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髓内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030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髓内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髓内针,属于医疗器械。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髓内针主要有带锁式髓内针和组合式防旋转髓内针。带锁式髓内针由主针和横穿主针远近端的四根横销构成,在手术中需要借助复杂的瞄准器械和X线透视系统进行体内固定,并且限制了骨折远近端之间的压应力,不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组合式髓内针由横截面为“工”字梁结构的主针和翼状副针组合而成,其防旋转功能是通过伸出主针远端的翼状副针实现的,由于翼状副针向外伸出的幅度有限,因此,只能防止骨折远端的旋转,仅适用于骨干中段以下的骨折;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临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的髓内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髓内针由主针、副针和紧固螺钉三部份组成;其中主针呈管状,横断面为梅花形,两端设有内螺纹,靠近管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两组长方形的窗口;副针位于主针的管腔内,由一根副针连杆、两根副针导向器和两组四连杆组成,副针导向器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副针连杆和两根副针导向器之间由两组四连杆机构相连接,每组四连杆机构由四个四连片组成,四连片之间由铰连接,紧固螺钉的数量为两个,安装在主针两端的螺孔内。
采用了上述结构的髓内针,主针管壁上开设的长方形窗口可供四连杆机构在窗口内根据需要张开或闭合;设置的四连杆机构在副针导向器的作用下通过四连片的张开紧密接触于骨髓腔壁,不需要借助于复杂的辅助器械和X线透视系统进行固定,并可有效防止骨折两端的旋转,保留了骨折断端之间的压应力;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股骨、肱骨,颈骨的固定,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针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A-A断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副针连杆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副针四连片叶片的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副针导向器的主视图。

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由主针1、副针和紧固螺钉8三部份组成;其中主针1呈管状,两端设有内螺纹,靠近管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两组长方形的窗口2;副针位于主针1的管腔内,由一根副针连杆3、两根副针导向器4和两组四连杆5组成,副针导向器4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副针连杆3和两根副针导向器4之间由两组四连杆机构5相连接,每组四连杆机构5由四个四连片6组成,四连片6之间由铰7连接而成;紧固螺钉8的数量为两个,安装在主针1两端的螺孔内;由图2可知,主针1呈管状,两端设有内螺纹,靠近管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两组长方形的窗口2;由图3可知,主针的管状断面A-A为梅花形;由图4可知,副针连杆上开设有两组孔8,用于安装铰7;由图5可知,副针四连片叶片的头部9加工成锐角,叶片两端安装有铰7;由图6可知,副针导向器上开设有一组孔10,用于安装铰7;导向器一端设有内螺纹;使用时,先在主针1一端装入紧固螺钉8,将主针1打入骨髓腔内,随后让副针在副针导向器4的作用下沿主针1内壁滑入主针1管腔,将骨科打拔器旋入副针导向器4,拉动副针导向器4使两组四连杆机构5在两组窗口2内呈张开状,四连片6叶片的锐角状头部9即扎入骨髓腔的腔壁内,使四连杆机构5与骨髓腔壁紧密接触,取出骨科打拔器,将紧固螺钉8装入主针1的另一端即可实现髓内针的固定;取出时,先取下主针1一端的紧固螺钉8,将骨科打拔器旋入副针导向器4,拉动副针导向器4使两组四连杆机构5在两组窗口2内呈闭合状,四连杆机构5即进入主针1管腔内,将主针取出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髓内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三部份组成A.主针呈管状,两端设有内螺纹,靠近管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两组窗口(2);B.副针位于主针(1)管腔内,由一根副针连杆(3)、两根副针导向器(4)和两组四连杆机构(5)组成;副针导向器(4)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副针连杆(3)和两根副针导向器(4)之间由两组四连杆机构(5)相连接,每个四连杆机构(5)由四个四连片(6)组成,四连片(6)之间由铰(7)连接而成,C.紧固螺钉数量为两个,安装在主针(1)两端的螺孔内。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主针(1)的管状断面为梅花形。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窗口(2)的形状为长方形。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四连片(6)叶片的头部(9)加工成锐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髓内针,属于医疗器械。解决了以往使用的髓内针存在的骨折断面压应力小、应用面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髓内针由主针、副针和紧固螺钉三部分组成;其中主针呈管状,副针位于主针的管腔内,由一根副针连杆、两根副针导向器和两组四连杆组成;紧固螺钉的数量为两个,安装在主针两端的螺孔内。采用了上述结构的髓内针,不需要借助于复杂的辅助器械和X线透视系统进行体内固定,并可有效防止骨折两端的旋转,保留了骨折断端之间的压应力;可应用于股骨、肱骨、颈骨的固定,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72GK2300380SQ9721152
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6日
发明者王鹏建, 卢永铭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