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及辅助治疗褥疮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02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防及辅助治疗褥疮床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垫类。
褥疮,多发于长期卧床不起而且活动困难的病人。其发生的原因,是病人括动困难,卧床姿势总不改变,使身体的某些部位长期处于受压迫状态,导致该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畅,营养供给不良,进而造成该局部组织坏死,形成褥疮。皮肤的不清洁和长期潮湿,易使褥疮发生感染,造成脓性炎症,甚至会由此导致败血症。褥疮不仅给病人造成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对于防止褥疮发生和治疗已经形成的褥疮,经常让病人翻身、改变卧姿,以免某些局部位置长期处于受压迫状态,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措施。
为此,医疗设备厂特向医院和康复中心提供了自动翻身床。该床的床面,是由若干块独立的床板拼成的,每块床板下面均设有支承传动机构,使每块床板都能在人或微机的控制下改变其倾斜角度,从而使病人能够向左或向右翻身,也能使病人坐起或抬高双腿。这种自动翻身床,对防止褥疮发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该床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只有大型医院和康复中心有财力采购,而很难被普通家庭接受。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预防及辅助治疗褥疮的床垫,以使病人能借其自动翻身,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并使某些血液流动不畅的部位受到中药的治疗作用,收到使血液流畅和皮肤保持良好透气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床垫,由翻身充气床垫和中药褥子构成;也可以再附加褥单,以便于维持清洁。所述翻身充气床垫由左右侧翻充气袋,坐姿抬腿充气袋和平卧式充气袋组成,也可以由上述三种充气袋中的任意两种充气袋组成,所述左右翻身充气袋为由上壁、下壁、侧壁和端壁构成的密封气袋,该袋长向中线上有一条将上、下壁粘合的条将该气袋分隔为对称的互不通气的左右两个充气袋;左、右充气袋的上下壁之间粘有若干个以长向中线为轴的横向扇形限胀带或/和若干个平行于该中线的、宽度与离中线距离成正比的纵向限胀带,所述两端壁与横向扇形限胀带之半径约等于该气袋宽度之半,其孤度不大于
,其左右侧壁与纵向限胀带的最大带宽不大于该气袋宽度的
由限胀带‘分隔’的各部分之间有通气的通道,左右二个充气袋都设有独立的带阀的充放气管。所述坐姿抬腿充气袋为由上壁、下壁侧壁和端壁构成的充气袋,该袋短向中线上有一将上下壁粘合的条将该气袋分隔为互不通气气的前、后二个充气袋;前、后充气袋的上下壁之间有若干个以该短向中线为轴的纵向扇形限胀带或/和若干个平行于该中线的、宽度与离该中线距离成正比的横向限胀带,所述两侧壁与纵向扇形限胀带之半径约等于该气袋长度之之半,其孤度不大于
,其前、后端壁与横向限胀带的最大宽度不大于该气袋长度的
,由限胀带‘分隔’的部分之间有通气的通道,前、后二个充气袋都设有独立的带阀的充放气管。所述平卧式充气袋由上壁、下壁和前、后壁构成,其上、下壁之间粘有一组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或二组互成交角的宽度约等于其侧壁和前、后端壁宽度的限胀条,该充气袋上装有带阀的充气管;该平卧式充气袋,也可以在其上、下壁之间用几个粘接条粘接,将平卧式气袋分隔成几个互不通气的横向条形充气袋,并在各条形充气袋上设有独立的带阀的充放气管。所述充气床垫,其二个或者三个充气袋是各自独立的,也可以是两个相邻的充气袋共用一壁而构成连体形充气床垫。所述中药褥子,是织物套内填充有舒经活血作用的中草药的褥子。所述褥单,是透气性、吸湿性良好的柔软织物;最好是塑胶制品和前述柔软织物组成的复合型褥单。所述塑胶制品,是一片状制品,其表面上有许多相间排列有序的半球形突起,而背面有与突起相对应的半球形凹坑,且其半球形突起顶端均开有通孔。
为清楚表述技术方案,兹结合最佳实施例与
如下例1--充气床垫设计,其中图1--本床垫总体示意图,其中1--翻身充气床垫、2--中药褥子、3--褥单;1.1--左右侧翻充气袋、1.2--坐姿抬腿充气袋、1.3--平卧式充气袋;2.1--中草药。
图2--左、右侧翻充气袋结构示意图、其中1.1.1--充气袋上壁、1.1.2--充气袋下壁、1.1.3--上下壁粘接条、1.1.4--横向扇形限胀带、1.1.5--纵向条形限胀带、1.1.6--带阀充放气管。
图3--坐姿抬腿充气袋结构示意图,其中1.2.1--充气袋上壁、1.2.2--充气袋下壁、1.2.3--上下壁粘接条、1.2.4--纵向扇形限胀带、1.2.5--横向条形限胀带、1.2.6--带阀的充放气管。
