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的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11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椅的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椅的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
近年来,由按摩椅来按摩身体,以松驰紧绷之肌肉,以使精神得以恢复之方式,已是相当的普遍,而使用按摩椅最能令人觉舒适之姿势,莫过于躺式,而一般欲调整为躺式时,就习知之按摩椅而言;均须分段调整椅背及脚靠垫,对使用者而言,殊为不便;而且脚靠垫一般仅设为软质之海棉之供足部靠持,未能有按摩之机构设置;因此传统式之按摩椅之功能不尽完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椅之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以令使用者于卧躺时操作方便且迅速;同时可对使用者之足部(或小腿)部位产生指压按摩。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连动装置设于椅背与脚靠垫间之椅架内,连动装置为两左、右平行对应设置之连杆装置所组成,椅背底缘设有固定片,固定片枢接呈微翘式形状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末端与脚靠垫之固定板枢接,而第二连接杆之弯曲叉点与相同形状第三连杆之弯曲叉点处枢接,第三连杆一端与基架顶端凵形杆之固定片枢接,另端与呈三段弯曲之第四连杆一端枢接,且第四连杆之另端枢接于脚靠垫之固定板而形成一连杆装置连动。椅架一侧之顶面与前面设有长形孔,供一弯曲之手控杆容置且延伸出,延伸出椅架前端面之手控杆与一压掣连杆固接,压掣连杆枢接于椅架内侧所延伸出之延伸片,且延伸片之枢接孔与压掣连杆间套设软质垫圈,且软件质垫圈之枢接孔略大于压掣连杆之轴径,该除隙系供压掣连杆之偏跩空间。连动装置之压掣连杆之另端垂直偏斜弯曲,末端复朝上弯曲形成压掣杆,压掣杆弯折首端部位借助一螺栓枢接于三角架,且压掣杆延伸至连结稍与连动杆间定位。椅架凵形杆之两固定片间设一口朝下之冂形架,冂形架内借助连结销枢接一开口朝前之三角架,三角架之封闭面与气压缸之心轴锁固连结,且气压缸内之连动杆延伸入三角架内。
本实用新型脚靠垫内还容置一按摩装置它主要由机体、动作板、基板、伸缩按杆所构成;机体设有马达,马达轴心设固一偏心连动臂其偏心连动臂具有与马达不同轴心之连杆;机体上方两侧设有轨道;动作板上面设有数个一体成型之波浪板,波浪高低设好参差排列;动作板底面设固具有结合槽之动作块,而与马达轴心之偏心连动臂之连动杆相套合,其两侧设有滑输与轨道相套合,形成轴心、偏心连动臂动作块、动作板相结合的一体;基板组设于动作板上方,其上设有数个穿孔,并穿设伸缩按摩杆,使各伸缩按摩杆恰可对应抵触于各波浪板上;其配合螺栓、垫块而组设于机体轨道上;由偏心连动臂之转动使动作块依轨道而直线左、右动作,令动作板之波浪板使伸缩按摩杆可呈上、下动作,以对人体上、下指压之按摩。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之椅背与脚靠垫由连动装置得以同步位移,无需分段操作,操作简易而迅速,且于脚靠垫内装置一上、下伸缩之伸缩按摩杆,具有指压功效之按摩装置,对足部指压按摩,提升按摩椅之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外观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侧视平面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压掣连杆之组合立体外观图;图4A系本实用新型连动装置之动作示意图(一);图4B系本实用新型连动装置之动作示意图(二);图5系本实用新型压掣连杆之动作示意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之立体外观图;图7系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之立体系统图;图8系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之组合剖视图;图