出液由两侧边外渗而出。
上图中吸收物件10的两侧翼造型与前述不同(见图30),图中吸收物件10只有一侧翼14是呈展开态,而另一侧翼14′则呈二次反折且上下两端皆予以封合状态,其中侧翼14是一个具有不同宽窄度的翼片,它可分为宽翼片141和窄翼片142,宽翼片141是连接在边翼15的外侧缘,于连接处具有一条长折线143,而窄翼片142是连接在宽翼片141的外侧缘,于连接处具有一条长折线144,宽、窄翼片141、142的形状是上下对称设置的,当侧翼14在折叠时,先以折线143作为第一次反折线,次以折线144作为第二次反折线,最后在侧翼14的上下两层端再密切封合,而形成块状的封合块25,封合块25只是将对折的宽翼片141与吸收体13或边翼15上层的顶片11封合固定,但未与窄翼片142产生封合效果。
上图中吸收物件10如果设在内裤的胯部41底层则如图31所示,其中两侧翼14在转折至胯部41底部后,侧翼14受到拉力影响,而立即形成一纵向的长暗沟36及一用来阻挡用的挡边37,如果穿着在体的阴部50(如图32),则长暗沟36能使人体排出液顺着沟槽而朝上下两端渐行扩前,达到引导的效果。
图33中,11为透水性顶片,12为不透水性背片,13为夹置在顶片、背片之间的吸收体,14为侧翼,15边翼,16为粘胶片,17为粘胶片。
图34中,21为位于吸收体13中央的导流沟,导流沟的两端设置分岐沟22,图35中,在吸收体13的两侧各设置一条导流沟23,图36-38表示花王株式会社申请的名称为生理用卫生棉专利的附图,图36中一对侧翼3A朝吸收体2转折后,再朝外翻折,进而形成一个反折的侧翼,而在吸收体2的两侧形成反折点2B(见图37),并以热封接或粘接方式予以固定在一接点3B,至于侧翼3A前后两端的边翼3C则不加以封接见图38。
权利要求1.一种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它包括顶片、背片、吸收体、侧翼、边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侧翼由外朝内转折,在吸收体或边翼上沿着侧翼的转折边缘压有一条纵向的密封合线,侧翼的内侧缘下形成一导流沟,侧翼的内侧缘成一挡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由外朝内一次转折,在吸收体上沿着侧翼转折边缘压有一密封合线封合,侧翼的内侧缘固定在吸收体上,并形成一导流沟及挡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二次反向转折,在吸收体上沿着侧翼转折边缘压有一密封合线封合,侧翼的内侧缘固定在吸收体上,并形成一导流沟,挡边及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翼由外朝内一次转折,在边翼上沿着侧翼转折边缘压一密封合线封合,侧翼的内侧缘固定在吸收体上,并形成导流沟及挡边。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直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外弧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内弧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连续的线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为点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段状。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连续的线状。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点状。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段状。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连续的线状。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点状。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合线为段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翼由外朝内一次转折,在吸收体上,其左、右两端有一短段状密封合线封合,且左、右两端被封合固定,其中央部位形成一暗沟,而内侧缘形成一挡边。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翼二次反向转折,在吸收体上,其左、右两端有一短段密封合成封合,且左、右两端被封合固定,其中央部位形成一暗沟,且内侧缘形成一挡边、一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翼一次转折,在边翼上,其左、右两端有一短段状密封合线封合,且左右两端被封合固定,其中央部位形成一暗沟,内侧缘形成一挡边。
专利摘要一种具阻挡并导流的吸收物件,它包括顶片、背片、吸收体、侧翼、边翼,所述的一对由外朝内侧翼转折,在吸收体或边翼上沿侧翼的转折边缘压有一条纵向的密封合线,侧翼的内侧缘下形成一导流槽,侧翼的内侧缘成一挡边,密封线可为线状或点状分布,而且能为直线或弧线方式设置。使用时,将侧翼翻转至内裤胯部底面并予以贴固,侧翼内侧缘形成的导流沟可使人体排出液顺着导流沟朝吸收体前、后两端纵向散开,并借助挡边可防止侧漏产生。
文档编号A61F13/15GK2282419SQ9624468
公开日1998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1日
发明者朱国铭 申请人:全日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