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灸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330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挑灸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一种挑灸针。
针灸是我国医学宝库的遗产,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治疗疾病。毫针结而长、强度极低,对由于因受风寒、湿及劳累所致的颈椎、腰椎增生的皮下纤维组织产生的粘连、腰椎间盘脱出、钙化、组织充血水肿症状的疾病需要用针将针尖刺入皮下纤维组织施用颤动、环形按摩、弹拨、剥离、震抖不同手法进行治疗,而毫针无法适用。
目前有一种使用的挑灸针(参见图5、图6),是由扁的手柄和与手柄成整体的锥度针杆所构成,其缺点是手指捏持的手柄段带有锥度,操作时手指容易向针杆方向滑动,处于虎口位置的手柄的两侧边为直边、操作时稳定性较差,由于针杆的锥度较小,针杆未端形成的针尖较钝,挑灸时费力,刺入皮下挑动或挑起纤维组织时极易滑脱,为达到挑灸治疗目的,需反复挑起纤组织,因而造成的创口也较大,愈合较慢,挑断纤维组织的难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强度高,适用于治疗因受风寒、湿及劳累所致的颈椎、腰椎增生的皮下纤维组织产生的粘连、腰椎间盘脱出、钙化、组织充血水肿疾病的创口小,不滑脱、易操作的挑灸针。
本实用新型是由下述结构实现的。
挑灸针是由手柄和与手柄成整体结的锥形杆的针所构成。挑灸针采用不锈钢板材加工而成。手柄的中段对称的两侧向外侧呈弧形起起鼓,手柄的端头为圆弧形,手柄的中段至端头段的两侧对称的向内呈弧线形的过渡收拢,此收拢段处于手的虎口位置,以保证挑灸时挑灸针的稳定性。手柄在靠近针杆的手柄段有一段两侧对称的向外侧呈弧线起鼓,此起鼓段至中段的弧形起鼓段之间的对称的两侧向内对称的呈弧线形收拢,此收拢段是母指、食指、中指的捏持段,使捏持的手柄稳定。针杆为锥形杆,针尖分两种结构,一种是直尖,另一种的针尖段为弧形钩,以适用不同挑灸手法时选用。
使用方法及效果直尖针适用于颤动手法,环形按摩手法、剥离手法和震抖手法。颤动手法是手持手柄,将针尖刺入皮下,将皮下纤维组织挑起,用适当力度挑起和放松多次,数秒钟后再挑断挑起的纤维组织。颤动手法适用于颈椎病的椎A型及交感型病,可以外除脑血管痉挛,增加脑部的供血。环形按摩手法是手持手柄,将针尖刺入皮下,将纤维组织挑起,作环绕动作,适用于治疗神径根型,能消除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剥离手法是手持手柄,将针尖刺入皮下纤维组织,按皮下纤维的走向进行上下拨离,适用于病史较长,增生范围大、韧带钙化,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较轻,可使皮下纤维组织充分游离,治疗较彻底,病症轻者一次即可治愈,较重者2~3次即可治愈。
针尖段为弧形钩的挑灸针适用震抖手法。震抖手法是手持挑灸针的手柄,将弧形钩的针尖段刺入皮下,将皮下纤维钩住挑起,使挑起的纤维组织处于弧形钩的中央部位,进行反复震抖弹拨,然后将纤维组织挑断,它适用于颈椎及腰椎患病部位的挑灸治疗。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针尖段为弧形钩的挑灸针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针尖段为直接尖的挑灸针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府视图。
图中1手柄、2弧线形收拢段、3弧线形起鼓、4手柄、5弧线形收拢段、6弧线形起鼓、7针杆、8针尖、9弧线形起鼓、10、弧线形收拢段、11、弧线形起鼓、12、弧线形收拢段。
实施例1在
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手柄4与针杆7为整体结构,针杆7为锥形,针杆的针尖8段设计成弧形弯的钩。手柄4的中段对称的两侧向外侧呈弧线形起鼓3、11,手柄4的柄头1为圆弧形,手柄4中段的弧线形起鼓3、11至柄头1段两侧对称的向内呈弧线形收拢2、12,手柄4在靠近针杆7段两侧对称的向外侧呈弧线形起鼓6、9,弧线形起鼓6、9至手柄4中段弧线形起鼓3、11之间段对称的两侧向内呈弧线收拢5、10。
实施例2在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手柄4和针杆7与
图1、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所不同的是针尖8为直尖。
权利要求1.一种挑灸针,包括扁的手柄(4),圆弧形的柄头(1),针杆(7)、针尖(8),其特征在于针尖(8)段是弧形弯的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灸针,其特征还在于手柄(4)的中段对称的向外侧呈弧线形起鼓(3、11),手柄(4)中段弧线形起鼓(3、11)至柄头(1)段的两侧对称的向内呈弧线形收拢(2、12),手柄(4)在靠近针杆(7)段两侧对称的向外侧呈弧线形起鼓(6、9),弧线形起鼓(6、9)至中段弧线形起鼓(3、11)之间段对称的两侧向内呈弧线形收拢(5、10)。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挑灸的挑灸针,手柄有手指捏持的收拢段和处于虎口处的收拢段,与手柄成整体的锥形针杆,针尖为直尖或弧形弯的钩,它用于挑灸治疗因受风寒,湿及劳累所致的颈椎,腰椎增生的皮下纤维组织产生的粘连、腰椎间盘脱出、钙化、组织充血水肿症状的疾病,它适用于施用颤动、环形按摩、弹拨、剥离、震抖不同挑灸手法,挑灸时操作方便,创口小、不滑脱、创口愈合快。
文档编号A61H39/08GK2304394SQ97233998
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8日
发明者张慧, 张峰山 申请人:张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