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96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
传统的中央杆固定系统,例如发明人另一发明(参见台湾专利第81217786号),其各横向固定复位部件间必须用纵向辅助固定系统予以固定,否则会因脊椎骨节的微动,造成中央杆变形,因此固定结构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再者,锁入同一脊椎骨节两侧的二骨钉,其距离太近时,上述的系统亦不适用。
基于上述原因,发明人又提出本实用新型,用以改善已有技术的中央杆固定系统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中央固定方式的双杆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双杆固定主体、固定杆和旋转钳夹块所构成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包括一双杆固定主体,它由固定承座和分别在该固定承座两端或其侧边的复数个脊椎固定元/组件所构成,其中该固定承座在中央或中央附近有一固定孔,而两端则分别有一固定钳夹块;二固定杆,它们分别在该二固定钳夹块内侧;一旋转钳夹块,其下端有一卡合凸体,用以和该双杆固定主体的固定孔结合,而其两侧均具有弧形凹槽,用以在旋转该旋转钳夹块至其两侧弧形凹槽分别面向该双杆固定主体的两个固定钳夹块时,恰能将该二固定杆,分别夹紧于该二固定钳夹块和该旋转钳夹块的两侧弧形凹槽之间。
上述的双杆固定主体,其固定承座是由基座板和基座板两端向内弯的二固定钳夹块所构成,在该基座板中央或中央附近有一固定孔。这种脊椎固定元/组件可为任意已有技术的脊椎固定元/组件,诸如具有固定槽孔的固定板/块(参见


图1-a),用以和锁入脊椎骨节的骨钉连结,或其他脊椎固定元/组件连结,例如参见发明人另一发明(台湾专利第84202030号申请案),或骨钩,用以直接和脊椎骨节连结,或钩夹于其他脊椎固定元/组件上。该双杆固定主体上的脊椎固定元/组件个数,以二至四组为较佳,以二组为更佳。以该双杆固定主体上具有二组脊椎固定元/组件为例,该二组脊椎固定元/组件可分别在该二固定钳夹块的侧边或两端,以固定板块配合骨钉所构成的脊椎固定元/组件为例,若锁入同一脊椎骨节的二支骨钉间距离较短时,该二组脊椎固定元/组件宜在该二固定钳夹块的侧边,以在同一侧为较佳;若锁入同一脊椎骨节的二支骨钉间距离较长时,该二组脊椎固定元/组件,可在该二固定钳夹块的两端,此时,该二固定钳夹块虽仍在该固定承座两端,却是位于该双杆固定主体中间近两端处。
上述该双杆固定主体的二固定钳夹块,均是向该固定承座的内面弯曲,成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的弧度,依该固定杆的弧度而定,以实质上和该固定杆具有相同弧度为较佳。
上述固定杆,可为任意已知技术的脊椎复位装置用固定杆。当然该固定杆亦可附加其他结合元件,诸如辅助固定元件,例如横向辅助固定元件(固定索、固定钩等)。
上述该旋转钳夹块下端的卡合凸体,其大小是和该双杆固定主体的固定孔互相配合,用以结合成一体,其结合方式可为任意已知结合方式,例如卡合(参见
图1-a)。
该旋转钳夹块的设计,应以直放(指二弧形凹槽的连线和该双杆固定主体的二固定钳夹块连线互相垂直)时,它和该二固定钳夹块间的空隙,分别可置入该二固定杆,而横放(指二弧形凹槽的连线和该双杆固定主体的二弧形凹槽连线平行)时,它和该二固定钳夹块恰能紧密夹紧该二固定杆。
为了使该旋转钳夹块旋至定位(即其两个弧形凹槽分别和该双杆固定主体的二固定钳夹块夹紧二支固定杆)后,不会因脊椎骨节微动而松动,必要时,可在该双杆固定主体的基座板和该旋转钳夹块的相对位置上,设置一组或复数组防退机构,例如防退卡榫或防退卡槽,下列
图1-a中,明显可看出该双杆固定主体的基座板上没有一防退凹槽,而该旋转钳夹块则于相对位置上设有防退凸榫(图中未示,参见图2-b)。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由于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的中央是由双杆取代单杆,因此其牢固性较佳,装置方法简单。而且不会因为脊椎骨节的微动,造成双杆变形。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在锁入同一脊椎骨节的二支骨钉(或骨钩)间的距离较短时,亦可使用。
现以一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a至1-c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装配顺序示意图。
图2-a为
图1所示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于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2-b为
图1所示旋转钳夹块的侧视图。
图3-a至3-c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装配顺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6-a至6-d为本实用新型第2个较佳实施例的装配顺序示意图。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a中,100为双杆固定主体,110,120为二固定钳夹块,130为基座板,140和150分别为位于固定钳夹块110和120同侧边的固定板,它具有粗面141(151)和固定槽孔142(152),用以和例如双螺牙固定骨钉等结合成一体(参见发明人另一发明第84202031号申请),131和132分别为基座板130上的固定孔和防退凹槽;400为旋转钳夹块,其中410,和440分别为具有裂缝411的卡合凸体和工具锁合螺帽(用以配合工具,必要时,可进一步连结其他固定元/组件),而420和430则为两侧弧形凹槽,从本图中可以看出将具有裂缝411的卡合凸体410,插入该双杆固定主体的固定孔131,于该裂缝部位411通过固定孔131后,自动张开,而卡在该固定孔外。
图1-b中,200和300分别为二固定杆,其余各标号定义同
图1-a。由图可见将固定杆200和300,分别置于该旋转钳夹块的二弧形凹槽(420,430)、和该双杆固定主体的二固定钳夹块(110,120)之间。