图4--平卧式充气袋结构示意图,其中1.3.1--充气袋上壁、1.3.2--充气袋下壁、1.3.3--横向等宽条形限胀带,1.3.4--纵向等宽限胀带、1.3.5--带阀充放气管。
例2,中药褥子中填充的中草药配方例举霍香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艾叶15克、大黄10克、白芷15克、公英10克、冰片2克(其它配方从略)。使用时,将本翻身充气床垫置于床上,再上复中药褥子和褥单即可。在意欲向左翻身时,可通过向左右侧翻身袋的右侧袋充气实现;若将右侧袋气体放出,并向左侧袋充气,即可实现向右翻身。坐起或抬腿,可通过向坐姿抬腿充气袋的前充气袋或后充气袋充气实现,使用非常方便。本床垫,由于翻身自由,且有中药垫促使血液流畅,并保证通风干燥,故能有效地预防褥疮发生。对于已经产生褥疮的病人,为了架空或减轻疮部压力,可使用由若干横向充气袋联成的平卧式充分袋,即可依据病人状况选择性地充气和调正充气程度,以保证病人的褥疮免受伤害并促进治疗。本床垫翻身、坐卧功能齐全、价格适宜、使用方便、透气性好,对褥疮的预防和治疗都有良好的作用,完全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预期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预防及辅助治疗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它由翻身充气床垫和中药褥子构成;也可以再附加褥单;所述翻身充气床垫由左右侧翻充气袋,坐姿抬腿充气袋和平卧式充气袋组成;也可以由上述三种充气袋中的任意两种充气袋组成,所述左右翻身充气袋为由上壁、下壁、侧壁和端壁构成的密封气袋,该袋长向中线上有一条将上、下壁粘合的条将该气袋分隔为对称的互不通气的左右两个充气袋;左、右充气袋的上下壁之间粘有若干个以长向中线为轴的横向扇形限胀带或/和若干个平行于该中线的、宽度与离中线距离成正比的纵向限胀带,所述两端壁与横向扇形限胀带之半径约等于该气袋宽度之半,其孤度不大于
,其左右侧壁与纵向限胀带的最大带宽不大于该气袋宽度的
,由限胀带‘分隔’的各部分之间有通气的通道,左右二个充气袋都设有独立的带阀的充放气管;所述坐姿抬腿充气袋为由上壁、下壁侧壁和端壁构成的充气袋,该袋短向中线上有一将上下壁粘合的条将该气袋分隔为互不通气气的前、后二个充气袋;前、后充气袋的上下壁之间有若干个以该短向中线为轴的纵向扇形限胀带或/和若干个平行于该中线的、宽度与离该中线距离成正比的横向限胀带,所述两侧壁与纵向扇形限胀带之半径约等于该气袋长度之之半,其孤度不大于
,其前、后端壁与横向限胀带的最大宽度不大于该气袋长度的
,由限胀带‘分隔’的部分之间有通气的通道,前、后二个充气袋都设有独立的带阀的充放气管;所述平卧式充气袋由上壁、下壁和前、后壁构成,其上、下壁之间粘有一组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或二组互成交角的宽度约等于其侧壁和前、后端壁宽度的限胀条,该充气袋上装有带阀的充气管;该平卧式充气袋,也可以在其上、下壁之间用几个粘接条粘接,将平卧式气袋分隔成几个互不通气的横向条形充气袋,并在各条形充气袋上设有独立的带阀的充放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及辅助治疗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床垫,其二个或者三个充气袋是各自独立的,也可以是两个相邻的充气袋共用一壁而构成连体形充气床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及辅助治疗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褥子,其是织物套内填充有舒经活血作用的中草药的褥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防及辅助治疗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单,是透气性、吸湿性良好的柔软织物,最好是塑胶制品和前述柔软织物组成的复合型褥单,所述塑胶制品,是一片状制品,其表面上有许多相间排列有序的半球形突起,而背面有与突起相对应的半球形凹坑,且其半球形突起顶端均开有通孔。
专利摘要预防及辅助治疗褥疮床垫,属于床垫类。本床垫由翻身充气床垫、中药褥子、褥单构成。翻身充气床垫由沿长向中线分隔的左右翻身充气袋、沿短向中线分隔的坐姿抬腿充气袋、平卧式充气袋组成,或由三种充气袋的任意两种组成。本床垫,通过向不同的充气袋选择性地充气即可实现左、右侧翻或坐起、或抬腿,对预防褥疮有明显的效用。中药褥子,其外套中填充有促进血液流畅的中草药,对褥疮有辅助治疗作用。它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文档编号A61G7/057GK2287948SQ9721150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19日
发明者马志刚 申请人:马志刚, 马惠杰, 王景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