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式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06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椅式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椅式按摩机。
传统椅式按摩机包括一个由座位和靠背组成的椅体和一个如

图11所示,配置于靠背中的按摩传动装置100。按摩传动装置100的结构特点是,通过膨胀和收缩带摺式风箱边101的气室102,使像揉搓球一样的按摩头103,相对使用者的背部或类似部位膨胀和收缩。
气室102包括配置于靠背支柱相对两侧的上和下对左右气室,在交替起动上对气室102和下对气室102,或4个气室同步起动时,按摩机就进行揉、拍、颤等单项或混合按摩动作。
在此类按摩机中,按摩传动装置100一般是由电动或手动驱动,基本上沿靠背高度运动,在此类按摩机中,现有的已知按摩机都是,使按摩传动装置100不停地上下往复运动,同时伴以前面提到的按摩传动装置100的按摩动作,从而产生滚动按摩效果。
上对或下对气室102同步膨胀,就使相应的按摩头103同时按压使用者脊柱两侧的部位。这样就常使使用者有一种来自靠背的排挤感。因此,即使是产生的拍击或振颤按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满意,但却不能提供一种使人感到满意的揉搓效果。
按摩传动装置100的结构是,正如上面所述,可以基本上沿靠背高度运动,每个按摩头103均运动至正好对应于使用者背部坚硬处时,才产生有效按摩。这种结构的按摩传动装置100要适用于不同高度和不同硬度部位的各种使用者。但每次在颈部和腰部之间移动按摩传动装置100太费时间,因此,如果使用者不能忍受,他就得不到一种轻松感。
另外,当标准的按摩传动装置使用气室102时,从膨胀的气室102放气速度相当慢,所以,气室102的收缩率也相当低。这就使使用者很难感觉到按摩头103的压力急剧降低带来的舒适感。亦即,不可能造成压力急剧变换带来的揉搓或类似动作,这就产生按摩效果降低的缺点。
为克服这一缺点,例如,可要求此种按摩机安装与气室102相联的抽气装置。但安装这样的抽气装置等会使机器体积增大,结构复杂,价格提高,产生运转噪声。
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上述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要靠揉搓动作产生良好按摩效果的椅式按摩机。
据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摩机,它包括一个包括由座位和靠背的椅体,该座位有一可基本水平伸展的座面,该靠背可从座位上基本垂直伸展;配置于靠背内的第一对左右按摩头;配置于靠背内,位于第一对按摩头下方的第二对左右按摩头;一个用于驱动第一对和第二对按摩头的传动装置;以及控制传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使第一对和第二对按摩头交替进行第一动作第一对的左按摩头和第二对的右按摩头同步动作,和第二动作第一对的右按摩头和第二对的左按摩头同步动作。
使用这种结构,使用者的位于第一对和第二对按摩头之间的部位得到横扭状按摩(揉搓)。这种按摩在此称为“交叉揉搓”。其结果是可得到很有效的按摩(揉搓)作用。
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一和第二对按摩头相对应的气室,当向这些气室充气时,就会膨胀;当放气时,就会收缩。每一气室均装有放气辅助装置,用于产生偏压力,促使处于膨胀状态的气室收缩。
由于有这一特点,处于膨胀状态的气室迅速收缩,结果产生调制按摩或揉搓动作。这样,使用者就可感到按摩头急剧减压。
安装放气辅助装置就免除了抽气或类似装置,这样就能解决按摩机体积变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和产生运转噪声的问题。
