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延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22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延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疗器械。
手术是治疗消化道的主要手段和首选方法,在实际操作时,手工切除,吻合时常常费工费时,效率低,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愈合康复的时同。上海手术器械六厂生产的GF-1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手术的进行,它可以缝切一次完成,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质量,吻合口牢固可靠,止血效果好。但由于病变部位不同,例如,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吻合时,由于部位高,吻合器机身短,使得操作切除、吻合时十分困难,无法进行食管胃下咽吻合,给这种吻合器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方便进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或下咽吻合的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延长器。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吻合器结构的基础上,在机身上增加了三个部件。1.外套为一长形圆管状,一端与原吻合器的钉座相连接,另一端与原吻合器的钉座套结构相同;2.内套亦为一圆管状,一端带有两枚销钉,插入原吻合器推钉板上的两个孔内,使内套固定在机身上,另一端与原吻合器的推钉板结构相同,作为推钉板使用;3.接杆一端为外螺纹,与原吻合器的中心杆相连,另一端为丝套,与原吻合器的调节螺杆相连。上述三个部件组成了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延长器,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其外径可在Φ26~Φ34mm范围内,长度可在20-100mm范围内,即根据吻合部位的要求,可换用相应规格的延长器,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在食管癌切除需做颈部或下咽吻合术时,开胸切开颈部游离食管,将同抵钉座固定为一体的中心杆插入食管内,缝扎牢固,切除多余的食管,内外套装在吻合器上,安好塑料钉架(内装推钉片、缝合钉及环形刀),旋紧金属外罩,接杆连接上中心杆,穿过预定的吻合部位,自贲门断端引出,两断端荷包缝合紧扎于中心杆上,旋转调节螺杆,牵引接杆—中心杆—抵钉座,使食管胃靠拢压紧,扳动手柄,即一次完成缝切操作,吻合术结束。再转动调节螺杆,使抵钉座与吻合器脱开,慢慢抽出。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范围广、可进行食管癌切除后胃颈部吻合、下咽吻合、操作方便、拆卸组合简单等特点。


图1为现有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头部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吻合器上的安装示意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如图中所示,在吻合器的端头部,内套2的一端断面上,设计有两个销钉3,插入原吻合器钉座上的两个孔内,使其固定,另一端面为平面,作推钉板使用;外套1长80mm,其一端为内丝,旋在原钉座套上,包住内套2,另一端头内安有钉架6,由内套2顶住,再用一圆环状外罩7旋紧在外套1的外丝上,罩住钉架6。抵钉座5与中心杆8为一固定整体,接杆4一端为外螺纹,旋入中心杆8端头的内丝中,插入内外套中的中心孔后,另一端的内丝,可旋在调节螺杆9的端头上。装配好后,接杆4的长度和外套1、内套2的长度相等。
在食管癌切除后做胃颈部吻合或下咽吻合时,将带接杆4的中心杆8和带延长器的吻合器分别插入待吻合的两断端,荷包紧扎于中心杆8上,旋转调节螺杆9,牵引力就通过接杆4一中心杆8,拉动抵钉座5向安有钉架6的延长器端头移动,也就是使两断端靠拢压紧,打开保险10,用力把左手柄11扳向右手柄12,由吻合器后部中的滑块,经推杆、推板13、钉座,推动内套2,把钉架6中的环形刀和吻合钉推向抵钉座,缝切操作一次完成。
权利要求1.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延长器,由手柄、抵钉座、外罩、调节螺杆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套(2)的一端断面上设计有销钉(3),插在吻合器头部内的孔中,另一端面为平面;外套(1)的一端旋接在吻合器的头部,另一端上旋有外罩(7),内置钉架(6);同抵钉座(5)固定为一起的中心杆(8)上,旋接有接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延长器,其特征在于旋接好的接杆(4)的长度和外套(1)、内套(2)的长度相等。
专利摘要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延长器,属于临床医疗器械。它在原吻合器的端头,增加了一外套和内套,并用一接杆接在原中心杆上,这样在进行高部位手术食管癌切除后,可进行胃颈部吻合或下咽吻合,解决了原吻合器不能进行此类吻合的不足,具有使用范围扩大、拆卸组合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7/03GK2296697SQ9721491
公开日1998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7日
发明者曹景峰, 景林风, 李孟玉, 马木兰, 智会先, 梅平, 周美红 申请人:曹景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