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循环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21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肢体循环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属于医疗保健器械领域。
人体内的血液及淋巴液依靠血液循环系统及淋巴液循环系统的正常工作,使人得以健康地生存,如这些系统工作不正常,将使血液淤积在双腿静脉中及淋巴液淤积在淋巴管中,从而导致双腿肿胀、水肿、静脉曲张、腿部溃疡及血栓形成的危险。使用肢体循环按摩器可促进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
目前国内生产的此类产品,由空气压缩机、气压调节器、定时器、气管和气垫组成,虽其构造较简单,但只有两路输出,远不能满足患者治病的需要。日本伊藤公司制造的MEDOMER牌CP-110A型血液循环按摩器也只有四路输出,且价格昂贵、疗效不明显。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多路输出、构造简单、疗效好的肢体循环按摩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肢体循环按摩器,它包括箱体、空气压缩机、气压调节器、定时器、输出气管、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装有减速电机和气路分配器,其中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经所述气压调节器接气路分配器的输入,气路分配器的各路输出分别经各输出气管接至所述气垫;所述定时器控制空气压缩机和减速电机的启停;减速电机驱动气路分配器。
气路分配器由圆形静盘和圆形动盘构成,静盘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其上开设中心连接孔、一进气孔、一回气孔、数个出气孔,进气孔和回气孔分别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各出气孔分别与各输出气管连接;动盘上设中心连接孔和气槽;动盘和静盘贴合,并借助它们的中心连接孔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气垫由外套和其内的气袋组成,气袋由多个相互隔绝的水平小气袋构成,各小气袋与各输出气管的末端连接;外套的两纵边设有将外套连接成筒状的连接件。
使用时,将气垫裹在病人的肢体上,减速电机驱动气路分配器的动盘缓缓旋转,空气压缩机送出的带压空气经气路分配器逐步进入输出气管,使气垫随气袋自下而上充气也自下而上向病人肢体施压,当气路分配器转动到排气位置时,气袋中的气体被释放,气垫便不再向病人肢体施压,如此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过程,本按摩器便可对病人施行自下而上按摩肢体的动作,达到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的效果。
本装置有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故而除了用于治病外,还具有健身的功能,尤对中老年人了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保健仪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气路分配器的静盘结构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气路分配器的动盘结构图;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图6是气垫的结构图;图7是图6中气袋的A-A向视图。
请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4及装在箱体4内的空气压缩机1、减速电机2、气路分配器3、气压调节器5、定时器6、输出气管7、气垫8。空气压缩机1的输出端通过管路经气压调节器5接气路分配器3的输入,气路分配器3的各路输出分别经各输出气管7接至气垫8;定时器6控制空气压缩机1和减速电机2的启停;减速电机2驱动气路分配器3。
请参照图2~5,气路分配器由圆形静盘31和圆形动盘32构成。静盘31用一底座垂直固定在箱体4的底面上,其上开设中心连接孔311、一进气孔312、一回气孔313、9个出气孔314,进气孔312和回气孔313分别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1连接,9个出气孔314分别与9根输出气管7连接;动盘32上设中心连接孔321和气槽322;动盘32和静盘31贴合,并借助它们的中心连接孔321、311与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动盘32用螺母与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紧固在一起。
再请参照图6、7,气垫由外套81和其内的气袋82组成,气袋82内部由隔层821间隔成相互隔绝的9个水平小气袋,9个小气袋各通过孔822与9根输出气管7的末端连接;外套81的两纵边设有将外套81连接成筒状的连接件811(表示在
图1中为拉链,也可是尼龙搭扣或绳带)。为适应病人肢体上粗下细的体形,外套81及气袋82的展开平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状。
下面叙述其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两个气垫8裹在病人的腿部(或上肢),设定定时器6的定时时间后,减速电机2便带动气路分配器3的动盘32缓缓旋转,空气压缩机1产生的带压空气经气压调节器5调节成病人所需的压力后,再送至气路分配器3上静盘3的进气孔312中,随着动盘32的旋转,该带压空气便经由动盘32上的气槽322,依次从静盘31上的9个出气孔314输出,并经9根双路输出气管7依次送到两个气垫8的9个小气袋中。小气袋从下而上依次递加地充气,随小气袋自下而上地充气,气垫8也自下而上向病人肢体施压,当气路分配器3的动盘32转动到排气位置时,各小气袋中的气体同时被释放,气垫8便不再向病人肢体施压,如此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定时器6的设定时间到时为止。这样由于气垫8的压力作用,患者腿中的积液就被由下至上驱动而加速循环速度。由于气垫8是由下至上的递加充气,即第一个小气袋充完气后,在第二个小气袋充气时第一个小气袋中的气并不放掉。同理,在第三个小气袋充气时第一、第二个小气袋中的气也不放掉,如此直到第九个小气袋充气时前八个小气袋中的气仍不放掉,这样就使患者腿中的积液在本装置的驱动下,只能向上流动而不能返回。气路分配器3在减速电机2驱动下,每30秒钟一个循环依次递加地充气、放气,通过气垫8将压力传递到患者的腿部,如此不断地驱动腿中的积液加速循环,达到祛病益康的目的。本按摩器通过上述对病人施行自下而上按摩肢体的动作,达到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的效果。定时器6用于调节治疗时间的长短。