为提高按摩效果,就有必要适当地和准确地刺激使用者身体的有效部位。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了这一事实虽然不同高度的个体间,有效部位的位置存在个体差异,但坐在椅体中的个体间,以距臀部高度为准,在背的下部和腰部有效部位的位置却只有很小的差异,而相反地,在背的上部,包括颈和肩却有较大差别。
因此,第一对和第二对按摩头就可以配置在靠背的下部,以便按摩坐在椅体中的使用者的腰部。
根据本发明,本按摩机还包括配置在靠背中,位于第一对按摩头上面的第三对按摩头,它在靠背内做基本垂直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对和第二对按摩头可以固定在靠背的下部。
若用这种结构,就不要求第三对按摩头移动相当长的距离,但要有一定距离,另外,第一对和第二对按摩头可与第三对同时对使用者的腰部按摩。这样,按摩机就基本不会使使用者难以忍受,就可以准确和适当地针对有效部位按摩,而不需考虑个体间,例如在高度上的差异。
结合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说明,就可明了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随之而来的优点。
图1是本发明所述椅式按摩机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按摩机靠背内部结构(后架)前立视图,图3是沿图2A-A线的断面图,图4是沿图2B-B线的放大断面图,图5是按摩机的下按摩传动装置有关部件分解透视图,图6(a)和图6(b)是下按摩传动装置交叉按摩使用者背部(腰)的方式示意图,图7是沿图2C-C线的放大断面图,图8是该按摩机的上按摩传动装置的有关部件分解透视图,图9是将椅体各部件放平、折叠,以便存放时的示意性侧立视图,图10是支撑按摩机结构的后架部件分解后透视图,以及图11是传统按摩传动装置实例示意侧视图。
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详述首先参看图1,如本发明所述,椅式按摩机I包括椅体2,下按摩传动装置3,上按摩传动装置4和控制装置5。椅体2包括座位6,其座面大致水平方向伸展,和从座位6基本垂直方向伸展的靠背7。按摩传动装置3和4均配置于靠背7内。下按摩传动装置3配置于靠背的下部,以便按摩坐于椅体2中的使用者的腰部,而上按摩传动装置4则配置于靠背的上部,以便按摩使用者背的上部,包括颈部和肩部。
椅体2有两条腿II,分别位于座位6的两侧,并有一搁脚板12,位于座位6的前面,每条腿II均与扶手10构成一个整体。如图9所示,靠背7和搁脚板12均可与座位6变换角度,使椅体2可以后斜和折叠。因此,椅式按摩机I可以视具体情况紧密折叠存放。
靠背7向后放(见图9箭头a),座位6向前移(见箭头b),搁脚板12弹起(见箭头c),椅体2即放平。相反地,将靠背7抬起,座位6向后退,搁脚板12放下,椅体即恢复原来状态。这些动作都是通过一个连杆机构(未示出)和类似机构相互协调,由一个适当的电动或液压传动装置自动或半自动完成的。
将靠背7向前折(见箭头d),座位6置于其后位置,搁脚板12放在其低位,就可将椅体2折叠起来。
如图10所示,这些放平和折叠动作都是靠安装了构成靠背7的后架15下面的支架16来完成的。放平动作就是后架15和支架16分别向后绕枢轴18旋转,并伸过腿架17,形成平放状态的完整部件;相反地,折叠动作仅将后架15向前转成折叠状态,而支架16则与腿架17相对保持固定不变。
参见图2-图5,下按摩传动装置3包括一个固定在后架15下部的下底板20和固定在下底板20前侧的上和下对左右气室22,每一气室22均为摺式风箱结构,在气泵(未示出)向其充气时,便于膨胀;在放气时,便于收缩。上和下对气室22分别装有第一对和第二对左右按摩头23。
连接板25将第一对左右按摩头23相互连接起来,它有一中间部件,作为安装部24使用,而连接板25在此固定在下底板20上。第二对左右按摩头23与此相同。连接板25包括一个板簧其造型可使左按摩头23,在其对应的左气室22膨胀时,逐渐转到安装部24的左沿24a附近,以便使其向右前方凸出出来(如图4所示向右下方凸出),并且可使相对的右按摩头23,在其对应的右气室22膨胀时,逐渐转到安装部24的右沿24a附近,以便使其向左前方凸出出来(如图4所示向左下方凸出)。
