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晕车的耳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080阅读:9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晕车的耳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塞。用于防止坐车的人晕车。
目前,防止晕车的办法是内服防晕车的药,如晕海宁等,它的缺点是1)内服药作用缓慢,而且在晕车时不一定能接受吞服;2)内服药必需通过胃、肠系统,有可能给人体带来副作用;3)内服时需要有开水,因此使用时会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见效快、使用简便的防晕车的耳塞,并使它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
防晕车的耳塞包含有一个表面带有透气孔的空心的壳体和一个位于壳体内的内芯,并且壳体和内芯之间带有一圈能存放防晕车的中药粉的间隙。内芯的外形最好同壳体内壁形状相似,以使两者之间的间隙大小相同,因而中药粉在耳塞内的分布较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耳塞的壳体外形可根据人们不同的耳窝形状而设计成圆柱形、圆台形、椭圆形。壳体可采用透气的纤维材料,如纸质材料制造;其内芯可采用富有弹性的带孔材料,如海绵制造,以使内芯表面可饱蘸防晕车的中药粉,并且还能使药粉贴在外壳的内壁面上。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实施例共有五个,因每个耳塞均为回转形的结构,所以每个实施例分别以一个正剖视图表示。附图内容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柱形的防晕车的耳塞的结构图,其中(a)、(b)分别是第一、二实施例的正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台形的防晕车的耳塞的结构图,其中(c)、(d)分别是第三、四实施例的正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椭圆形的防晕车的耳塞的结构图,也是第五实施例的正剖视图。

图1-图3上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防晕车的耳塞的结构,它包含有壳体1、内芯3,壳体和内芯之间带有一圈间隙2。壳体由纤维纸制作,其内部套合的内芯由海绵制作,内芯的外形同壳体内壁的形状相似,两者之间所形成的间隙贮存了防晕车的中药粉。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可从
图1(a)中看到,它的壳体1呈圆柱形,且两端均以球面使其封闭。
第二实施例可从
图1(b)中看到,它的壳体同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相同,也呈圆柱形,所不同的是其端面分别以球面和平面封闭。
第三、四实施例分别可从图2(c)和(d)中看到,它们壳体的部分均为圆台形,但两封闭端有所不同,其中第三实施例是以两个球面封闭壳体两端,而第四实施例分别以球面、平面封闭圆台的两端。
第五实施例可以从图3中看到,它的壳体同内芯均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防晕车的耳塞是通过阻隔封闭车厢内振动空气的次声波对内耳平衡觉中枢的直接刺激和通过耳道较薄皮肤吸收从耳塞壳体发散出来的中药挥发成分对平衡中枢进行调节来防止人们晕车,因此防晕效果比内服药好且见效快,即使巳出现晕车恶心欲吐的症状,只要用上本实用新型耳塞,也能立即终止症状的恶化并消失;在摘去本实用新型耳塞之后,防晕效果仍能延续一小时以上;2)它直接作用于耳道,因此可减少对人体的副作用;3)携带和使用均很方便;4)结构简单且所用的药粉少,所以制造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1.一种防晕车的耳塞,其特征是它包含有空心的壳体(1)和位于壳体内的内芯(3),并且壳体和内芯之间带有一圈能存放防晕车的中药粉的间隙(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晕车的耳塞,其特征是所说的内芯的外形最好同壳体内壁形状相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塞,其特征是所说的壳体外形是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塞,其特征是所说的壳体外形是圆台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塞,其特征是所说的壳体外形是椭圆形。
专利摘要用于防止晕车的耳塞。它含有空心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内芯,且两者之间带有一圈能存放防晕车的中药粉的间隙。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内服药作用缓慢、对人体有副作用,以及使用时必需备有开水故不太方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耳塞可阻隔车厢内振动空气的次声波,能以药物中的挥发成分直接刺激耳道,以调节平衡中枢,其效果好、见效快,且能持续,同时它的体积小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61F11/08GK2292545SQ9721257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9日
发明者沈宇峰 申请人:沈宇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