9系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另一剖视组合图10A系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之动作示意图(一);图10B系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之动作示意图(二);图10C系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之动作示意图(三);图10D系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之动作示意图(四)。
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按摩椅之连动装置20设于椅背11与脚靠垫12间之椅架10内,另于脚靠垫12内容置具有指压效果之按摩装置。其中连动机构20为两左、右平行对应设置之连杆装置所组成,椅背11底缘设有固定片111,该固定片111枢接的第一连杆22具微翘式之形状,第二连杆22之末端与脚靠垫12之固定板121枢接,而第二连杆22之弯曲叉点与相同形状第三连杆23之弯曲叉点处枢接,第三连杆23一端与基架10顶端凵形杆101之固定片102枢接,另端与呈三段弯曲之第四连杆24一端枢接,且第四连杆24之另端枢接于脚靠垫12之固定板121而形成一连杆装置,得以使椅背11与脚靠垫12同步连动;椅架10一侧之顶面与前面设有长形孔103、104、供一弯曲之手控杆25容置且延伸出,延伸出椅架10前端面之手控杆25与一压掣连杆26固接,压掣连杆26枢接于椅架10内侧所延伸出之延伸片105,且延伸片105之枢接孔与压掣连杆26间套设软顶垫圈106,且软顶垫圈106之枢接孔略大于压制连杆26之轴径,该馀隙是供压掣连杆26之偏跩空间,请参阅图3所示,压掣连杆26之另端垂直偏斜弯曲,末端复朝上弯曲形成压掣杆261;另,请参阅图1、3所示,椅架10冂形杆101之两固定片102间设一开口朝下之冂架27,该冂形架271内借助连结销273接一开口朝前之三角架272,压缸28之连动杆282并延伸入三角架272内,压掣连杆26之压掣杆261弯折首端部位借助一螺栓262枢接于三角架272,且压掣杆261延伸至连结销273与连动杆282间,并由连动杆282抵顶而定位。
按摩机构30容置于脚靠垫12内,请参阅图6-9所示,主要由机体310、动作板320、基板330、伸缩按摩杆332所构成。其中机体310设有马达M,马达M轴心M1设固一偏心连动臂M2,其偏心连动臂M2具有与马达轴心M1不同轴心之连杆M3;机体310上方两侧并设有轨道311;动作板320顶面布设一体成型之数个波浪板321,波浪高低设定参差排列;动作板320底面设固具有结合槽323之动作块322,而与马达M轴心M1之偏心连动臂M2之连动杆M3相套合,双侧设有滑轮324与轨道311套合,形成轴心M1、偏心连动臂M2,动作块322与动作板320相结合为的一体;基板330组设于动作组设于动作板320上方,其设有数个穿孔331,并穿设有伸缩按摩杆332,使各伸缩按摩杆232恰对应抵角于各波浪板321;其配合螺栓、垫块而组设于机体310轨道311上。
本实用新型之使用动作状态说明于后一、椅背与椅垫之连动请参阅图4A所示,为椅背11尚未倾躺之平面图,当乘坐使按摩椅欲较佳之乘坐姿势时,通常是倾斜椅背11呈适当之倾斜角度,当欲倾斜椅背11并抬起脚垫12时,按压手控杆25(如图1所示),令手控杆25连动压掣连杆26旋转适当角度,由于压掣连杆26枢接之软质垫圈106部位与其尾端压掣杆261枢接于三角架272之螺栓262部位,两者之轴心并非同轴,因此压掣连杆26转动时,软质垫圈106与螺栓262间之压掣连杆26会产生微小之偏鸥,如图5所示,且以软质垫圈为偏跩中心,而且软质垫圈106之轴孔略大于压掣连杆26之轴径,因此有足够之馀隙供压掣连杆26偏跩,而压掣杆261随著压掣连杆26之偏跩而以螺栓262为旋转中心转动,并推压连动杆282往气压缸28内收缩,令心轴281呈可自由伸缩之状态,若持续按压手控杆25时,气压缸28之心轴281即保持自由伸缩状态,此时即可以使用者本身之重量靠躺椅背11而逐渐倾斜,连动装置20即随著椅背11之倾斜而逐渐连动脚靠垫12往上抬起(如图4B)。
