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疗输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69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医疗输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用于人体医疗供氧的新型输氧器具。
对人体进行医疗输氧的方式,都是由氧气容器通过导管直接插入人的鼻孔进行输氧,如果长时间输氧,氧气导管还将经过湿化瓶加湿处理,再输入人体。现有的医疗输氧方法有一是导管法,即将输氧管直接插入人的一个鼻孔,并且要求插入深度是耳垂至鼻尖距离的2/3,导管用胶布固定在脸部,使输氧者感觉不适,特别是长时间输氧者和幼儿不易接受。二是鼻塞法,此方式往往由于输氧鼻塞与人的鼻孔大小的不匹配,容易脱落,如用胶布固定在面颊部,有的输氧者有过敏现象而不适应。三是面罩式,即把人的嘴、鼻一同罩着进行输氧,此法虽克服了前两种方法输氧者感觉不适的问题,但氧气消耗量大,且输氧者的氧气吸入浓度不易保证,故也较少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医疗用输氧器,这种输氧器采用双鼻孔供氧,鼻导管插入深度较浅,固定采用耳挂方式,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为了保证对输氧者的充分供氧,采用双鼻孔同时供氧。输氧管体上的两个鼻导管插入人体鼻孔,输氧管体处于上唇至鼻孔之间。固定丝与输氧管体热粘合连接,分别绕人体两耳倒挂固定在耳朵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输氧管体固定方式简便可靠,采用聚乙烯制造,一次性使用,对输氧者具有卫生、安全、舒适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医疗输氧器的实施情况。


图1为新型医疗输氧器示意图。
图2为新型医疗输氧器固定方式示意图。
如图所示,这种新型医疗输氧器由输气管体(1)、鼻导管(2)、连接嘴(3)、固定丝(4)、供氧管(5)组成。输氧管体(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有一个连接嘴(3)与供氧管(5)连接,输氧管体(1)的横面上有两个与鼻孔间距离相同的、长10毫米的鼻导管(2)。固定丝(4)为内嵌金属丝的聚乙烯丝,具有柔韧性,可任意弯曲造型。固定丝(4)与输氧管体(1)采用热粘合连接在一起。在对输氧者进行输氧时,供氧管(5)连接在输氧管体(1)的连接嘴(3)上,两个鼻导管(2)插入人体的鼻孔,使输氧管体(1)处于上唇至鼻孔之间,固定丝(4)沿着人体两耳(6)的耳垂,从下向上绕耳朵(6)挂在耳朵(6)上,即可使输复管体(1)固定。氧气通过湿化瓶处理后,经供氧管(5)进入输氧管体(1)输入人体,从而提高输氧者的肺泡内氧分压,改善其缺氧状态。
输氧管体(1)采用透明聚乙烯制作,用环氧乙烷灭菌包装,对输氧者一次性使用,确保卫生、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医疗输氧器,由输氧管体(1)和固定丝(4)组成,其特征在于输氧管体(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有一个连接嘴(3),横面上有两个与鼻孔间距离相等的鼻导管(2),固定丝(4)为内嵌金属丝的聚乙烯丝,并与输氧管体(1)粘连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疗输氧器,其特征在于对人体输氧时,输氧管体(1)通过固定丝(4)沿着人体两耳(6)的耳垂,从下向上绕挂在耳朵上,使输氧管体(1)定位在上唇与鼻孔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人体医疗用输氧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输氧器。该输氧器由输氧管体、固定丝组成,输氧管体上设计有两个鼻导管,采取双孔供氧。输氧管体定位于鼻孔下,采用固定丝沿耳垂从下向上绕耳朵倒挂在两耳上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定位方式简便可靠,可有效地克服医疗输氧对输氧者的不适感觉,一人一次性使用,卫生、安全。
文档编号A61M15/08GK2326273SQ97205450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8日
发明者吕少波 申请人:吕少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