如果将气垫8倒置裹在病人的四肢,则可以促进血液向远端流动,使肢体远期末梢缺血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治疗因动脉硬化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而导致的动脉性缺血的效果。
此外,空气压缩机1还可通过一根管路直接接至各输出气管7,该管路中设置进气阀和出气阀,控制进气阀和出气阀定时启闭,使气垫8的上下部同时向肢体加压和释压,这样本装置又可作按摩保健器械使用。
为方便收藏,在箱体4中可设计容置输出气管7和气垫8的隔仓。
本装置经邮电总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蚌埠医学院、沈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临床应用,结果表明1.对四肢静脉、淋巴回流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它能促进四肢血流淋巴侧支循环的建立、加速血液淋巴循环;2.对瘫痪长期卧床的病人可起到按摩肌肉、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促进肢体恢复;3.对任何大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能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4.对于正常健康人,可减轻疲劳,利于身体恢复。
应用实例一严重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使用前下肢肿胀,腿膝盖下15cm处周长47.5cm,膝盖上15cm处周长62cm。治疗一周,膝盖下15cm处周长减小为43.5cm,膝盖上15cm处周长减小为58cm。行走情况也进一步好转,使用前行走1~2百米便自感下肢肿胀厉害,腿发沉如负重物,行走困难,使用后自感效果明显,行走轻便,走千余米未有负重感,去除了行走困难的痛苦。
权利要求1.肢体循环按摩器,它包括箱体、空气压缩机、气压调节器、定时器、输出气管、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装有减速电机和气路分配器,其中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经所述气压调节器接气路分配器的输入,气路分配器的各路输出分别经各输出气管接至所述气垫;所述定时器控制空气压缩机和减速电机的启停;减速电机驱动气路分配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循环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分配器由圆形静盘和圆形动盘构成,其中静盘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其上开设中心连接孔、一进气孔、一回气孔、数个出气孔,进气孔和回气孔分别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各出气孔分别与各输出气管连接;动盘上设中心连接孔和气槽;动盘和静盘贴合,并借助它们的中心连接孔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循环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由外套和置于该外套内的气袋组成,其中气袋由多个相互隔绝的水平小气袋构成,各小气袋与所述各输出气管的末端连接;外套的两纵边设有将外套连接成筒状的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循环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内部由隔层间隔成相互隔绝的多个水平小气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循环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的两纵边的连接件为拉链、尼龙搭扣、绳带之一。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循环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及气袋的展开平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循环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还通过一根管路直接接至各输出气管,该管路中设置进气阀和出气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循环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设有容置所述气垫的隔仓。
专利摘要肢体循环按摩器包括箱体、空气压缩机、气压调节器、定时器、减速电机、气路分配器、输出气管、气垫。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经气压调节器接气路分配器的输入,气路分配器的各路输出分别经各输出气管接至气垫;定时器控制空气压缩机和减速电机的启停;减速电机驱动气路分配器。本按摩器解决了输出路数少、不能满足患者治病需要的问题,它具有多路输出,可对病人施行自下而上按摩肢体的动作,具有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可用于治病和健身,其构造简单、疗效好,是中老年人良好的保健仪器。
文档编号A61H9/00GK2295479SQ97200040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4日
发明者谷涌泉, 童德平, 窦嘉德 申请人:谷涌泉, 童德平, 窦嘉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