如图4A、B所示,当椅背后倾时,椅背11底部之间固定片111连动锁固一体之第一、二连杆21、22前移,第二连杆22推动第三连杆23同步以固定片102为中心旋转,第二连杆22末端即随著第三连杆23之旋转而连动脚靠垫12之内侧往上位移,第三连杆23末端同步连动第四连杆24往上回转,由于第四连杆24末端枢接于脚靠垫12外侧缘面之固定板121上,因此第四连杆24末端同时可推顶脚靠垫12外侧缘面呈上平移且与第二连杆22搭配而限制脚靠垫12之平移角度,据此即可如图4B所示同步连动椅背11及脚靠垫12,使得使用时更加方便,无需分段移动椅背11及脚靠垫12;倘若欲回移椅背11及脚靠垫12时,谨需再次按压手控杆25,且停止对椅背11靠躺之施力,气压缸28即可自动伸张而推顶椅背11旋转回复,且同步由连动装置20平移拉回脚靠垫12而呈图4A之状态,操作极为简便。
二、按摩机构之作动请再参阅图8-10D所示,当马达M动作,使偏心连动臂M2转动,因轴心M1固定,动作板320套设于轨道311上呈可直线位移,偏心连动臂M2之连动杆M3可令动作块322依轨道311而直线左、右位移动作,令与动作块322一体之动作板320亦左、右位移作动。
承上述之动作板320动作,其波浪权321亦产生位移,使抵触其上之伸缩按摩杆332作波浪斜面(高、低)而可上、下伸缩动作,又,各伸缩按摩杆332与各波浪板321之布设呈参差抵触,即,呈或有置于斜面上或有置于斜面下底平面上,于是,各伸缩按摩杆332可呈或伸或缩之动作,此种上、下伸缩之动作,将可对其上之人体有按摩、指至压之作用,恰如人工按摩之抵、触、按、捶压之效果,提供按摩椅一新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按摩椅的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它设于椅背与脚靠垫间之椅架内,其特征在于连动装置为两左、右平行对应设置之连杆装置所组成,椅背底缘设有固定片,固定片枢接呈微翘式形状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末端与脚靠垫之固定板枢接,而第二连接杆之弯曲叉点与相同形状第三连杆之弯曲叉点处枢接,第三连杆一端与基架顶端凵形杆之固定片枢接,另端与呈三段弯曲之第四连杆一端枢接,且第四连杆之另端枢接于脚靠垫之固定板而形成一连杆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椅架一侧之顶面与前面设有长形孔,一弯曲之手控杆容置于长形孔中且延伸出,延伸出椅架前端面之手控杆与一压掣连杆固接,压掣连杆枢接于椅架内侧所延伸出之延伸片,且延伸片之枢接孔与压掣连杆间套设软质垫圈,且软件质垫圈之枢接孔略大于压掣连杆之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动装置之压掣连杆之另端垂直偏斜弯曲,末端复朝上弯曲形成压掣杆,压掣杆弯折首端部位借助一螺栓枢接于三角架,且压掣杆延伸至连结稍与连动杆间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椅架凵形杆之两固定片间设一口朝下之冂形架,冂形架内借助连结销枢接一开口朝前之三角架,三角架之封闭面与气压缸之心轴锁固定连结,且气压缸内之连动杆延伸入三角架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椅的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脚靠垫内容置一按摩装置,它主要由机体、动作板、基板、伸缩按杆所构成;机体设有马达,马达轴心设固一偏心连动臂其偏心连动臂具有与马达不同轴心之连杆;机体上方两侧设有轨道;动作板上面设有一个以上一体成型之波浪板,波浪高低设好参差排列;动作板底面设固具有结合槽之动作块,而与马达轴心之偏心连动臂之连动杆相套合,其两侧设有滑输与轨道相套合,形成轴心、偏心连动臂动作块、动作板扣结合的一体;基板组设于动作板上方,其上设有一个以上穿孔,并穿设伸缩按摩杆,各伸缩按摩杆恰可对应抵触于各波浪板上;其配合螺栓、垫块而组设于机体轨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按摩椅的椅背与脚靠垫的连动装置。于按摩椅底下设两平行之连动装置,该装置两端分别与椅背及脚靠垫枢设,脚靠垫可受连动装置之推动而上移,使按摩椅达可一次操作即同时完成椅背、脚靠垫调整至定位之功效,而不须分段操作,另,本实用新型脚靠垫中容置一按摩机构,使按摩椅之脚靠垫还具有按摩与指压之功效。
文档编号A61H7/00GK2292454SQ9721269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6日
发明者陈永泉 申请人:陈永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