每个按摩头23都有一个基本垂直延长,半圆筒状鼓凸件26,适于按摩使用者的腰部。每对按摩头23的鼓凸件26都是对称配置,中间由靠背中心线隔开,使用者的脊骨正对准该线。每个按摩头23均由诸如橡胶或有适当弹性的软塑料这样的弹性材料构成。每个按摩头23可以是空心的,以提高其弹性,也可以是实心的,利用材料本身的弹性。
连接板25如前面所述包括一个板簧,在对应的气室22处于收缩状态时,适于保持正常状态或卸载状态。因此,每个气室越是膨胀,连接板25累积的偏向正常状态的弹簧偏压力就越大。另外,要说明的是,安装部24的右和左侧上连接板25的相对部均用作放气辅助件28,以产生偏压力,有利于相应气室22的收缩。
在每个气室顶部装有一个圆筒状防脱帽22a,该帽顶面有三个接合凸块22b,用于接合连接板25上的三个接合孔25a,使气室22和连接板25相互紧密连在一起。
每个气室22均由一个斜面支座30支撑,该斜面从靠背7开始增加,横向向外走向,逐渐远离底板20。每个气室22都是随连接板25的摆动,沿弧形膨胀/收缩轴线膨胀和收缩。安装斜面支座30就可把膨胀/收缩轴的弧度减到最小程度。
更具体地说,如果每个气室22是沿大弧度轴线膨胀和收缩,那么,气室22边上的一部分(横向朝外部分)总是很大地膨胀和收缩,而相反地,该边沿对面的部分(横向朝内部分)的却总是很小地膨胀和收缩。因此,若没有斜面支座30,每个气室膨胀/收缩大的地方就很可能损坏,或者就易于导致不均匀膨胀和收缩。安装斜面支座30就克服了这些缺点。
斜面支座30的倾斜角度可根据相应气室22的大小或安装位置和类似因素而变化,但在本实施例定为约10°。
控制装置5包括配置在座位6下部的电子电路。下按摩传动装置3可由控制装置5控制。这样,一对斜向相对的气室22(例如,左上气室右下气室分别对应于第一对的左按摩头和第二对的右按摩头)就同步进行膨胀/收缩,同样地,另外一对斜向相对的气室22(例如,右上气室和左下气室分别对应于第一对的右按摩头和第二对的左按摩头)也同步进行膨胀/收缩,而这两对斜向相对的按摩头均保持交替开关的时序。
更具体地说,如图6(a)所示,对使用者腰的左上部和右下部的同时按摩动作与图6(b)所示的对使用者腰的右上和左下部位的同时按摩动作交替进行。这样,使用者得到的强力揉搓就像是使他或她的腰部受到横向扭转一样。这种独特的按摩在此称为“交叉揉搓”。
下传动装置3可这样控制,使上对左右气室22(对应第一对按摩头)与下对左右气室22(对应第二对按摩头)同步膨胀和收缩,其按摩效果就像挤抓使用者腰部一样。在此情况下,也可使上对和下对交替进行,或四个气室22同步进行。
参见图2,3,7和8,上传动装置4包括一个固定在后架15上部的可动支座42,用于沿导轨41做大致垂直运动,导轨装在后架15上基本垂直延伸的相对框件内;一对安装在可动支座42前侧的左右气室43;和一对即第三对分别装于成对气室43上的左右按摩头45。
每一按摩头45都包括一个可以绕基本水平走向的支撑轴46转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滚子。托住这一支撑轴46的支柱47用铰链部48枢轴式安装于可动支座42上,该铰链轴部48在左右气室43之间基本是垂直延伸。
按此结构,当左气室43膨胀时,相应按摩头45就向右边移动,而相反的,当右气室43膨胀时,相应按摩头45就向左边移动。
正如从图8清楚可见的,上述铰链48有一个连接支柱47和底板50的铰链销51。每一气室43都通过底板50安装在可动支座42上,而底板50尺寸的大小要能支撑相应气室43。因此,可以看到每个气室43都固定在相应底板50和支柱47之间。
弹簧54绕在铰链销51上,以迫使支柱47压向底板50。这样,当气室43逐渐膨胀时,使每一气室43收缩的弹簧偏压力就变得更大。亦即,包括铰链48和支柱47在内的这个部分用作放气辅助件56,以产生弹簧偏压力,以利每个气室43的收缩。
每个气室43的顶部都装有一圆筒状防脱帽57,在其顶面装有三个接合凸块57a,与支柱47上的三个接合孔相接合,使气室43和支柱47相互紧密连接。
如图7所示,每个气室43都由斜面支座60支撑,由于斜面由靠背7出发,横向向外走向,所以,它是由此出发向前延伸(图7是向下),逐渐远离可动支座42。每个气室43都是随支柱47和铰链48的枢轴转动,沿弧形膨胀/收缩轴线膨胀和收缩。安装斜面支座60就可把膨胀/收缩轴的弧度减到最小程度。