图1-c中,各标号定义同
图1-a和
图1-b,由图可见,旋转该旋转钳夹块400,使其能卡紧二固定杆200和300。
图2-a为
图1-a至1-c所示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配合发明人另一发明的双螺牙固定骨钉,结合后的侧视图,其中标号500为双螺固定骨钉,其余各标号的定义同
图1-a至1-c。该双螺牙固定骨钉和
图1-a至
图1-c所示固定板140或150的结合方式和结合顺序,参见图3-a和3-b。
图2-b为旋转钳夹块400的侧视图,其中标号410至440定义同
图1-a至1-c,而460和470为旋转钳夹块400上的防退凸榫。
图3-a中,标号110至152定义同
图1-a至1-c,但其中二固定板140和150分别在固定钳夹块110和120的两端;而500为双螺牙骨钉,其中510,520,530和540分别为螺钉部、第二螺牙部、止落部和工具孔;600为用以将该双螺牙骨钉500和该固定板150结合并固定成一体的结合组件,其中610,620,630,640和650分别为调高垫片、调向垫片、压花调向片、压花调向片(630和640相同)和固定螺帽。
图3-b中,各标号定义同图3-a,其中双螺牙固定骨钉500已锁入脊椎骨节(图中未示),并依序套上调高垫片610、调向垫片620和压花调向垫片630(双螺牙固定骨钉500'也完成相同步骤)后,分别将固定承座的固定板140和150套在双螺牙固定骨钉500'和500上,而后,套入压花调向片,再锁紧固定螺帽600。另一端则显示结合组件600'将双螺牙固定骨钉500'固定于固定板140后的结合状况。
图3-c中,各标号的定义同
图1-a至3-b。其中两支固定杆200和300、旋转钳夹块400及双杆固定主体的结合方法,参见
图1-a至1-c。
图3-a至3-c中,双螺牙固定螺钉500和结合组件600的结合方式,及其优点,参见发明人第84202030号申请。
图4中,标号110至650的定义同图3-a至3-c;150'为侧位固定环,其功能与
图1-a至3-c的固定板150相同,其它以套入方式,套合于该固定承座两端的延伸杆155上,156、157和158分别为其上套环片,下套环片和裂缝;而660为万向衬环,它与调高垫片610、调向垫片620、固定螺帽650,构成结合组件,将侧位固定环150'夹紧(裂缝158密合)于该延伸杆155上,使整个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构成一体。
图5为图4所示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其中各标号的定义同图4。其中双向箭头表示可调整侧位固定环150'和延伸杆155的装配位置,以符合二支双螺牙固定骨钉间的距离,而环状箭头表示可由万向衬环调整双螺牙固定骨钉和侧位固定环间的装配角度(详见发明人第84202030号申请案)。
图6-a中,110,120和130定义同
图1-a,而
图1-a中的固定板140和150,则修正为骨钩140'和150',用以配合钩状体500',其中510'和520'分别为钩状体500'的钩部和螺牙部;651和652分别为螺帽,用以将钩状体500'和双杆固定主体100构成一体,如图6-b所示。图6-b中,各标号定义同图6-a。图6-c中各标号的定义同
图1-a或图6-a,其中该二固定杆200、300和旋转钳夹块400的装配方式,参见
图1-a至1-c。图6-d各标号定义同图6-a至6-c,它是骨钩式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装配后的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包括一双杆固定主体,是由固定承座和分别在该固定承座两端或其侧边的复数个脊椎固定元组件所构成的一个中央双杆固定主体和固定杆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承座在中央或中央附近有一固定孔,而两端则分别有一固定钳夹块;和二固定钳夹块内侧分别有二固定杆;和一旋转钳夹块的下端有一与双杆固定主体的固定孔结合卡合凸体,旋转钳夹墙的两侧均具有弧形凹槽。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脊椎固定元/组件为固定板块。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脊椎固定元/组件为骨钩。
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脊椎固定元/组件是在该固定钳夹块侧边。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脊椎固定元/组件是在该固定钳夹块两端。
6.按权利要求1、2或3项所述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其中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钳夹块和该脊椎固定元/组件具有互相配合的防退凹槽或防退凸榫。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钳夹块和该脊椎固定元/组件具有互相配合的防退凹槽或防退凸榫。
8.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钳夹块和该脊椎固定元/组件具有互相配合的防退凹槽或防退凸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中央双杆式脊椎固定复位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双杆固定主体,它由固定承座和分别在该固定承座两端或其侧边的复数个脊椎固定元/组件所构成,其中该固定承座在中央或中央附件有一固定孔,而两端则分别有一固定钳夹块;并在内侧有二固定杆和有一旋转钳夹块,其下端有一卡合凸体,两侧均具有弧形凹槽。该装置牢固性较佳,装置方法简单。而且不会因骨节缴动造成双杆变形。
文档编号A61B17/58GK2274945SQ9624456
公开日1998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6日
发明者林智一 申请人:林智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