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瘫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041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克瘫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偏瘫、肢体麻木、脑血栓的良药-克瘫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现有的治疗偏瘫、脑血栓疾病的药物有中草药煎汤服用的,煎药既费时,又劳神,服药汤令患者苦不堪言,很难坚持治疗,影响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的克瘫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以下方式可实现本发明克瘫胶囊配方包括当归占10-15%、川芎占10-15%、赤芍占10-15%、地龙占40-60%、丹参占10-15%。
上述胶囊的制备方法取占总量10-15%的当归、10-15%的川芎、10-15%的赤芍、10-15%丹参、40-60%的地龙,粉碎后混合熬制,使其浓缩成膏状,再加入以上药材的粉末,充分搅拌,使其成颗粒状,经干燥,再经紫外线灭菌后装入胶囊中。
本发明采用粉碎后熬制的工艺,这样使药材的有效成份能够充分析出,保证了药力、药效,克瘫胶囊服用方便,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麻木、语言不利、头痛头昏、耳鸣等病症有明显疗效,对脑血栓、冠心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等均有预防及治疗作用,疗效达95%。
实施例1克瘫胶囊的配方包括占总量15%的当归、15%的川芎、15%的赤芍、15%丹参、40%的地龙,把以上各组分的药材粉碎后混合熬制,使其浓缩成膏状,再加入以上药材的粉末,充分搅拌,使其成颗粒状,经干燥,再经紫外线灭菌后装入胶囊中。
实施例2本发明的配方包括占总量10%的当归、10%的川芎、10%的赤芍、10%丹参、60%的地龙,把以上各组分的药物粉碎后,混合熬制使其浓缩成膏状,再加入以上药材的粉末,充分搅拌,使其成颗粒状,经干燥,再经紫外线灭菌后装入胶囊中。
实施例3本发明的配方包括占总量12%的当归、12%的川芎、14%的赤芍、14%丹参、50%的地龙,把以上各组分的药物粉碎后,混合熬制使其浓缩成膏状,再加入以上药材的粉末,充分搅拌,使其成颗粒状,经干燥,再经紫外线灭菌后装入胶囊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克瘫胶囊,其配方包括当归占10-15%、川芎占10-15%、赤芍占10-15%、地龙占40-60%、丹参占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的制备方法,取占总量10-15%的当归、10-15%的川芎、10-15%的赤芍、10-15%丹参、40-60%的地龙,粉碎后混合熬制,使其浓缩成膏状,再加入以上药材的粉末,充分搅拌,使其成颗粒状,经干燥,再经紫外线灭菌后装入胶囊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克瘫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当归占10—15%、川芎占10—15%、赤芍占10—15%、地龙占40—60%、丹参占10—15%。取以上药物经粉碎后,熬制浓缩成膏状,再制成颗粒,经干燥、灭菌后装入胶囊中,克瘫胶囊服用方便,见效快,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之功效,对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耳鸣、冠心病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等症有明显疗效或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K9/48GK1193528SQ9712532
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世国 申请人:刘世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