更具体地说,如果每个气室43是沿大弧度轴膨胀和收缩,那么,气室43边的一侧部分(横向向外部分)膨胀和收缩总是要大,而相反地,该边沿对面的部分(横向朝内部分)总是要小地膨胀和收缩。因此,若没有斜面支座60,每个气室43膨胀/收缩大的地方就很可能损坏,或者就易于导致不均匀膨胀/收缩。安装斜面支座60就克服了这些缺点。
斜面支座60的倾斜角度可根据相应气室43的大小或安装位置和类似因素而变化,但在本实施例定为约10°。
前面提到的可动支座42靠可动支座传动装置62,沿后架15做大致垂直运动。此传动装置62包括一个可转动的进给螺旋轴63,它基本上是沿后架15垂直延伸;一个动力源构件64,其中包括一个使进给螺旋轴63前后转动,并带有减速器的电机。进给螺旋轴63是螺纹连接,并垂直穿过装在可动支座42后侧上的螺母65。
可动支座42装有上对相对导滚66和下对相对导滚66,可使可动支座42沿导轨41平稳移动,而该导轨41基本垂直沿后架15的相对框件延伸。
正如从图2,3,10上清楚可见的,安装板70将动力源构件64固定在位于后架15后侧的上和下加强连接板68和69中下边一个上,这样,进给螺旋轴63就在下按摩传动装置3后面延伸。
按此结构,可动支座42或上按摩传动装置4可在最大范围内(即往下至下按摩传动装置3的上沿)做基本垂直运动。但是,如果用安装板70将动力源构件64装在上加强连接板68上,那就会使进给螺旋轴63变短。
在此实施例中,还有一个未示出的诸如限位开关或传感器这样的探测器,用于探测上按摩传动装置4的上限和下限位置,配置于后架15或可动支座42上,这样就可使上按摩传动装置4自动运行。
上按摩传动装置4如此构制,就使使用者的脊骨和颈椎两侧,从颈到背的上部都可靠左右气室43的同步膨胀和收缩得到同时按摩。这样,使用者就可享受到像是挤抓其相应部位一样的按摩效果。
另外,由于可动支座42与做膨胀/收缩动作或停留于膨胀或收缩状态的气室43的上下移动。就使使用者享受到按摩头45在其背上滚动带来的滚动按摩效果。
上按摩传动装置4可以单独或与下按摩传动装置3同时运转。
上述实施例可做如下修改,例如下按摩传动装置3可做成上下运动的装置。另外,上按摩传动装置4可以做成静止的。若下按摩传动装置3做成上下运动的装置,其移动范围可从腰部延伸到颈部,就可去掉上按摩传动装置4。
对于上按摩传动装置4来说,可使用一个与下按摩传动装置3同样结构的按摩传动装置,即后架15的上下部位分别装相同结构的按摩传动装置。
分别与相应气室22、43相连的放气辅助件28、56可不必作为按摩头支撑件使用。因此,就可以在气室22、43的里边或外边安装盘簧等,作为放气辅助件28、56,以利气室的收缩。
另外,支撑气室22、43的斜面支座30、60可以取消。每个气室22、43可以设计成方形,而不是圆形。每个按摩头23、45也不必特别限制形状或支撑结构。
每个气室22、43可以是气球状结构,代替摺式风箱结构,或者设计成直接按摩使用者身体,而不用相应的按摩头22、45。
椅体2不限定其特种结构。例如,座位6或搁脚板12可安装适用的按摩传动装置。
在此仅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正如熟悉本项技术的人会明显看到的那样,可以在实施例上做出各种修改,改进,而不离开下列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椅式按摩机,包括一个包括座位和靠背的椅体,该座位有一可基本水平伸展的座面,该靠背可从座位上基本垂直伸展;配置于靠背内的第一对左右按摩头;配置于靠背内,位于第一对按摩头下方的第二对左右按摩头;一个驱动第一对和第二对各按摩头的传动装置;控制传动装置的控制设备,使第一对和第二对按摩头交替实施第一动作第一对的左按摩头和第二对的右按摩头同步动作,和第二动作第一对的右按摩头和第二对的左按摩头同步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按摩头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有一鼓凸部分,用于按摩人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按摩头均可从靠背向前移向与之配对的按摩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按摩头均枢轴式支承在靠背内的一块底板上,并且,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一和第二对按摩头相对应的上对和下对左右气室,在向这些气室充气时,就会膨胀;在放气时,就会收缩,并置于每一按摩头和底板之间,以便在其膨胀和收缩时,使相应按摩头摆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对的左右按摩头均由一可弹性变形的连接件相互连接,该连接件有一中间部,作为安装部之用,连接件在此固定在底板上,每一按摩头均绕其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的造型可产生一种偏压力,当其弹性变形时,可促使相应气室收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气室均为可膨胀和收缩的摺式风箱结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气室都是通过一个斜面支座固定在底板上,该斜面从靠背开始,横向向外伸出,使其从靠背出发向前逐渐偏离底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气室均为可膨胀和收缩的摺式风箱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对按摩头的上对和下对左右气室,在这些气室充气后,就膨胀,放气时就收缩,并且,这些气室每个都装有放气辅助装置,以产生偏压力,促使相应气室收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气室都固定在配置于靠背内的底板上,放气辅助装置包括一个连接底板和相应气室导胀端的弹簧,以促使气室收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该弹簧使每一按摩头与相应气室的导胀端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气室均为可以膨胀和收缩的摺式风箱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对按摩头配置于靠背的下部,以便按摩坐在椅体中的使用者的腰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椅式按摩机,还包括一个配置在靠背内,位于第一对按摩头上边的第三对左右按摩头,该第三对按摩头可以在靠背内基本垂直地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对按摩头固定在靠背的下部。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对按摩头相对应的三对左右气室,这些气室在充气时,均可膨胀;在放气时,均可收缩。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气室均装有放气辅助装置,以产生偏压力,促使气室收缩。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气室均为可以膨胀和收缩的摺式风箱结构。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椅体可以放平和折叠。
全文摘要
一种椅式按摩机,包括:一个椅体,由一个座位和一个靠背组成,座位有一可基本水平伸展的座面,靠背可从座位基本垂直伸展;配置在靠背内的第一对左右按摩头;配置在靠背内,位于第一对按摩头下方的第二对左右按摩头;一个驱动第一和第二对每一按摩头的传动装置;控制传动装置的控制设备,以使第一和第二对按摩头交替进行第一动作;第一对的左按摩头和第二对的右按摩头同步动作,和第二动作;第一对的右按摩头和第二对的左按摩头同步动作。
文档编号A61H7/00GK1204502SQ9712302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7日
发明者林法之 申请人:家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